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姑这段时间过得颇为滋润。自从知道二龙去了南方之后,柳姑伤心了一阵,也担心了一阵。
后来时间长了,倒是慢慢适应了。只是,作为一个寡妇,再去三儿家看电视,却是有些不便了。
好在柳姑现在手上不缺钱,和她妈商议一番后,便决定自家也买上一台电视。
对于买电视,柳婶自然不会反对,不说自己喜欢看,就说自己不在时,有个电视,柳姑也就不会想东想西了,何况,还不用考虑钱呢?
只是电视机作为大宗电器,也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最终,还是柳婶去央了赵向阳,才买下了电视,还是赵向阳捣咕着给装的蜻蜓似的天线。
都说栽下梧桐才能引来凤凰,这买了电视,自然就招来了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了。特别是村东头的德云叔家媳妇刘大美和村西头的德财叔家媳妇孙巧云以及她小姑子李兰英三个,除了吃饭和睡觉时间,三个人就赖在柳姑家没挪过窝。
每天早上,也就刚吃过早饭的样子,刘大美必定是第一个登门的,端着“绩麻”用的“绩笼”,说是几个人在一块做事不累,其目的,当然就是柳姑家的大电视了。
孙巧云和李兰英每天都会稍晚一点,毕竟,孙巧云家里是有个读小学的毛小子的,得等孩子吃过早饭上学去了,才能出门。这两人每次来自然也是端着“绩笼”的,偶尔,绩笼里还会放上两根烤红薯或者煨玉米,说是给柳姑补补身子的。
对于三个人的按时“上班”,柳姑自然是极为欢迎的。二龙不在家,她妈也偶尔总要回望西经理一下家里。这个时候,柳姑便觉得家里安静得可怕,甚至有一种阴森森的感觉。每每这个时候,柳姑便会端个椅子到院子里,一坐一整天。
后来买了电视,柳姑便不消在院子里枯坐了。自从有了电视,家里是从来都是不缺人陪伴的。
这一天,刘大美和往常一样,吃过早饭便早早的来到柳姑家,手里端着绩笼,绩笼里放一绺麻皮和一只碗,碗里盛了小半碗煮花生。这是她们这一段时间的常态了,碗里的东西吃完了,刚好用来盛水绩麻用。
刘大美来的时候,柳姑刚好吃完饭在院子里的水井旁刷碗,瞥了一眼刘大美,随口说一句“你先坐”,便埋头继续忙了。
刘大美见柳姑没抬头,走过来站在柳姑对面说:“你今天这么晚呀,才吃过?”
柳姑随口应道:“我哪天不比你晚呀?我不像你,有婆婆做饭。”说着,也不抬头,细心的刷着碗,似乎要碗上的印花给抠出来。
“那也是,我婆婆也真是挺好的。”刘大美有些傲娇的说。说完,见柳姑仍低着头,又咯咯的笑两声,道:“你这样洗碗是要把碗扒掉一层皮呀。”
柳姑应道:“我乐意,你管呢。”说完,端着洗好的碗回身往厨房里走。
刘大美见柳姑往里走,两步窜到门口靠着,笑盈盈地对着柳姑说:“我帮你看着路,可别踩到门槛把碗给砸了。”
柳姑这下反应过来了,这个刘大美天天一来就搬着椅子往电视跟前凑,急得连屋里有几个人都数不清,那一次会跟今天似的唠叨个不停了?这绝对有问题。这样想着,柳姑便抬头仔细看了刘大美一眼。
这一看,柳姑终于发现问题了。刘大美今天可是穿着一件淡灰色的长袖衬衫,一看就是刚买的,迫不及待的穿着显摆来了。
柳姑心里暗暗好笑,这个刘大美,真的是不放过一丝炫耀的机会。柳姑也不惯着她,故意不评论衣服好不好看,却是故意说道:“这么热的天,你穿个长袖,也不怕捂出蛆来。”
