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和电影里的李珥确实是这么热心肠,对黎吧啦,她即使听说她的那些坏名声,见到过她勾引许弋使得许弋成绩下滑,遇见下雨天,她也会主动出手帮忙。
朱海涛吃完了面,去结账,随后就跟老板说了自己要日结工作的事。
李珥说的没错,老板确实是个好人,听说朱海涛的情况之后,当即就同意了朱海涛的请求,将他留了下来,商量好每周六、日在这里刷完拖地,每天十块钱。不用一天都待在这,只需要每天中午、晚上来帮忙收拾就行,毕竟他还要专心致志地写小说赚钱呢。
这笔钱在2004年也不算小钱了,在这个时候一个普通公司文员才每个月800块钱,朱海涛每个月就算有四个周六日,总共八天,就能挣八十块钱。
朱海涛负责刷碗,把碗全都刷了之后,老板将五块钱给了他,算是他工作半天的报酬。
出了饭馆,天已经黑了,朱海涛伸伸懒腰,抱怨了一句,“哎,挣钱真费劲啊!”
“哎,还是回去继续写《明朝那些故事》和《致我们逝去的美好青春》吧。”
……
李珥的面前,是一台巨大的CRT显示器,尽管已经用了ADSL拨号上网,但是显示器还在那因为射线照射而不断刷着波纹,时间长了确实让人眼晕。
打开自己名字为“木子耳”的博客,李珥坐在电脑之前,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今天遇见了朱海涛,他的相貌一直映在了自己脑海之中。
这是为什么呢?
他没有许弋那么帅,成绩也没他好,还得靠自己挣钱养家糊口……总之缺点一大堆。
是他那很傲气的样子吗?
李珥甩甩头,在自己那几乎不会有人看的博客上面写下了心中的困惑和好奇。
“今天在面馆遇到了朱海涛,就是那个怪人。”
“他居然上课在写小说哎!”
“小说题目叫《悲哀逆流成河》,还说一定能在《萌芽》上面发表出来,语气还很斩钉截铁,就好像一定能做到的样子。”
“仿佛从上周开始,他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之前的他,就在课上睡觉,成绩也很差,平时没人关注到他,我和他也只是在收作业的时候说过几句话。”
“但是他上周居然与班里的蒋皎和张漾起了冲突,竟然怼的这两个班里都知道的情侣一点话都说不出来,还在当天的语文课上让语文老师下不来台。”
“他好像变得很厉害,凡是老师上课问他的问题,他都能流利地答出来,有时还炫耀似的反问老师随便考,老师甚至都出了超出高考范围的题目,他都能对答如流。总之,他就好像吃过那种能让人瞬间变聪明的药丸,吃完之后,瞬间就让自己的智商和记忆力增加了一样。”
“尤他对朱海涛似乎很不忿。他是跳级来到了高三,每次都是全班第一,许弋都不如他,高二下学期那次期末考试,他还是全市第一呢。可是他跟我说过,上次班主任上课留的物理难题,他想了半天都没有回答上来,可是朱海涛却举手回答,去黑板上三下五除二就给解了出来,让班主任在全班面前夸他,这让他很不开心。”
“真是奇怪,我注意到他上课就专注地低头在写东西,好像从来没有听过课,他上哪里学会这些知识的?”
“祝他的小说能顺利发表吧,毕竟他的家庭很不幸,没有了父母,只能靠自己独立生活。今天他还和我聊到了他要找日结工资的工作的事情,我和他推荐了面馆的老板,希望老板能收留他。”
“不知道《萌芽》那边的稿费是多少,如果他的小说能发表,能赚多少钱。”
“现在我有些好奇了,《悲哀逆流成河》,从名字看就是个悲伤的故事,很期待他会写些什么,等他的小说在《萌芽》上发表出来,我一定要去看看。”
……
朱海涛知道李珥在写博客,因为她就有这样的习惯,《左耳》这个名字,就是和她的博客中《左耳说爱我》这段文字有关,但具体她写什么,朱海涛没有心情去关注,因为他已经知道李珥对自己已经产生了好奇心了。
如果按照林大妖王的惯常做法,都是先采用高比格战术,让影视剧中的女主、女配们对自己深种情根,然后再让自己成为她们得不到的男人,让她们多少受点情伤,最后在她们最需要自己的时候再次出现,那样下来,她们对自己永远都不会戒不掉忘不了了。
至于许弋和尤他,这俩正值男生最有冲劲的时候,对自己的嫉妒之火从他们两个看自己的表情都能看出来了,就好像自己能威胁他们,将他们的地位夺走了一样。
第二天周日,朱海涛起了个大早,先是三下五除二的写完了作业,随后继续写着他的《明朝那些故事》、《致我们逝去的美好青春》,每个都写了大概六七千字,然后看了下家里挂着的已经用了多年的电子表,朱海涛就起身前往面馆了。
“王叔,今天生意比昨天下午多啊!”
看着这比昨天下午多了不少的碗,朱海涛拿起一摞,就开始在水池子里面开冲。
“是啊,还是那些跟你一样高三的学生,他们都在附近买练习册,中午就在我这解决一顿了。”王叔在那收拾碗筷,又问道,“孩子,你不用花时间学习的吗?你们天中学习任务重,我看周六周日好多学生都去上补习班的。”
天中在铜陵市就相当于振华在《你好旧时光》位面的位置,不说第一也是第二了。
“没事王叔,我这成绩杠杠的,下次期中考试,绝对能刷新天中记录。他们那些上补习班的,其实就是老师在外面干着副业多收钱,那些题都在课上讲过,他们上课不听,下课花钱补习,能有多大效果?到时候高考肯定还考不好。”
“你说的也是,我觉得花那么多时间补习也没多大用处,该多少分还是多少分。去年高三就有一个男生,经常在我这里吃牛肉面,跟我说过他参加了不少补习班,就说过他们那些补习班就跟上课没什么不同的,补习班上发的所谓密卷,也都是老师自己鼓捣的题目,其实高考都不考。”
“对啊,高考题谁能蒙中,那不就是泄题了吗?”
干完了活,朱海涛跟王叔说了声关门的时候再过来。
回家刚走到一半,就看见前面聚在一起的少年们,打了个愣。
前面那个剃成秃瓢的混混,不就是电影中的黑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