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每个人的世界都不一样,我不允许,你不能进来,这是起码的尊重。对于我喜欢的人,她想看我的小说,而我想让她进入我的世界。

有魏晋之风,应该是对一个学子比较高的评价了。可继三国混战,五胡乱华后,世间成了什么模样。饿殍遍地,神州陆沉,人肉没有狗肉贵。这样的世道,写出来的文章,诗词,居然俨然成为极具风格的一派,文人的恶心程度可见一斑。世间的道理都被他们说尽,你能听到的故事道理早已被他们渲染过了。你只是个籍籍无名,天天在农田劳作的人,苛捐杂税已扰的你时常感慨生、活、不易。村里就出那么一两个读书人,他们进城后,很快就被那光怪陆离的汴梁城、临安城迷了心魂。一首别具风格的说不定早已在脑海中思虑,核算了许久的诗词却在酒迷艳舞中脱口,只为逗那小娘子一笑。

思绪多了,见过大世界了,田间的日子还是人过的日子吗?

经历了五代十国后的宋朝,诗词方面,倒是独具一派,洒脱了许多,规矩也就少了许多。

妍茹喜欢宋词,疏星并不喜欢,倒也不觉得厌恶,反正他对这世间的一切都是如此。理智到极点的人,对什么都生不起厌恶,对什么也生不起特别的喜欢,只是妍茹对于疏星来说缘分太重了。对于诗词,两人思考的方向完全不同。热衷于生命科学的疏星,自然是站在更多的劳苦百姓一边的。诗词,总是写着酒有多好,人有多少思虑,舞有多美,人有多少思虑,景有多妙,人有多少思虑。思乡只讲思,不讲乡,乡巴佬这个词,很早以前就有了吧。因此,对于诗词而言,能让疏星喜欢的诗词真的是太少了。

从小就是孤儿,并且体弱多病的妍茹则完全不一样。懂事的妍茹得到了社会很大的帮助,顺利地考进了自己喜欢的大学。她喜欢宋词,因为自己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原本无助的人生也能焕发应有的色彩。因此,她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宋词的感性美好深深吸引着她。内心的深处,妍茹是自卑的,以宋词为基,她构建了自己心中的乌托邦。

两人那么深重的缘分自然不是凭空来的,对于数据信息的控制。妍茹是被信息筛选出来的人,用来帮助疏星渡过眼前的情绪困局。美好感性的妍茹,绝对理性的疏星,他们只是用来互补的,不是爱情,他们在原本的数据推算模拟中是不会在一起的。

疏星的父亲不能接受这个结果,而且本就是孤儿,还体弱多病的妍茹完全配不上疏星。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让他产生了一定的偏执,也许还有疏星父亲对于母亲的遗憾。疏星和妍茹不能在一起,他们没有好的结果。疏星是完美的,他不能有太大的遗憾。疏星的父亲想得太多了,思想也陷入了一定的癫狂。之后疏星父亲采取的手段,间接导致了妍茹的死亡。没错,这其中就有数据在作祟。

妍茹死后,虽然短时间内不能接收,但很快,一个绝对理性的疏星回来了。妍茹死后的悲痛,对于恢复到绝对理智的疏星而言,很容易就可以转化为力量。仅仅三个月,疏星就把整个事情彻底地弄清楚了,随便成为了一个极其强大的骇客。六个月后,疏星利用数据,已经让八个人进入了癫狂状态,随时可能因为突发事件暴起杀人。没错,疏星的父亲就死了其中一个人的手中。

一场意外而已,疏星自然没有嫌疑。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