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盘的热菜端了上来,阿哲觉得这笋有些老,吃的时候有渣渣,不过应该说是嫩的笋少,老的笋多。维维说,冬笋嫩的都埋在地下,等长出来了就老了,挖好的冬笋全凭经验,因为它埋在地下看不到。刘漆说:“经验是王道,苗杰,你现在有什么经验?哦,吃的经验肯定是有了。”“没有,我很少到高档饭店去吃饭的,这方面我没有经验,这上来什么菜我就吃什么菜。”苗杰说道。
刘漆对咏咏的弟弟说:“你也喜欢篮球吧,我弟弟也喜欢篮球,你想打篮球的话你们可以一块去。”
咏咏的弟弟笑着说:“你也去的话那我们就无敌了。”
刘漆笑了笑,说:“我现在脚有伤,不能陪你们打了。”
颖颖惊了一下,问:“刘漆,你脚伤了?没事吧”。阿哲笑道:“还能正常行走就没事喽。”刘漆回道:“没什么大事,去检查了一下被告知六个月内不要从事剧烈运动,脚里有些应力性骨折。”苗杰说:“有骨折竟然还能走,真佩服你。”刘漆说:“你也有骨折的,知道不,只不过骨折程度很小,你没有觉察出来而已。因为有些骨折可以自然愈合的,所以就不需要采取什么特别的措施了。”
颖颖问:“你们这帮打篮球的受伤的挺多的?”
刘漆回道:“基本上都有伤,只不过伤得不是很重。”阿哲说:“你们篮球不是三打三,你不去差一个”。刘漆开玩笑道:“苗杰可以去,这样就凑足三个了。苗杰可以给你们当肉盾,不行的,当个隐形人也行。”这时,又端上来一盘雪菜炒黄鱼。苗杰一见就说:“这黄鱼一看就知道是养殖的。”刘漆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苗杰笑着说:“不用看,这要是野生的话,我们怎么可能吃得起,那野生的可是天价。”
刘漆打趣着说:“养殖的怎么了,你看看人家的风骨,那鱼嘴张开着,连死了都要给养殖的黄鱼挣口气。”
听了刘漆的话后,苗杰笑了笑。差不多菜也吃完了,大家也都吃饱了。阿哲问:“还需要来点什么?”维维说:“那就再来些水果吧”。阿哲又点了一盘哈密瓜,咏咏的弟弟想吃饭,于是又点了一大碗的肉丝菜泡饭。刘漆也想吃菜泡饭,吃了一小碗的菜泡饭,他问苗杰:“吃饱了?”苗杰回道:“还行吧”。
刘漆说道:“还行是什么意思?半分饱,还是七八成饱?”
苗杰回道:“就是差不多饱了的意思,你还没吃饱?我感觉你好像没吃多少,是不是这菜不合你的胃口?你训练的时候肯定吃得很好。”苗杰笑着,刘漆说:“瞧你笑得那个样儿,我吃得有多好?家常菜而已,你说训练能吃多好。”苗杰笑着说:“反正肯定吃得比我们好”。刘漆说:“你工作要消耗多少热量,我训练打篮球要消耗多少热量,这能比吗?这摄入的热量不多打了没多少就打不动了,这要看具体情况的呀。比如说干重体力活的就要比一般工人吃得好。”
阿哲也吃了一碗菜泡饭,觉得还是菜泡饭好吃,鲜鲜的。哈密瓜端上来了之后,阿哲说:“现在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我们小时候吃得东西就不多。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吃水果要到地里去摘”。刘漆说:“摘?这个字说得好,实际上应该是偷吧。”
大家笑了起来。
阿哲说:“不过那时候也没什么水果,没有,场里种水果的也不多”。“记得六七月有葡萄,5月剥大豆”,维维正说着,阿哲就想起来了:“对,5月剥大豆,那时候在农科所那块空地剥大豆,还有钱拿哩,剥一袋大豆给你多少钱,那时候剥大豆能赚了几十块是有的。不过那时候钱也值钱,一根棒冰也就5毛钱。”
刘漆笑着说:“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咏咏说:“现在棒冰三四块,好的五六块”。维维说:“主要是现在冷链技术提高了,食物的保质期变长了,为长距离的运输提供了条件。还有就是现在大棚栽培技术也已成熟,可以生产反季节的食物了,所以现在老百姓的菜篮子是越来越丰富了。”
咏咏说:“最主要的是有钱,有钱了才能吃好喝好。”
刘漆笑着说:“没钱也可以,像苗杰那样蹭吃蹭喝,照样也能吃好喝好。”阿哲问:“苗杰,在奶奶家里每天在干什么?”苗杰回道:“没干什么,看看电视,玩玩游戏”。阿哲知道苗杰在玩手游,这也得益于智能手机的推广。当然,光有智能手机还不行,还得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也是常常被人遗忘的。现在农村里信号全覆盖了,没有强大的基建是做不到的。