“不热的呢,这衣服布料好,凉快。不信,你摸摸、你摸摸……”刘大美急忙辩解,说着,还把衣袖狠往柳姑跟前伸,也不怕柳姑刚洗过碗的手上有没有油渍。
柳姑见刘大美这般急切,也不好太过打击她,便顺手捏住她的衣袖搓了一下。
这一摸,柳姑是真的惊讶了。入手凉爽、柔软,还真不是自己身上的的确良可以比的。
“这是你家李小胖给你买的?”柳姑心里有些羡慕,倒是真的想买一件这样的衣服穿穿,当然,得是短袖的。这衣服穿着,肯定不扎身子。
刘大美自然能看出柳姑心动了、羡慕了,今天早早来围着柳姑转的目的也达到了,脸上的神色愈发的得意,回身拿了一张椅子往电视机前一坐,也不去看柳姑了,傲娇的说:“当然了,我们家小胖刚从广市回来,从那边买的,说是外妙衣服,我们这里可买不到。”说着,伸手往柳姑刚才捏过的地方轻轻拍了两下,似乎刚才沾了多少灰尘似的。
“是外贸吧?”柳姑说道,也没注意刘大美的动作,心想,二龙也在广市,他在那边过得怎么样?能吃饱能穿暖吗?他回来时,会不会也给自己带上这样一件外贸衣服呢?……
柳姑的心情忽然有些低落,外贸衣服的诱惑也似乎不那么大了。二龙在外面,安全、健康就好了。别的,还想什么呢?他只是大龙的弟弟,自己的叔子,怎么可能给自己买衣服?
刘大美倒是没注意柳姑的神色变化,神神秘秘的捅捅柳姑的胳膊说:“这知道这是什么布料吗?”
柳姑这会儿没什么兴致,随口应道:“你这广市买的衣服,我上哪儿知道?”
“你见过的,而且很熟悉。”刘大美也不管柳姑有没有兴致,反正她是兴致勃勃的。
“我见过?还熟悉?”柳姑听到这句话,还真的有点来兴致了,可怎么想,也想不起自己什么时候摸过这种冰爽还柔软的布料。
“你逗我的吧?”柳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结果来。
“咯咯咯,咯咯咯……”刘大美捂着肚子笑了半天,才说道:“就是我们天天忙活的这东西。”说着,用手指了指绩笼里的麻皮。
“夏布?”柳姑诧异了,夏布的工艺她是清楚的,甚至都上手做过,绩线、经纱、刷浆、上机、织造,这一套下来,夏布不是硬梆梆的吗?怎么可能这么柔软?
“我家小胖说了,这叫棉麻,衣服都是卖到国外去的,这一件要六十呢。”刘大美眼睛瞅着屋顶说道。
“六十?你没听错吧?”
柳姑是真的有点吓着了,这个年代,两千块钱就能建三间瓦房,这十件衣服,可就差不多一间瓦房了呀!听赵燕说,她爸的工资一个月也就是三十多,得两个月才能买一件衣服?
见柳姑震惊的样子,刘大美的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线,巴嗒着嘴说:“六十算什么?听我们家小胖说,卖到国外,要一百多呢。”
柳姑这一听,却是没有在意刘大美有多得意了,心里就有了自己的盘算。
要说棉麻混织,柳姑其实原先在织夏布的时候就想象过,只不过是一直没有行动罢了。这要真能织出这样凉爽、柔软的布来,凭她这双巧手,要做出比刘大美身上还漂亮几倍的衣服,也不是不可能。柳姑忽然心里火热热的,恨不得马上就尝试一番。
当然,这种想法肯定是不能告诉刘大美、孙巧云和李兰英的。
就在柳姑思虑间,孙巧云和李兰英也都来了。见到她们两个,刘大美自然少不了又是炫耀一番,直到半上午,四个人才安静下来坐下,边看电视边绩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