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大雷用余光瞥了眼女儿,果然女儿被惊讶的说不出话,这才心满意足的将白鳞枪靠在崖壁上做了下来。
单大雷戏虐的说道:“还没欣赏完?快去拿一把长枪去。”
单雨蝶赶紧收起那惊讶的神态,屁颠屁颠的在那堆发光的兵器中去拿了那唯一的长枪。
那长枪重达180斤,通体雪白,顶上三尺白色长缨相呼应,枪尖寒芒炸现,只见枪身轻微抖动,不敢像寒白剑一样大幅抖动,发出剑鸣,似乎在害怕着什么。
“爹爹,这把长枪好看,有名字嘛。”单雨蝶问到。
单大雷:“当然有了,那是爹爹很早之前就起了名字,叫风凌,这把长枪是我留给关门弟子的,也罢给你也行,反正我可能也收不了关门弟子了,就拿你关门了。”
单语蝶试着拿起来那把长枪,可是那把长枪的重量根本不是8岁的小姑娘能拿起来的。
“啊,爹爹我还是去练剑吧,我感觉我扛不起关门弟子这个称号。再者这把长枪太重了我拿不起来呀。”
“你想啥呢,我的女儿去练剑,这传出去我的名声岂不毁了,我之前传给你的那几个字你还记得不,心中默念“枪”那个字,试试看还能拿起来不。”
单雨蝶听到单大雷都这样说了便不再反驳什么,小心翼翼的闭上眼睛轻轻的在心中默念“枪”、“枪”、“枪”,你可一定要给力呀。
单大雷心里现在也没底既期待又担心,因为之前有徒弟修行资质太差了传授了枪字这条大道也没能修炼成功,单大雷就这样忐忑的看着单雨蝶,说道:“放轻松,心无杂念,抛去一切所想,专心感受虚无,在虚无中会有一股力量指引着你,看到发光了就向前走三步。”
单雨蝶此时感觉自己都陷入了无尽的虚空之中,有几个大字围绕着单雨蝶四周,分别是“枪”、“枯”、“一”、“显”、“皓”五个大字。
单雨蝶见此情景随即继续一直默念“枪”、“枪”、“枪”,“枪”字像感受到单雨蝶的祷告一样,发出璀璨的光芒,由白色慢慢又变成金色,最后消失不见。
在“枪”字发光的同时单雨蝶就像被一股神秘力量牵引着向前走了一步、两步、三步、四步、五步、六步,身体也发出了阵阵金色光芒,突然单语蝶好像被神秘力量推回了现实缓缓睁开了双眼,金色光芒也随即消散。
单大雷看见阵阵金光的单语蝶就知道她成功了。便问道:“你走了几步。”
单语蝶满身欢喜的说到:“六步。”
单大雷满脸震惊,因为他当时修炼的时候也就走了五步,单大雷缓了一下,脸上的震惊也改为了喜悦,摸了一下单语蝶的头说道:“这么厉害呀,你猜一下爹当时走了几步。”
单语蝶略微思考了一下,皱皱小眉头说到:“爹爹那么厉害该不会是走了10步了吧,不对11步,难不成是12步。”
单大雷笑着摇了摇头看着单语蝶。
单语蝶吃惊的说道:“不会15步了吧,爹爹你快告诉我嘛,我猜不到。”
单大雷宠溺的看着单语蝶,缓缓开口说到:“爹当时走了五步。”
单语蝶吃惊的神色愈发厉害,呆呆地看着单大雷,撒娇的说到:“爹爹你骗人,你是不是骗我,因为我走的太少了让你伤心了。”
单大雷:“我之前不是给你说过嘛,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强于弟子,你这么快就忘了?”
