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几十年前,苏东坡就曾写下了这样的千古名句借以表达忠心报国之情,而如今另一只来自北方的狼对大宋这块富庶之地垂涎若渴,它凶残成性,强悍无比,预示一场浩劫即将到来。

七八月间的汴京城一连下了数日暴雨,本来城内河道密布,此刻更是水涨船高。帝都上空始终阴云不散,黑压压一片难见天日。偶有巨雷传来让人不由的生出不详之感。

此时坐在大庆殿龙椅之上的依然是那徽宗皇帝,但他却没有了几月前的意气风发,平日里养尊处优温文尔雅的他此时竟变得方寸大乱,鬓角少有的沁出汗来。而朝堂下的臣工此时也是乱作一团,议论纷纷,大殿上喧闹异常,似有大事发生。原来是那金国皇帝在灭辽之后背信弃义夺回幽云十六州,并随时可能大举挥师南侵,威胁汴京。枢密院传达到徽宗的折子没有一则好消息,此时的他已是心急如焚,嘴里不停的唠叨:“怎么办?怎么办?难不成大宋的江山要断送在寡人手中?”

“不如重新启用李纲。”只听得殿下有人言道。

徽宗思虑半晌,道:“也好,传朕旨意,招李纲入京。”

多日之后,李纲入京,宋徽宗拟旨令李纲复任太常少卿。金人虽夺取了燕云十六州却一时还没有攻到汴京城,几个月下来开封城却也相安无事,王公大臣们依旧饮晏无度,莺歌燕舞,早就将几个月前的恐慌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还有徽宗皇帝,竟又去与那青楼女子李师师私会,将抗金之事全权交予童贯李邦彦等贼臣处理。文武百官唯有李纲一人焦急万分,他一刻也不敢闲着,常到东京城周边巡视,勘查地形,做好防御工事及军事部署,为即将到来的东京保卫战未雨绸缪。

这一天终于来了,宣和七年(1125年)入冬不久,传来消息,金兵分两路攻宋,西路军以完颜宗翰为主将,由大同攻打太原,而完颜宗望所帅东路军则直逼东京。此时的宋庭再次陷入一片荒乱之中。在这个危急存亡的关头,李纲竟大胆向宋徽宗建议:禅位太子赵桓!其实,李纲提出这样的建议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可以说是这位军事奇才在这几个月中定下的抗金战略的一部分:其一,李纲看出宋徽宗痴迷书画诗词,花石奇珍,根本无心朝政,且他信奉老庄之学,早已萌生退意。其二,太子赵桓继位必然要费尽心力建功立业,以稳固皇帝之位,且太子早已对蔡京,童贯等六贼祸乱朝政恨之入骨,此举一成必能将奸党一网打尽,为抗金大计创造政治条件。结果,正如李纲所料,宋徽宗接纳了禅位的建议,将皇位传与了太子赵桓。

不久赵桓即位,升李纲为尚书右丞,就任亲征行营使,全权负责东京城的防御。李纲立刻组织军民备战,首先,在东京城的城墙上安装各种防守装备,如大炮,努床,运送攻击用的砖石,燎炬,檑木,火油等等一应具全。而后,在京城东西南北各配备正规军一万两千人,再加上保甲民兵等辅助力量,不下八万人,并且组织了马步军四万余人,每日操练,只待开战。而恰在此时,那吓破了胆的宋徽宗却携一众贼臣灰溜溜逃到南方去了。

靖康元年正月,完颜宗望的大军终于兵临城下,李纲到城楼之上亲自督战,金军气焰异常嚣张,从四面对东京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不久前大都会的繁荣浮华如坠入噩梦一般被惨烈的战争湮没,百姓们平静安稳的生活一时间无迹可寻,只剩下那同仇敌忾,誓死保国的热血激情。历史的车轮在这一刻突然加速,或许除了侵略者之外没有人希冀战争的发生,然而它还是与我们不期而遇,并造就着那些有名或无名的英雄们。

金军强悍无比,城墙上配备的火炮似乎丝毫没有阻挠住他们的攻势,火炮射程虽远,准度却差,进攻开始时击中了一部分金兵。但金人无论骑兵还是步军的机动性都高出宋辽军队很多,他们很快攻到城下,如饿狼扑食一般啃食着汴京城的城墙。此时火炮已失去作用,但训练有素的宋军战士们将火油涂于滚木之上,再用火把点燃,迅速推下城墙,动作颇为娴熟。一根根滚木变作巨大的火柱,带着呼呼作响的风声,直压到攻城的金兵身上,大批金兵被砸回地面,全身着火,不停在地上打滚,顿时哀嚎遍野,空气中竟弥漫着烤肉的味道。有些金人竟被烧成焦尸,浑身蜷缩,面目狰狞,甚是可怖。另外一些强壮的士兵则自己搬动石块砸向敌人,石块的杀伤力虽不及火木,但被砸中的金兵往往脑浆崩裂,当场毙命。死伤虽然惨重,那攻城的金兵竟然一波接着一波,汴京城外一时火光冲天,喊杀声,哀号声,撞击声,风声,火声,连在一起。战事何等焦灼,何等惨烈,叫人不敢直视!李纲亲自督战,临危不乱,禁军,民兵与城内百姓相互配合,井然有序,一时间金兵却也难以逾越。就这样坚持了半晌,但到了傍晚还是被金军撕开了一条口子,一名金监军带领数十金兵攻上了西城墙,与那守城的宋兵狭路相逢,双方即展开了血腥的白刃战,而显然金兵作战能力更强,很快占了上风。而此时李纲坐镇南城楼,根本无暇西顾。眼见西城门岌岌可危,就在这时从民兵中杀出一青衫书生,手持长剑,体态修长,目光犀利无比,清瘦而不失神采。只见他挥舞利剑,腾挪跌宕刹那间便刺倒数名金兵有如神助一般。形势有所反转,但金军毕竟身经百战,尤其是那带头的监军,彪悍异常,武功不凡,与那青衫客斗将起来。双方你劈我档,难分高下。恰在此时,参与守城的禁军殿前副都指挥使张保儿赶了过来,与书生合战那金将。攻上城墙的金兵又多了不少,宋军战士们虽少经战事,但数月来受李纲的严苛训练战斗力也大大提升,他们虽不及金兵强悍,却个个以命相搏,有人被砍倒便死死抱住金人不放,以期自己的战友杀死敌人,更有甚者身受重伤后竟抱住金兵直接滚下城墙。在这样顽强的抵抗下,金兵最终被这种在民族危亡之际宋人所爆发出的惊人气概震慑住了。未几,那带头的金军将领已被二人合力击杀,如此,宋军愈战愈勇,攻上城墙的金兵被斩杀殆尽。天色渐黑,战况对金军愈发不利。不久金人鸣金收兵,西城门得以保全。其后一连三日,金军攻势如潮,却未占得半点便宜。此后金军攻势日衰,七日后逐渐退去,至此东京保卫战宣告胜利。

《曹刿论战》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顾克之。”此役是金自侵宋以来所遭受的最强力阻击,金军损失惨重,灭宋之事宜不得不暂时作罢。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