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公元357年,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从前燕都城出发,他们的目标是一群比车轮高的丁零敕勒部人。他们在塞北与其他游牧民族一起经常骚扰前燕的北方,此前在前燕与后赵的作战中就深受其害,只不过那时候前燕无法抽出兵力对付他们,因此前燕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现在前燕已经有了足够的精力对付他们了,不过与以前不同的是,这次是要长途奔袭作战。而且他们也没有固定的城池和据点,因此这里面就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引诱他们进行决战。在此之前,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迷路。

草原和中原不同,一望无际全是绿油油的一片,如果有河流等显著特征还可以辨认,不然你根本无法确认位置,更别说绘制地图了。但慕容垂身为统帅鲜卑骑兵的将领之一,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在战争开始前,他挑选了20个方向感好而且长期生活在塞北附近的骑手作为斥候队,然后将他们分成四队,三队斥候分别跟着慕容虔、平熙和自己的队伍,然后一队作为接应部队。

果然当慕容鲜卑的8万人马刚刚到达塞北,他们便遇到了丁零敕勒部人马的攻击,他们与其他士兵不一样。一般再厉害的士兵,慕容鲜卑人都不会害怕,但这样不恋战的骑兵最让人头疼。因为他们在消耗全军的士气和精力,时间久了以后全军的战斗力就会下降,然后他们再一举进攻。但对于慕容垂来说,别说自己的士兵败给丁零人,就是此战不能得胜,那么他的好哥哥慕容儁就会有很好的借口将自己置于死地。对于慕容垂而言,这场战争只能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大获全胜,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免于这场灾难。

慕容垂之所以这么坦然,就是自己已经有了破敌制胜的办法。慕容垂在集结自己部的鲜卑骑兵以后便继续向沙漠深处继续前进,然后当鲜卑骑兵进入纵谷草原以后便突然急转向着沿河川的方向突进。原来这几天当丁零敕勒部人马攻击鲜卑骑兵时,慕容垂下令鲜卑其他两部众,只击退敌人即可,不可盲目追击,以免受到丁零敕勒部的埋伏。

当然,慕容垂的目的可不是这么简单,但这时候慕容垂只能相信自己,谁又能保证这不是自己的好兄长慕容儁与丁零敕勒部人为了杀掉自己而演的戏呢?如果自己的计划被慕容儁的亲信告诉丁零敕勒部人,那么自己的一切努力就白费了,这也就意味着自己必死无疑了。

由于没有鲜卑骑兵的追击,丁零敕勒部人渐渐放松了警惕,但在他们的背后有几个斥候默默跟着这群丁零敕勒部人。他们就像狼一样,默默在后面跟着,然后当这些丁零敕勒部人全部汇聚于一处时,这些人一部分继续监视,另一部分则回去报告慕容垂。

而这些人就是鲜卑三队斥候骑兵,毫无疑问他们回到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大本营。纵然丁零敕勒部人可以在草原纵横,但他们的大本营基本都是妇孺老人和小孩,这些人难以长途奔袭。而且这些人是丁零敕勒部人的命脉,鲜卑如果袭击他们,丁零敕勒部人就不得不回援,这样就能逼迫他们与鲜卑骑兵决战。

只要他们敢决战,那么鲜卑骑兵就是无敌的。当慕容垂的骑兵袭击丁零敕勒部以后,慕容虔、平熙两部立即从多年的战争默契里领悟到慕容垂的意图,然后他们在距离丁零敕勒部十里左右的地方埋伏起来,并向四面派遣斥候。当丁零敕勒部人听到大本营被夺去以后慌了,因为这里不光有人口还是牛羊等牲畜。对于游牧民族来说,牛羊就是自己生活的全部。

于是丁零敕勒部都顾不得探路便火急火燎往回赶,在距离自己寨营十里的地方时,鲜卑两路骑兵从左右两路杀出来,然后左右突击将其分为数段。最终丁零敕勒部首领率领少部分人撤退了,此次战争共击杀丁零敕勒部人十万人,俘获牛马羊无数。最终慕容垂班师回朝,只是他在慕容儁的脸上看不到任何表情,这位哥哥的城府越来越深了。

慕容垂想到这里也不自觉打了一个哆嗦,他不由为自己的未来担心了......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