单大雷抬起右手轻轻打了单语蝶一个板栗,又开口说道:“我之前传给你的那几个字其实是五条大道,“枪”是我的道,“枯”是我参悟枯叶老人的大道感悟到的,“一”是王道长的道,“显”是我当时诛仙时感悟天人的道,“皓”则是我当时跟随枯叶老人学道时,第一次领悟世界之大所感悟到的,你之前那些师兄天赋最好的也就走了4步,现在也是小有成就了。你可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你现在已经得到大道认可了,直接步入了修炼者的第二阶段练气境,你现在试着拿那把枪,试试看能拿起来不。”
单语蝶随机开始拿那把名为“风凌”的长枪,长枪像是认可了单语蝶一样虽然有些颤抖,但是还是没有大幅度抖动,也没有发出声音,被单语蝶轻轻一拿便拿了起来,单语蝶细细的感受着长枪在手中握着的感受,完全没有刚才那么沉重,如木棍一般轻盈。
单语蝶见此情景赶紧学戏台的杨二哥一样耍起一通。
单大雷问道:“你现在可以往外面看,能否看到空气中弥漫的丝丝微光。”
单语蝶赶忙停了下来,专心致志的注视着外界,轻轻的点了一下头。问道:“爹爹,这些细丝是什么呀,难道这就是灵气。”
单大雷点了点头,说到:“你现在盘腿坐在那边的蒲团上。”
单语蝶答:“好。”于是放下了风凌枪走了过去,盘腿坐在了蒲团上。问道:“爹爹,接下来该怎么做。”
单大雷说道:“闭上眼睛盘腿坐,调整好呼吸,双手做成手结印状,自然放松地放在腿上。感受灵气进入丹田,这时候你的丹田会变得很暖,甚至很烫,不要去管他,继续进入虚无状态,吐纳之时感受灵气的出入,用丹田守住灵气,用丹田将灵气缓缓催化,使之慢慢消散在你身体里。”
单大雷没有在旁边陪着打坐,反而下山去山底的清元湖钓起了鱼,因为他知道修炼者刚踏入门槛的第一次打坐会很久,长则十天半个月,短也要三四天。
清元湖的鱼类品质极高,尤其是鲢鱼极为鲜美,用来煲汤是为清同镇一大特色,单大雷喜欢将鲢鱼与豆腐炖着吃,加入葱段、生姜跟一点点盐用小火慢炖,俗话说千滚豆腐万滚鱼,等到炖好了豆腐就会吸入了鲢鱼的鲜味变得鲜香无比,鲢鱼肉质紧实有嚼头,吃一口豆腐再吃一口鲢鱼,最后喝上一口王家酒铺的桂花酿,那滋味神仙也难摇头。
单大雷轻车熟路的走向一个柳树旁,柳树下面的草早已经被压平了,像是专门为人留下了一个不大不下的钓位,单大雷伸手从旁边杂草中掏出一根柱子做的鱼竿,从袖子里掏出一些玉米粒挂了上去,将鱼绳用力甩入湖中,随后把鱼竿放到身旁一手握着鱼竿躺了下去。
远处有三两个人刚采完药材碰巧看见单大雷在这钓鱼,便走了过去,其实这也不是第一次碰到单大雷了,采药人讲究的是日落之前上山,日出时便返。单大雷也感受到了几人过来了,便坐起身子看着几人了。
“单先生,今日鱼获几何呀?”最前面穿着粗布麻衣衣服上有很多小碎布补丁的老者问道。
单大雷笑着说道:“李老,我才刚到,你可别取笑我了,哎,你们今日收成好呀,满满4大笼,能买个好价钱呀。”
老者笑道:“干我们这种事还得靠老天爷赏饭吃,今日也算吃饱一回,这几天可以好好歇两天了。”
上山采药的是李老头一家,李老头住在小镇最西边的土柏巷中,那里的街道尽是些泥土,镇上的人都不爱去那边,镇上的小孩子在大人的影响下也不爱跟那里的孩子玩,所以小镇上的孩子帮也分为好几帮,小镇上的孩子是一个帮派,各种巷子里的孩子是一个帮派,土柏巷的孩子又是另外一个帮派。
所以有条件的人都搬到了镇上住,住在土柏巷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同级的孩子可能就只有几个,所以经常能看见几个大一点的孩子领着一两个小屁孩玩。
