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不知多久时间过去,石头终于从空灵的思绪中退出来,看见自家的那头牛还在数十丈处悠闲的甩着尾巴,吃着草,天阳有点偏西,大概是在申时过半,日头已经逐渐西落,空气也慢慢的凉快下来。

石头准备收拾一下,下山回家了,压在心头的焦虑去了之后,浑身轻松,望着脚下的山,满眼翠绿,风儿吹过树叶唰唰的响起,这也许是石头的眼睛里,最美好的世界了。

骑着牛儿,吹着笛子,慢慢的向家里走去,虽然走得很慢,从山上到村里,不到半个时辰就到家里了。

石头将牛儿栓在牛棚里面,然后拿起包裹,喊到:“娘,我回来了…”

“带回来啥好东西没,让我瞧瞧?”母亲闻声走出厨房,这时候开始准备今晚的饭菜了。

“有半拉兔子,一大包松蘑,还有野草莓几束,还有一些刺莓,就这些,母亲,这个兔子可是我好不容易逮到的,不过中午烧着吃了一些。”石头邀功似的说。

“恩,不错,不错......你要是和你潭山大叔学打猎,估计也是好猎手,兔子和蘑菇给我,草莓和刺莓给隔壁的年庆和燕子吃吧,记得先用水洗洗……”

“好嘞,知道了娘”,石头答应着,不一会就去给隔壁家的弟弟妹妹拿草莓去了,每到夏季的时候,山上有很多的野草莓,成熟后的果实个头不大,大概就是手指肚大小,但是味道很好吃,是小孩们的最爱。

晚上快吃晚饭,趁着父亲有空的时候,石头对老父亲说:”爹,我想好了,我还是决定不去学武了,我还是想去岳麓书院读书……”

“你说什么,这个机会对你来说很不容易,要不是你方叔,你根本没有机会的。另外,从你爹十五年以上在外闯荡的经验来看,学武绝对要好过你读书……”石头的爹眼镜瞪得很大,声音像大的不行。

“你们爷俩能不能好好说,石头,你怎么想的,好好给你爹说清楚!”母亲看到石头父亲瞪的如铜铃般的眼睛,说到。

“爹,您别着急,我这是这么想的,我决定读书,并不是说以后没有机会可以学武,我是想即使学武也要读书识字才好,也要学阵法谋略,另外我不想祖父难过......祖父年纪大了,对我抱有很大的期望,我想...,我想最少考一个秀才回来!”石头说完之后,父亲就是一阵沉默。

过了一阵,父亲叹口气才说道:“娃啊,你要想好,你知道我这是是为了你的将来考虑,这应该算是你第一次人生的选择,既然你有你的想法,爹...支持你!不过,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你都要记住今天的决定,不要后悔!”

“我想好了,爹!我一定不会让您们失望的,娘您说对吗?”石头看看一旁的母亲,想了想笑着说。

“你这臭小子,娘可不像你爹那样管你,你只要记得对自己好一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平平安安,不要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就够了!”石头娘溺爱的说到。

从小到大,可能父亲经常不在家的原因吧,石头都是和娘亲一点,单独对父亲的时候,总是话比较少一点,一般都会说学业的事情,其他生活的很少说。而对于母亲,石头可以什么都说,东家长,西家短,有什么不开心的,都可以对娘说,可能是因为是母亲对他的宠爱吧,石头和娘说话没有那么严肃,有的时候也会调皮一下。

祖父这两天可能是心情不好,都住在学堂里面了,没有回家,晚饭还是由石头爹送过去的,本来让石头去送的,不过石头说既然决定还要读书,还是需要他老人家说一声,当然石头爹说话比较有可信度了。

不事情既然决定了,石头爹也不说什么了,中间隔了一天,他就马不停蹄要去县里一趟,亲自去找他兄弟庞世明去了,虽然名额不用了,可是那么珍贵的名额也不能浪费,得干净告诉石头庞叔才行。为了表示歉意,这头带了好多山货,自家的不够还找了邻居家借了一些,走得时候还不忘念叨:哎,可惜了这个名额,我可是辜负了他庞叔的好意了…….

当然,抽空石头也去见了祖父,祖父告诫他继续好好努力,明天去了岳麓书院,考个秀才几乎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到时在书院继续深造两三载,考中举人也不是不可能。

自己继续读书,祖父甚是高兴。因为在祖父的眼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钟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

不过,自从石头这个事情之后,祖父也在有意培养二叔的两个孩子,希望他们能出一个读书的好苗子,不过二叔家的两个弟弟,论读书比石头更是差甚远,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自此,石头又恢复了他读书写字,恬静悠闲的生活,每天准时去学堂上课,准时回家。除了偶尔帮家里做些家务,即使帮母亲烧火,也是捧着书看,其中《论语》已经学完,虽不能做到滚瓜烂熟,但自问,默写和释义问题不大,《孝经》也开始学习,其他如《礼记》、《诗经》、《尚书》等只是粗略看过,不过去岳麓书院只考《论语》和《孝经》,其他的如《礼记》等是到考秀才的时候才需要考的,所以时间还来的及。偶有不明的问题,他会专门请教祖父,总之来说,一切都还在计划当中。

回想起,祖父作为先生给自己教学的这两三年,由开始不知称祖父呢还是先生纠结,到现在的主动自觉地学习,那是因为石头觉得要是自己的学业比别人还差的话,是很对不起祖父的,会给祖父丢脸的,所以一他一直叫严格的要求自己,总算在学堂里名列前茅,可也是乡村里面读书的孩童,年纪大小不一,根据家里条件送到学堂,因此很多比石头年纪大的,如村背后的稼云,十二岁了坐在石头旁边显得特别突出。

可能是受到祖父的影响,石头写的一手好字,懂得确实要比别的孩童多一些,谁让石头五六岁,穿着开裆裤的时候,祖父就带他经常到学堂,可能是耳濡目染吧,其实想想还挺自豪的和骄傲的,单纯的石头又时在想,自己不会也是香典故《伤仲永》里面的神童一样,自己可不能骄傲。

不过事实证明,石头是聪明,那只是因为和周围乡村里面的孩子比而已,等过了一年后,去了岳麓书院他才明白,他所谓的聪明和别人一比也就是寻常,那时他才明白,什么是井底之蛙!也明白了眼界和环境真的有关系,以及一个人的性格、成长和其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