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个一脸弥勒像的胖男孩,韦哲想起这个男孩是隔壁释家村的释嘉,和韦灵溪是订的娃娃亲,曾经轮回前这个男孩是与他去唐安院一同测试的其中一人,因为觉醒了佛门神武灵怒目金刚,最后被雷灵寺收为护寺弟子,后来听说释嘉出家把亲事退了,而韦灵溪另嫁了他人,从此两家老死不相往来。
韦灵溪道“村口的大伯说正骨草能医父亲的病,所以我们就来找了”
韦哲问到“堂叔病了?是什么病?”
释嘉道“伯父说背脊疼,村口大伯也看不出什么病,说是可能是骨头伤到了。”
韦哲道“这太危险了,你们和我们一道先回去,堂叔的事到家里再说。”
这时边上插上一句话“溪姑娘你好啊,还记得我不,武堂最靓的仔后炎。”后炎道
韦灵溪道“不要脸!”
欧阳朔道“后炎无耻”
后炎道“不和你们一般见识,大哥刚刚你好厉害,能不能教教我,我不白学,我可以给学费。”
欧阳朔“想学啊你,我教你啊!”
后炎道“我要跟大哥学”
韦哲道“好,正好我这有合适你的,还有溪妹和释嘉你们也来,明天开始到山里集合。”
就这样几人已经做好了一辆木车,经过努力把两块大肉搬上车后就往村里推。好在都是下坡路,过了两个时辰,当看到天边一抹斜阳,他们终于运到村口。看到刚刚收工的亲人们韦哲挨个招呼:
“大伯今晚来和父亲喝两杯啊”
“叔今晚来我家坐坐”
“婶婶今晚到家里和母亲聊聊啊”
七大叔八大姨们:这孩子哪来这么大的猪,那个好像是虎吧,肯定是他爸打的……
当走到一座只有几丈大草屋前,从屋外篱笆看去,看到院里坐着两位素衣老者,都是一脸和蔼的面貌,看有50岁左右的样子。老汉在用稻草编织草绳,而老妇正在择着不知名的野菜。
韦哲推门而入,两膝跪地,磕头到“爹娘,孩儿不孝,回来看你们了”他这一跪是因为那曾经的十八年没脸回家而跪。
老汉韦奉献和妻子陈氏结婚二十年没有子嗣,直到四十岁那年老来得子,产子当天又天降大雾,老话说就是神仙赐子,从而对韦哲是宠爱有加,在韦哲六岁上山跟牛又带来了一子,老汉觉得上天对自己不薄,老人一生未读过文习过武,但是为了让两个孩子有出息,老人家借尽父老乡亲,还亲自进山打了两只幼虎,才换来韦哲两兄弟进演武堂的机会。而曾经的韦哲也是因为这样,自己又没有成绩,一直不敢回家,整整十八年……
老妇看见韦哲跪下,急忙跑到韦哲身边“孩子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武堂那边出什么事了,没事啊有爹娘在,和娘说说看”
欧阳朔见到哥哥跪了,他也随之跪下道“爹娘我们回来了。”
老汉跑来“孩子你们怎么了?今天早上赶集我去你们武堂,你们堂主还夸你们来着。”
韦哲抽泣道“我们没事爹,就是想您二老了。”
老汉道“想家了就回家来呗,跪着干嘛,折寿,起来吧。”看到篱笆外三人“还有朋友一起来啊,不是溪儿还有隔壁村的小伙吗,还有这位小朋友是谁啊。”
后炎道“叔我叫后炎,是哲哥的结拜弟弟”
老妇道“好好好,都进来坐,你们后面拉的什么”当看到尖齿虎,她紧张道“这虎你们哪来的,你们几个没事吧?”
韦哲道“娘,现在这些伤不了我们了。爹咱们把肉处理一下吧,朔你去把村里大伙全部叫来,今晚来咱家吃肉,还有隔壁村的也全叫上。”
欧阳朔道“是啊娘,这是朔儿杀的,好的哥……”韦家村和释家村也不过是二十几户人,不时欧阳朔就回来了。
当夜幕降临,韦哲家小院摆着数张桌子,灯火通明,桌上摆满一块块大肉,而慢慢的酒足饭饱后,就开始迎来妇人们的讨论声和男人的猜拳声……
屋子里韦哲道“堂叔你先躺下背朝上”对着韦灵溪的父亲就是一阵揉捏,最后还扎了几针进去,也不见流血。
韦哲问道“堂叔还疼吗,您这是劳累过度导致的”
韦灵溪父亲道“哎,不疼了。小哲子真是厉害啊,比大堂哥厉害多了。”
旁边的韦灵溪道“哥哥,你这医术能不能教教我?”
韦哲道“可以啊,和今天中午说的一样,明天到地方就教你。”
次日清晨韦哲交代父亲给堂主带封信,随即就带着四人往深山方向走去。
就这样十四天后,深山一个平地上,韦哲说道“直到今天,你们所有人的武灵都觉醒了,但是未来《两仪混元功》和《乘风御壁术》都要继续练。因为这样你们才能有强大武灵和逃命的本领,还是那句话想要赢先逃命。”
“后炎你是你家家传武灵射日神,我给你一套裂地大帝创的《裂地弓》,分别有碎石,裂地,破空,震山河,横扫……,考虑到你弓术只能远攻,在给你一套盗圣司马流云创的《流云腿法》……”韦哲不敢说出裂地修罗之名,毕竟是北疆异族,他只好改成大帝。
“释嘉,你武灵是佛教护法怒目金刚,我给你一套《金身菩提》一套《千手菩萨》,是雷灵寺抛弃的护寺弟子法印大师所创,切记不得让功法传到雷灵寺,这是法印大师的要求。
“溪妹妹你是神武灵水神,也是我最没想到的一个神武灵,你说你不好喜攻杀,我给你几套医书和一套《水幻》,由水大帝所创”他鬼字没说。
又补道“你们每个人要记住他们的名字,你们所学是他们此生的精华,算是他们的亲传弟子”……
就这样每天村里都有几个小孩上山去,每天回来不是带着大猎物,就是带着活幼崽。过去整整三个月村里每家每户都变成了养殖户,有的养山鸡,有的养灵羊,最离谱的还有养幼熊的,韦哲又找到一个叫薯东西,是乾清宗书阁记的一种食物,让大家都种植起来,就这样两个村子每家每户餐餐有肉,顿顿有粮。而村口的大伯也得到了韦哲手记的一本厚厚的医书。
也因为这样,几个孩子的武学在韦哲的指导下突飞猛进。仅仅三个多月已经达到入武境了,而韦哲的第一宫也已经达到圆满了。
直到一天,韦哲父亲去镇上赶集回来。急忙跑到正要出门的五人面前说道“哲儿,演武堂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