住在土柏巷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离山近些,李老头一家全靠夫妻二人采药生活,他的两个儿子还在单大雷教书的私塾里上学,几天前单大雷给私塾内的所有学生放假了,具体什么时候开学就等候他通知。所以昨天下午他将两个儿子都带着去上山采药了。
后面的两个看样子14、15岁穿着粗布麻衣却没有一个补丁的小伙子快步走了过来,齐口道:“先生好。”
为了两个孩子在私塾里不被别人欺负、看不起,夫妻二人在前两年专门买了两块毛布为二人缝制了当时二人穿着还大,现在穿着刚刚好的麻布衣服。
单大雷微微点了头,说到:“不错,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两人顿时脸红了起来,一人挠挠头说道:“单先生,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没有什么的。”
单大雷再次点了点头,老人赶忙将背篓放了下来,老人弯下身子在背篓里翻找着好像在找些什么。
突然老人喜笑颜开拿着一颗不小的人参出来,足足有大人的半个胳膊长,递给了单大雷。:“单先生,来给你。”
单大雷连忙用手阻挡,说到:“李老,你可别再给我了,你上次给我的我还没吃完呢。”
李老头手握人参硬生生往单大雷塞,单大雷往两边推着老人的手,就在两人推搡的同时,李老头说到:“您替我教育了这么好的孩子出来,我们两人没文化,没有您,李龙、李虎现在还是个大字不识一个呢,您还不要学费,这是我们唯一能拿出手的东西,也算我们夫妻俩的一点心意,您快收下吧。”
李龙、李虎闻言也赶忙拉偏架,将人参向单大雷那边推,劝到:“你快收下吧,单先生。”
单大雷见推不过,便说道:“教书育人是我也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家里不缺这些,不要给我糟蹋了东西呀。”
李老头接话道:“你不缺,小雨蝶现在正在长身体呢,就当我给孩子补补身子的。”
单大雷随机灵机一动,佯装答应了,等到三人不再跟自己推脱,便把人参抓在手中,李家三个人刚松一口气,只见单大雷反手就把人参扔进背篓朝山上跑去了。
李老头见状,看着那一袭青衫越跑越远了,轻轻叹了一口气对两个儿子说道:“单先生真是个好先生,你们一定要跟着单先生好好学,不要辜负我们俩跟单先生的期待。”
李龙、李虎闻言齐声说好。
言罢一家三口便缓缓向小镇走去了,单大雷猫在树缝中看着他们愈走愈远,最后确定他们看不到自己的时候缓缓向鱼竿那走去,等走到了鱼竿跟前便看见鱼竿旁放着那颗两人推来推去的人参,单大雷看着那颗人参轻轻叹了一口气,随机将人参收了起来便继续安心躺着钓鱼了。
等到了下午单大雷还起了几次杆,与几条鱼斗智斗勇,最后筋疲力竭,便放下杆子生起了火,烤了那条新钓上来的鱼,湖里的鱼鲜,不用撒盐都可以吃出好滋味,外皮焦香,鱼肉紧实,香气四溢,单大雷从袖子里掏出一小罐桂花酿,吃口鱼肉喝口小酒,可不快活。
单大雷将其他鱼用芦苇穿好挂在了柳树上,直到晚上湖里的鱼像是知道些什么一样再也没有上钩了。
单大雷今天鱼获颇丰,两条5、6斤的草鱼,一条小鲫鱼,还钓了一条9、10斤的鲢鱼。
单大雷将鱼竿放回原位,靠着柳树静静的坐着,时不时看向山上,又转过头看着灯火辉煌的镇子,看着那几条只有稀疏灯火的小巷,独自喝酒,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