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却说封神大战之后,三百六十五路诸神各归其位,履行天职,而三界也亦恢复了以往的宁静与祥和,天地归心,四海升平,端的是一派太平盛景。

天界以三清六御为尊(道教尊其为九皇御号),君临三千大千世界、亿万小千世界,统御诸天,总领万仙,主宰宇宙,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万物,普济众生,辖天道轮转、芸芸万世,管六道轮回、万灵生灭,乃太上至尊之神,是为三界正统。

盖因三清皆远在三十六天天外悟道静修,早已不理三界琐事,故天界又实以六御天帝为之长,除了玉皇大帝昊天,尚有五位至尊之神,共同辅佐昊天治世,并称昊天六御寰尊(即上天、下地、东南西北四方,古称六合),道教则称之为四辅(即太清、太玄、太平、正一,亦称四御),他(她)们分别是:东方太乙天尊、南方长生大帝、西方勾陈上帝、北方紫薇帝君以及承天效法皇地后土娘娘。

东方妙严青华大帝,俗称太乙救苦天尊,神诞之日为农历十一月十一,其真身乃太一青玄上帝,居玉清境太一宫,无形无象,无生无灭,无始无终,传说之中其化身亿万,神通无量,功行无穷,寻声救苦,度人无数,于三界中声望甚隆,统御万物。

太乙救苦天尊端坐于九色神光莲台,宝相庄严,身化十方天尊,闻世音救万苦,济苍生于水深火热之间,世称十方救苦天尊:

上天玉虚明皇天尊——敕合乾元,德隆神域,执掌昔掠地狱,威张炽盛之权,三百六甸之黜陟,事事难明,一十八地狱之经由,人人战粟,凡积愆于平日,必定罪于斯时,九地轮转,三途往返;

下地真皇洞神天尊——位尊幽都,名尊十帝,执掌罗酆之府,权衡宪法之严,有生有死,两分而入之机,无党无偏,三等幽冥之持,他时所造,此际何逃;

东方玉宝皇上天尊——位列震宫,尊居卯位,执掌风雷地狱,权衡霹雳之威,行善者作于青篇,作恶者标于黑簿,考察无私;

南方玄真万福天尊——位列离宫,尊居午位,执掌火医地狱,威专烈焰之权,杳杳冥谴,莫破幽之烛,茫茫苦海,难逢济险之舟,生死殊途,轮回不免;

西方太妙至极天尊——位列兑宫,尊居酉位,执掌金钢地狱,威司考掠之权,诠量功德,了无毫发之私,报对冤仇,备极再三之间,善篇有记,罪积无差;

北方玄上玉寰天尊——位列坎宫,尊居子位,执掌冥冷地狱,权衡冰雪之威,城峙四同之铁,欲出无门,剑生万树之傍,实观有惧,众生无赖,五苦难逃;

东北度仙上圣天尊——位列艮宫,尊居丑位,执掌镬汤地狱,威张煮溃之权,七情六欲,难逃业境之分明,五体四肢,最苦风月之持掠,死生判注,善恶攸分;

东南好生度命天尊——位列巽宫,尊居幽府,执掌铜柱地狱,威专履足之刑,辩明善恶,如日月之无私,注判姓名,若风雷之莫测,凡有众生,难逃六道;

西北无量太华天尊——位列乾宫,尊居阴司,执掌火车地狱,威司运转之权,设衡石而考功过,平等无私,主夙人以判升沉,磨研有当,无私无曲,不顺不逆;

西南太灵虚皇天尊——位列坤宫,尊居泉曲,执掌屠割地狱,威权刀割之刑,无偏无党,赏刑罚于多劫千生,难理难明,辨枉直于四甸九日,死生辗转,功德定分。

于是,太乙救苦天尊之十方化身已有阴司十殿阎罗之威能,故民间传说中亦多有十殿阎罗实为太乙救苦天尊于幽冥界阴曹地府分身之说,有诗云:“东极青华妙严宫,紫雾霞光彻太空,千朵莲花映宝座,九头狮子出云中。南极丹台开宝笈,北都玄禁破罗酆,惟愿垂光来救苦,众等稽首礼慈容。施食功德不思议,孤魂滞魄早超升!”然十方救苦天尊是十方救苦天尊,阴司十殿阎罗是阴司十殿阎罗,彼此之间毫无瓜葛,诸位看官切莫混淆!

