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顾客比较集中,我这边小料调配的正渐入佳境的时候,来了几个人就往里面走,我三姨就告诉他们上我这边来调小料,
“哪边啊?”其中一个中年男人就在那嚷嚷。
饭店里面人稍微多一点就显得闹哄哄的,人声嘈杂,说话基本得靠喊,我正忙着答对眼前这些顾客,就顺手敲了两下桌子说这边,我就接着按需求调料,这大哥开始给我上活儿了,“哪边啊?这边那边的!”
我就有点不耐烦了,又敲了几下桌子说这边。
“你在那叫狗呢?!”
我抬头一看,这主儿有点找茬儿啊,“我告诉你在这边调料!”
“你告诉我什么玩意你!你在那敲谁呢?你召唤狗呢你在那!”他旁边的女的也说,“走,不在他家吃了,去别人家!”
他们往出走的时候,我俩又吵吵了两句,一急眼我也坐6路公交车回学校了。等第二天中午我到店里被我三姨和我姐一顿说,说我不会应付顾客,态度不好,别人说两句就撂挑子之类的,说了一大堆,说了我老半天,后来还说有两个吃麻辣烫的小情侣趁乱没给钱就跑了。听完这些我更来气了,那也得暗气暗憋,谁让都是自己惹出来的呢。而且之前有次电话里点餐,我全给记错了,当时太忙我就稀里糊涂的记乱了,结果人家提着一塑料袋麻辣烫就找上来,然后又按照她说的那些菜样加了进去,这碗麻辣烫肯定是赔了。
自从顾客越来越多了以后,各方面确实是有点乱,于是就针对目前状况进行整改。来的顾客要先收钱,再给配料,我三姨负责抓菜煮菜,我出去送餐的时候,我姐就负责收钱配料。送餐方面还雇了个钟点工,工作时间就是中午饭口。
我的侧重点就从调料变成了送餐,那时候应该可以说是相当于现在的饿了么和美团的外卖小哥儿了。送外卖这个事儿吧,刚开始还是不顺手,关键你找不到哪是哪啊,附近点餐的范围比较广,好在基本都是给商店里送,不出几天我就把送餐工作摸熟了。华联商厦按照几楼,什么品牌,附近参照物,比较好找;国脉通、新玛特商场除了距离比较远,跟华联都差不多;地下商场和个体商场就麻烦点,区域广,床位杂乱,但是跑多了也就都熟悉了。那时候麻辣烫才四块钱一碗,不怎么赚钱,我姐的店一直干到我大学毕业的第二年,也就是干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外兑出去,后来没多久麻辣烫行业就涨价了还推出什么量贩式麻辣烫。
我就这么游走在小店和学校之间,一中午的辛苦送餐和下午的课程虽说充实,但也总是把我搞的略显疲惫。下课之后和胖子回到寝室,我就爬到上铺躺着随便看看杂志,意林、读者都行,反正不是教科书就好。
“胖子,听说farmer他俩晚上有事儿,咱俩在寝室整点?”我在上铺探出头问胖子。
“整点也行哈,整点就整点!”胖子略微思考过后下定了主意。
晚自习下课之后我俩在寝室楼小卖店买了啤酒和一些零食,回到寝室把门反锁,用笔记本电脑放了音乐就开始喝酒聊天。
“胖子你说时间过的可真快啊,一晃儿都快毕业了!”
“可不是么,这三年过的,几乎是一点正事儿没干!”
“嗨,都一样,我不也没干正事么。”
“不,不,不,你这正事儿可干老了,起码还处了三个对象呢。”
“来吧,先干一个,队长走了以后咱们寝室就没喝过酒,咱俩好像也没喝过,毕业之前找farmer去郎师傅大串儿喝点。”
“我看这小半年你学校饭店两边跑,累不累啊,店里现在生意咋样啊?”
“累倒是有那么一点,但是感觉挺充实。我给那些卖货的女的送餐有时候还挺有意思。”
“我就说么,你跟farmer俩人合在一起就是文学家大仲马和小仲马。你俩那眼睛一见娘们立刻变成数码的。”
“别在那胡说八道了!对了,有一次我给新玛特送餐,你猜我看见谁了?”
“估计指定是看见哪个娘们了,不然你不能说。”
“我看见咱同学了,刘梓琪她妈在新玛特开的一个什么品牌服装店,我当时也没记住。”
“我就说你看见的要不是女的,你都不带在酒桌上提的。”
“我那天是给她家隔壁商店送餐,然后出来的时候正好看见她了,跟她说了几句话,她家商店有个四十多岁服务员就跟我开了几句玩笑,还说咋不给俺家琪琪送一碗呢。那时候中午饭口过了,应该是周六下午,我回去就让我三姨整了一碗然后给她送去了,服务员还说呢,说真给送来了,说琪琪脸红了,我说给你拿一碗你尝尝然后就回店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