回来后,刘漆问弟弟吃得怎么样?弟弟的回答当然是还可以,并问哥哥:“你好像也付了一些?”刘漆笑了笑,回道:“让阿哲一个人承担不太公平,虽然大家也难得聚在一起吃顿饭。”弟弟点点头。晚上,奶奶和刘漆说了一些话,奶奶说颖颖爷爷奶奶的老房子要拆了,建两层的新房子,场里特批的,因为颖颖的爷爷当年在场里也是个领导。咏咏的奶奶过来问咏咏和小的哪去了,咏咏没跟她奶奶说吗?后来我跟她说他们跟颖颖他们吃饭去了。奶奶还说妹妹们想到外面去走走,明天天气好的时候你带她们出去一下。刘漆点了点头,跟妹妹们说了一下,约好明天到外面去。
奶奶建议到海塘那边去走走,就这样,到了明天,刘漆和他的两个妹妹,还有弟弟吃过中饭到外面走走散散步。这几天天气也挺好的,不是多云就是晴天,一路走着往海的那个方向走。妹妹问:“刘漆哥哥,为什么昨天不带我们一块去吃饭?”刘漆回道:“人家请客没叫你们呀,我怎么能带你们一块去呢。”“那为什么你把勇勇哥哥叫上了?”妹妹问。刘漆回道:“因为请客中有个人也把自己的弟弟叫上了,所以我就把勇勇叫上了,不然的话也不会带的。”
妹妹晶晶说:“我们往海那边走,去看看爷爷当年的那块地。”
弟弟说:“我记得以前奶奶曾带我们看过一次,现在有些忘了”。刘漆笑着说:“这里最多的就是田地”。田地里纵横着的就是一条条小河,事实上它们也不算是小河,应该叫它们为沟渠,是用来给农田灌溉用的。很明显,这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工开挖的。以前化肥还没大量生产之前,助推农作物生长的要素有两个,一水二猪,水自然是农业用水,就是那些沟渠。猪是指它的排泄物即粪便,猪粪那时是有机化肥,撒在农田上能增产。不过,现在有了化肥,那些农户就不用猪粪施肥了,这也导致了养猪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即污染问题。
冬天农田就跟这温度一样显得有些冷清,传统的农耕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大棚蔬菜多了起来。刘漆问弟弟看了这些农田后有何感觉?弟弟说道:“很空旷,如果心情不好的时候到这里来走走挺好的。”“就是有些远”。刘漆说。弟弟问:“这些田地都是属于农场的吗?”刘漆点了点头,回道:“是的,这些地都是”。
弟弟笑着说:“那农场很大喽”。
刘漆说:“不是很大,这些地当年都是从海涂地改造过来的。塘围起来后这些海涂就被改造成了农田。你看这些农田早已没有了海的气息,这是不断被开垦的结果。”弟弟望了望远处说:“那边工业区肯定也改造过了,以前那里就是海涂。”“那我们去那边看看。”刘漆说道。来到工业区,弟弟笑着说:“我感觉还是有些不一样的,这边是工业区,那边是农业区”。
弟弟妹妹高兴地走着,弟弟说:“感觉变化很大,以前那种感觉完全没有了”。弟弟还看到了一个大水塘,不过过不去,说:“这里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是吗?不过太偏僻了”。刘漆说了一句。不过,在刘漆看来在这偏僻的地方唯一的好处是有钱也消费不了,这方圆几公里也没什么食品店,除了工厂之外,只剩下泥巴和在风中摇晃的芦苇了。刘漆本来想给弟弟妹妹买点吃的,可是又到哪里去买呢?当然,弟弟妹妹也不在意这个,他们生活在城市里,农村有的,城市里有;农村没有的,城市里也有。他们到这里来就是来感受与城市不一样的感觉: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喧闹也没有拥挤。在这边,你能享受得最多的就是每时每刻向你扑面而来的海风,由于它实在是太热情了,所以反而让人感到一种不适。
刘漆笑了笑,在这边你总是能喝到西北风,当然这是句玩笑话,因为风是从东边的海吹过来的。
弟弟说:“这工业区的地与那边农业区的地不一样,这边的地还是海涂,还有那么一些气息。这里也可以建个球场,地肯定挺便宜的。”
刘漆说:“如果这里人多的话,或许能建一个。”
弟弟说:“好像我们离海还有些距离。”刘漆问:“你们要一直走下去吗?如果累的话我们也就回去了,风那么大,不适合走很多路。”
只见妹妹晶晶和玲玲跑来跑去,就像两匹脱了缰的小马欢快地奔奔跳跳,跑跑闹闹,在这片空旷的场地里尽情地玩闹。玲玲气喘吁吁地说:“没力了,本来想跟晶晶两人一块跑到那个闸的。”刘漆连忙说:“那边过不去的,要先过桥,到另一边才能跑到新闸。亏得你们跑不远。”弟弟笑着说:“他们跑不远的,逆风全力在跑,一两百米跑下来保证她们累趴下。”“来,你们都跟着我”。刘漆对妹妹们说。见妹妹有些累了,刘漆他们就打道回府了。回来的路上,看到农业区的田地,刘漆在晚上有所感悟的写道:
忆昔沧海变农田,辛勤汗水结甜果。
开挖沟渠灌田地,平整土地不跑水。
亿万劳农齐垦地,敢叫日月换新天。
万事有因才有果,饮水不忘掘井人。
写了这道诗后,刘漆意犹未尽,还写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