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留玉楼前,迎来送往,依依不舍,流连忘返者不止一人。

门前一位四十左右,白面无须男子高声大喝。

“欢迎光临留玉楼,张员外友人三位”

“欢迎光临留玉楼,青衣书生二人”

“欢迎光临留玉楼,李老爷来找小桃红了”

许辰抬步拾阶而上,

这人看了他一眼,当即高声喝道:“欢迎光临留玉楼,白衣无双公子一位”

随着男子的一声大喝,喧嚣的留玉楼都为之一静。

待到许辰出现,空气似乎都跟着燥热了几分。

因为冷气已被抽干!

白衣,

除了丧孝,可是少有人穿。

可看眼前这位的穿着,胸前对襟绣着云纹,身后更是绣着断崖孤松。

华贵的衣料,无价的针绣单单这套衣物普通百姓便是摸都未必摸得起。

更别说这位容貌俊朗,气宇轩昂,别说穿了衣服,就是没穿都高人一等。

无双公子,人如其名!

仅仅就是这一眼,楼内至少有七成姑娘的心,都扑在了许辰身上。

别说公子世无双,公子是面条她们都愿意倒贴。

读书人那句话怎么说的?

哦,

朝闻道,吸死也可以的!

剩下三成,自觉配不上公子,甚至连扑的想法都不敢有。

一眼而过,人群中闪出一位半老徐娘。

徐娘穿红戴绿款步走来:“哎呦呦,我的心肝,老妇人怎就没那个与公子同老的缘分?

真真却是便宜了那些个浪蹄子,公子快随老妇人上楼去吧”

上楼?

干什么去?

许辰仅仅只是来涨见识的,这年月这地方,他怎么敢的?

再说,

以他的容貌财力,在这江南水乡,大家闺秀,小家碧玉还不是任他挑选?

要什么样的女子没有?

唰啦,

许辰将折扇展开,阻断了老鸨伸来的魔爪,脸上挂着浅笑,道:

“姐姐莫急,许某初来,且先在这一楼吃几杯酒水再说”

“哎呦,哎呦我的心肝,老妇人哪配做公子的姐姐,既然公子要在一楼坐坐,那便在一楼就是”

老妇人笑的花枝乱颤,转身急忙吩咐道:“还不快给公子收拾桌椅,将好酒好菜端上来,怠慢公子,仔细你们的皮”

..

留玉楼很大,

半月形大厅两侧是上楼的阶梯,扶梯而上,二楼是一圈环廊。

环廊有一处凸台,可供表演才艺。

楼下大厅,

坐在这里的人,大多是平民百姓,其中一部分人是来喝酒吹牛过眼瘾的,另一部分是薄有小资过手瘾来的。

还有一小部分穷书生来体验生活,附庸风雅的。

真正财大气粗,略有身份的,都去了楼上包间,与民同乐者极其罕见。

再说,

诺大的苏州城又不止留玉楼一家,真正的权贵也不来这里。

每个阶层都有每个阶层的圈子,现实社会五星酒店,米其林三星为什么贵?

无它,筛人罢了!

总不能让衣衫破旧,满口黄牙的老农搅了权贵吃饭的兴致吧?

若是这样,下次谁还再来你这?

国王与乞丐?

听这名字就知道,一个童话罢了!

..

许辰刚坐下,便有青衣小厮将酒水干果摆上,这套流程,倒是与KTV别无二致。

“喂,小二,上酒”

一道声音将小厮叫住,许辰循声望去,原来是邻桌那男子。

男子单人独桌,看面容年纪不大,头发却已经花白大片。瞧其衣着打扮,显然不是一个有钱人。

果然,

那小厮看了他一眼,嘴角抹过一丝讥笑,而后开口道:“想上酒,拿来酒钱便是”

“混账,一个俾下龟奴也敢欺我?”

“唐解元勿怪,小的怎敢欺您,只是妈妈吩咐,若是你唐公子吃酒,需得先见酒钱”

嗝!

邻桌唐公子打了一喝酒嗝,摇摇晃晃站起来,道:“你且只管将酒拿来,唐某自有笔墨抵资,还能差了你们不成?”

小厮自然识得唐公子,知他说话不假,可妈妈吩咐他又不能不听,一时间两头犹豫,竟不知如何是好。

“小兄弟,你只管给他上酒,酒钱算我的便是”许辰开口给小厮解了围。

许辰有钱,不差这一点,初来乍到与本地人结个善缘也不错。

另外,

他恰巧知道一个叫唐解元的,家就住在苏州府的城边,有屋又有田。

可恨那唐...

咳咳,

不知,是不是就是此人!

如果是此人,那么好多问题都可迎刃而解,许辰也就可以彻底放下心来。

小厮转身离去,

那唐解元看了许辰两眼,身未礼,言未谢自顾坐下饮酒,仿佛天生欠他的一般。

许辰呵呵一笑,对此也不在意,若是真是他,这酒钱给得倒也应该。

提壶倒酒,仍两枚杏仁进嘴里咀嚼。

杏仁饱满清香伴着清淡的桃花酿,回味无穷。

半壶酒水下肚,二楼回廊凸台上,一红衣女子怀抱琵琶款款落座。

女子静坐半响,忽地抬手,拨指。

铛啷铛,

当啷当,

(党歌浪荡档第党,党歌浪荡档第党,党党浪荡,当地党,党党...)

琵琶声响,她朱唇皓齿微启,玉音绕梁清脆,唱道:

“白云黄鹤道人家,一琴一剑一杯茶。

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花。”

许辰对这个不懂,但大厅内不管老少贫富具都高声叫好。

“好,此曲只应天上有”

“妙,青萝姑娘呱呱叫”

“哎,楼上包间里的那位兄台,说的是什么粗言俗语?”

一阵叫好声中,一曲弹唱过后红衣青萝怀抱琵琶静坐,早已等在一旁的半老徐娘急忙闪出,满脸堆笑道:

“小女青萝,年满十六,今日出阁。

不求八抬大轿明媒正娶,却也欲寻慷慨大方恩客郎君一位。

各位老爷公子,可以出价了”

老徐娘话音刚落,叫价声便此起彼伏响起。

“三十两”

“三十五两”

“五十两”

“一百两”

一百两喊出,满楼为之一静,这价钱不能算少了。

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以留玉楼和青萝的名声,这一百两真是不少了。

众人循声看去,叫价一百两的,却是宽头大耳肥大如猪的阚员外。

一时间众人心里五味杂陈。

那老徐娘等了一会,见没人再叫价,便开口道:“承蒙阚老爷....”

“等等”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