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节平平常常的数学课,一半人大脑里是每到数学课都会来准时拜访的瞌睡虫,另一半人的大脑里是即将放学的躁动,教室里难得的安静,每个人都怕横生枝节,不能准时放学。老师讲的每一个字都在我的脑海里清晰的回想,却又一个个溜走,我也不想捕捉,任由它们远离,而我正集中注意力不停地在心里数着分秒,无聊的摆弄着橡皮,等着下课铃声的响起。
其实在内心深处,我们对准时放学这件事情是没有什么期望的,因为我们的数学老师爱压堂——这是整个年级众所周知的这件事,我们也早就习以为常,可所有人每天都还会,对准时放学这件事情抱有着一丝丝的幻想。老师平静的讲着,语速和缓,不疾不徐,一如既往,我们看似平静的听着,以故作严肃的表情,呼吸着满是困倦与浮躁的空气。
幻灯片一页一页的播放着,播到最后一张,下课铃响了,似乎刚刚好,最后一道题,根据这一函数图像,写一篇小作文,这种题一般都会直接跳过去的,没什么好说的。果不其然,老师已经放下粉笔,下课两个字已经呼之欲出,当了多年的班主任,她也早已看穿了我们着急下课的心理,提高了语速说:“按照要求写一篇小作文,这是今天的作业,明天课上提问,不能不写。”教室瞬间喧闹起来了,毫不掩饰的,每个同学都是难以置信的,毕竟,数学作业让我们写作文这件事情,是我们闻所未闻的。看到班主任不容置疑的表情,确认了我们并没有听错,便只好认(命的)领了这份别(莫)出(名)心(其)裁(妙)的作业。
这项作业真的很奇怪,史无前例的奇怪,不过不得不说,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中,偶尔的奇怪也很有意思。于是乎,我回到家写的第一样作业,就是这个奇奇怪怪的看图像写作文,图像其实很简洁,不过是先加速,再保持速度不变的走一段,最后再减速,这样的图像在教材和习题册上看的多了,也就麻木了,不过这一次,我却认真的分析了起来。思考一番后,我发现作业的本质就是简单的描述出一种,符合这个图像的生活场景。书上的例子很多,我在参考了一下后,又发现,毫无疑问的,我需要先确定一个主角,这个主角当然应该是我的同桌了,那么故事就是小凯去上学,他开着车一点点的加速到了每小时八十千米,等等,未成年人是不能开车的,那就改成他坐着车去上学,最后逐渐减速,稳稳的停在了学校门口。我飞快的写完了,又觉得这样写毫无新意,思来想去,从图像上不能得出这一定是辆汽车,于是我就改成了骑着自行车去上学,简直是低碳环保,值得提倡,我默默地为自己鼓鼓掌。又为了让这个故事一波三折,故事的结局我就改成了,历经千辛万苦,小凯终于到了学校,却发现今天是周末,只好,默默地离开,再加上艳阳高照,还有路过的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以乐景写哀情,配上他忧伤身影。这样故事只用这寥寥数笔,就瞬间充满了悲剧的色彩,那一刻,看着我的杰作,从容的合上笔,我突然觉得自己是个小天才。
一夜过去了。
我一大早来到学校,今天的教室十分的活跃,我兴奋地分享着我的杰作,章凯听了,早已习惯的无可奈何。展小强一如既往的踩着铃声走了进来,在第一节课下课,听说了我写的文章,便好奇的读了一下传说中我写的奇葩的文章,然后表情扭曲,取笑的问我:“你家的自行车能飙到八十迈啊?”我在那一刻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过还是一本正经,毫不胆怯的回答:“能,我现在就改一改。”就这样,还没有学过一点儿物理的我,在作业纸上认认真真的画起了我独创的示意图,用着我想当然的理论。画完之后,在文章里,我又不忘加了一句,“普通的自行车自然是不能骑到这么快的,不过这是经过小凯”,写及此,突然觉得这个故事的主角好有创意呀,那就不能是我同桌那个毫无创意的家伙了,便果断的把主角改成了我自己,那句话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不过这是经过我精心改造的自行车,可以巧妙地利用风力,加快骑行的速度。”
课堂上,老师看似平静的听着我的“杰作”,展小强则是一脸的不屑,老师回过神之后,说:“有想法好,你们可以帮她研究一下,她这么设计有没有什么问题”展小强,看过我画的歪歪扭扭的图纸后,翻着白眼问我,“你确定这样不会增添阻力吗?”到最后又说,“整篇文章,只有最后,是你干的出来的”我气鼓鼓的,不想再理他,他好像还要继续说些什么,不过,在收到老师,也是他的妈妈的威胁的眼神之后,终于是乖乖的闭上了嘴。
其他同学的作文就大同小异了,中规中矩,毫无差错,毕竟有我那奇葩的行文在前,他们写成什么样子也都不显得奇怪了,这堂课,轻轻松松的过去了,也有些同学因没来的及读出自己写的文章,觉得有些可惜,这或许是他们平生第一次如此渴望的回答问题,不过听到老师承诺可以下一节课接着读时,他们脸上的阴霾又一扫而空了,不过有些没有完成作业的就不那么高兴了。如果我现在读过的书多一点,我一定会感叹一句,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可我却不觉的吵闹,因为我才是那个最吵闹的,至少在我的认知里是这样的。
作业这种东西,每天都有,每天都不重样,每天都是惊喜与惊吓并存的,但绝大多数的心情都会掩埋在时光的尘埃里,唯独这次的作业,注定是会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的,一辈子都不会被抹去,只是此时,仍在执着的钻研着自行车怎么飙到八十迈的我,还没有意识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