A+A-

正直又倔强的瑞兰,始终没有没有向马矮挫的淫威屈服,在古代她也许就是一名刚正不阿的有气节的人。哈哈,或者说她是侠女转生的。

她开始有点厌恶这种朝九晚五的重复循环的工作了,在旁人看来,瑞兰的工作轻松又体面,很多孩子围绕着她左右,就好像是万紫千红的花儿环绕的辛勤园丁一样,这种场面不要太美好温馨。

但是,鞋合不合适要看脚的感受,假如只是给可爱的孩子们上课那真的是一件好事,一件既开心又有意义的事情,国家的千秋大业不就是教育么?

小时候,瑞兰的启蒙老师就谆谆教诲大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学好本领,长大是要为祖国做贡献的,我们要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我们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哈!

小时候的瑞兰,扎着两个翘起的马尾辫,仰起红扑扑的小脸,用崇拜的眼神看着讲台上和蔼可亲的老师,老师是那么温柔那么美丽。

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有一种神圣的力量,她的头上有闪闪的光圈,耀眼夺目,映衬的讲台上的老师像一个熠熠生辉的明星。

在那个时候,瑞兰幼小的心灵激发出一种渴望,一种强烈的渴望——长大以后也要做一名教师,一名优秀的教师。

长大成人的瑞兰,她如愿以偿的实现了儿时的愿望,她是一名优秀的教师,是一名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的好老师,她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公平又亲切的对待每一个孩子。

不过,初心还在,现实却如此冰冷,几乎不近人情,美好的愿望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现在的学校,这个小群体有太多的旁枝斜出,让人防不胜防,烦不胜烦。

有很多的事,足以打乱心绪,比如说:同事之间微妙的人际关系,为了一个荣誉,明争暗斗,为了一节优质课竟然能拧巴一个月......

除了上课以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的事情要面对,比如说,上级单位领导的检查,这是循例,一个学校各项工作是否合理是否按照台账一一进行,这都需要上级的检验,无可厚非。

但是,学校会过度解读,在检查的前两周学校会得到通知,接到提前通知以后的学校俨然变成了一个随时待命出征的军营。

那么这两个星期,过周末就成了奢望,还要加班加点的填写各种表格,各种名目的表格和文件——繁琐到让你怀疑人生的各种表格......

一曲唱罢另一曲又登台,接下来有各种各样的观摩课、到其他学校交流学习、参加优质课竞选、区域赛课......

讲一节优质课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就像是彩排——学生重复上一节课,参赛教师会提前一周磨课。

音体美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节节重复的科学优质课雏形、语文优质课雏形、数学优质课雏形、道德与法治优质课雏形......

学生们就像机器一样机械的应付着老师,他们的内心是什么样的?是开心的,是积极地。因为不情绪饱满的配合就会面临着复读机似的课堂和复读机似的老师。

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勤劳又执着的老师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老师表现的轻松了,个别家长还会不时的光顾学校办公室,找到自己孩子的老师大谈教学心得体会,并且会很热情的积极地建言献策。

他们旁敲侧击的指出一些老师在工作中差强人意的地方,拿出锥子和凿子敲敲打打一番。这种很“内行”的建议让老师们啼笑皆非,听到最后又哭笑不得......

面对这些,瑞兰心里也是有些波澜的。

她是个小女人,有时候心情郁闷,排解不了的时候会跟徐兆麟叨叨几句,不过当她絮絮的说出心中的不悦,徐兆麟总会简单粗暴的打断她,并且提出警告: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注意自己的言行。

其实,她压根就没有想怎么样,只是说出来,心里好受些,渴望得到一丝理解和同情,或者简短的安慰的话语。

徐兆麟的反应是十分强烈的,大道理就在嘴边等着瑞兰呢:“我们现在已经30多岁了,不干这个还能干什么呢?这么安稳的工作,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人要知足,不要想太多了......”

徐兆麟这个时候滔滔不绝起来:“没事的,马校长是领导,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你还想跟领导唱反调?唱反调就是自讨苦吃,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人......忍气吞声的本领没有练出来就想在单位混?!......”

瑞兰听到这些话就头大,脑袋嗡嗡的响,其他的事情可以吐槽,但是提到马矮挫,他还这种腔调,这种立场,她无论如何是听不下去的。

在工作上她实在挑不出什么毛病,家长们把她当做朋友,孩子们把她当做亲人。马矮挫这就是故意整人,你徐兆麟不但不在心理上加以安慰,还站在道德的高地上横加指责,这些大道理听着没毛病其实就是陈词滥调,道德绑架。

“都三十几岁的人了,还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那你答应我了,一定不能够做出辞职这种冲动的事情,假如你有其他更好的职业再去做这个决定才更好......“徐兆麟再三强调着。

“嗯,我知道,你放心吧,我心里有分寸,我累了,想休息。”瑞兰再也不想聊下去了,她快要晕倒了。

“好,现在农村轰轰烈烈的搞着新农村建设,我的脱贫工作虽然交卸了,但是还有很多尾巴活是需要干的,今天晚上出去跟以前的其他村子的第一书记聚聚,你一会儿给壮壮做饭,在家随便吃点吧。”徐兆麟一边从衣架上取下上衣,一边面无表情的说。

瑞兰在心底默默地叹了口气,失落终于掩饰不住的挂在脸上。

“砰”重重的关门声响起,屋里一片寂静,时间仿佛凝固了,就像瑞兰冰冻的心。

“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扶贫重大成果的基础上,新农村建设使整个农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容村貌包括村民的一些精神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喇叭里响起了铿锵有力的声音。

村民们聚集在一起不再是东家长,西家短,而是想着怎么样把孩子的学业搞好,怎么样把家庭的经济搞上去。

他们不再节衣缩食,而是充分的享受生活,穿的很体面,吃的也是经常换着花样。

村民们享受到了物质生活带来的欣喜,他们感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这些福音政策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他们更加感激这些在村子里帮扶他们的工作人员们,工作人员们住在陌生的村室,舍小家,为他们,他们从刚开始的不信任,不配合,转而变得非常的配合和感激。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