南方太微长生大帝,尊号曰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统天元圣天尊,传为元始天尊长子(一说为元始天尊第九子),神诞之日无载,居高上神霄玉清府,其慈悲为怀,济众生八苦八难,怜众生九幽泉酆,恕众生罪业果报,元始天尊感其善德,特敕封其为玉清真王,领南斗六宫,司掌人间生老病死、贫贱富贵诸事,统御万灵,世人尊称其为南极仙翁。

西方太极天皇大帝,亦称勾陈上帝,神诞之日无载,太古洪荒天庭时代,为太古玄灵斗姆元君之长子,与上一代北极紫薇帝君乃是兄弟,居西天勾陈上宫,统御万雷,司掌上天下地及四方思维兵革诸事,其座下有五极战神、八方天将等天界精锐之师,有威慑四海八荒、统领天下妖族之责,端的是神恩如海、神威如狱,其身份地位皆是仅次于洪荒共主——天帝帝俊、东皇太一二圣之下,然于太古洪荒之巫妖浩劫中陨落,故西天勾陈上宫天帝之位,至今无主。

北方中天紫薇大帝,亦称紫薇帝君,神诞之日无载,太古洪荒天庭时代,为太古玄灵斗姆元君之次子,与上一代西天勾陈上帝乃是兄弟,居中天紫薇星宫,统御万星,被誉为万天群星之首,司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及四季昼夜轮转、年岁寒暑节气诸事,其身份地位皆是仅次于洪荒共主——天帝帝俊、东皇太一二圣之下,然于太古洪荒之巫妖浩劫中陨落,元始天尊念其功德无量,故于封神之战后敕封西岐少主姬伯邑考为新一任紫薇大帝,承其君位,领北斗七宫,司掌人间气运兴衰、旦夕祸福诸事。

承天效法皇地后土祇娘娘,世称后土娘娘,神诞之日无载,本名祇,原为大地之祖巫,洪荒巫妖浩劫之后眼见人族崛起已是大势所趋,遂率领全族降于人族,因辅佐玉皇大帝昊天再立天庭治世有功,领受承天效法皇地后土之封号,是为万地之主,掌世间阴阳生育、万物生长之事,有守护大地山川、十方万国之责,是故《礼记》有云:“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后来世人多尊其为地母元君娘娘,谓之曰地皇,世代尊荣。

是故,凡于世间名山大川的道宫教观之中,除了供奉太上三清的主殿和单独供奉玉皇大帝的玉皇阁之外,皆有专门供奉六御的配殿,依次第分别为昊天至尊玉皇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中天北极紫薇大帝、东方太乙救苦天尊、南极长生大帝以及承天效法皇地后土祇娘娘,六御天帝身着黄袍,头戴冕旒,圣像庄严华贵,共享人间香火,自古以来,上至帝王圣贤,下至善男信女,无不虔诚礼拜。

然天界虽以六御寰尊为之长,却尚有五方天帝辅政,并称五老天君,他们雄踞一方,势力极盛,于浩瀚三界之中,尊位本不亚于六御,被誉为天界的中流砥柱,即:

中央元灵元老天君,五行属土,号曰中央土德黄帝轩辕,位极人皇至尊,以黄龙为图腾,主镇星(即今太阳系九大行星之土星),与辅神应龙共治中天一亿两千万里的国度,乃为五方天帝之首,世称黄帝,行宫为嵩山道宫。

东方青灵始老天君,五行属木,号曰东方木德青帝伏羲,位极天皇至尊,以青龙为图腾,主岁星(即今太阳系九大行星之木星),与辅神华胥氏(九河神女一族)、春神句芒(白帝少昊长子)共治东天一亿两千万里的国度,世称青帝,行宫为泰山道宫。

南方丹灵真老天君,五行属火,号曰南方火德赤帝神农,位极地皇至尊,以赤龙为图腾,主荧惑星(即今太阳系九大行星之火星),与辅神祝融(火之祖巫)共治南天一亿两千万里的国度,世称炎帝,行宫为衡山道宫。

西方皓灵皇老天君,五行属金,号曰西方金德白帝少昊,位极圣皇至尊,以白龙为图腾,主太白星(即今太阳系九大行星之金星),与辅神玄冥氏(雨之祖巫玄冥后裔,亦称冬神)、秋神蓐收(白帝少昊次子)共治西天一亿两千万里的国度,世称白帝,行宫为华山道宫。

北方五灵玄老天君,五行属水,号曰北方水德黑帝颛顼,位极灵皇至尊,以黑龙为图腾,主辰星(即今太阳系九大行星之水星),与辅神共工(水之祖巫)共治北天一亿两千万里的国度,世称玄帝,行宫为恒山道宫。

是故,五方天帝子嗣门徒众多,成就大能者亦不胜凡几,其中最有名的乃是炎帝神农的长女瑶姬(号花神,温婉娴雅,容色无双,被誉为八荒绝艳之一,乃为镇守巫山神宫的神女,亦是上古时代巫楚文化的守护神,其未嫁先逝,芳魂化作一株灵芝,薄葬于巫山之阳的巫山神女墓,至于民间讹传其为二郎神杨戬、三圣母杨婵兄妹之母,则是受《西游记》误导所致,请诸位看官勿信)、幼女精卫(小字女娃,幼时溺海而亡,化精卫神鸟势要填平东海,由此可见其性之烈,乃巾帼不让须眉也)及火神祝融的太子长琴(榣山之灵,自幼爱琴,其曲之美,传说便是凤凰也要闻琴而舞,为西岐少主姬伯邑考之前最有名的乐神,参与过炎黄阪泉之战、炎黄蚩尤逐鹿之战,屡立战功,于火神祝融与水神共工不周山一役中陨落),皆是盛极一时的俊彦娇娥,于浩瀚三界之中,声望甚隆。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