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之后的每一天,卓茂自言恶病缠身,告老还乡,乞求颐养天年,刘玄并没有多想,不过为了彰显自己的帝王气度,还是连续驳回三次,最后当卓茂第四次请辞的时候,刘玄装出了一副十分不舍的模样说到:“子康,你我君臣同朝数载,唉,既然你执意归乡,朕也不好拒绝,来人啊,加封卓茂为条侯,赐黄金千两。”卓茂强忍着心中的恶心,叩头谢恩,随后连夜逃出长安,投奔刘伯升。

刘伯升对这位云台二十三将之一卓茂还是略有耳闻的,能来投奔自己无疑是好的,为了彰显诚意,于是命令士兵在五里外迎接卓茂,而自己则在营门口等待。

看着沿途精神抖擞,气势高昂的舂陵军,卓茂不由得眼前一亮,对其长子卓戎称赞道:“此汉军,真威武!”卓戎正值弱冠之年,血气方刚,也很向往驰骋沙场,听到父亲这么说,便连忙恳求到:“孩儿也想到军中历练一番!请父上恩准”

卓茂盯着卓戎许久,缓缓叹了一口气,说到:“罢了,男儿志四方,你去吧。”得到肯定,卓戎万分激动,不过很快又冷静了下来,他自持有几分武艺,要是从兵卒做起,自己是一万个不愿意,可要是去跟卓茂说,那他以后都别想进军营半步。

顿时,喜上眉梢变为愁眉不展,一旁的卓崇看出了卓戎的情绪异样,便开口询问:“大哥,父亲已经同意了你的请求,你为何还愁眉不展?”

卓戎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希望卓崇能帮自己想个办法,片刻之后,卓崇指了指身后一眼望不到头的几十架马车,笑着说:“大哥,小弟对舂陵军也略有耳闻,知道他们现在什么都缺,如果我们将家资分为三份,一分拿出来捐于军中,一分用以加购军备,一分用以征兵,我们在舂陵军危难之中伸出援手,自然会是他们的座上宾。”

卓戎恍然大悟,随后拉着卓崇去找卓茂,把卓崇刚刚的话复述了一遍,卓茂略微思索之后也同意了,反正他们家中仅有三人,开销不大,将资产捐出去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地位,又能够为卓戎谋一个好前程,怎么也不亏。

卓茂在距离军营一里的时候,看到了在军营门口等待的刘伯升,于是也下了马车,决定最后1里步行,以彰显自己的诚意。

迎到卓茂之后,刘伯升在军中大摆宴席,为卓茂,当听说卓茂要将自己的全部财产都捐入军中的时候,刘伯升心里乐的开花,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呀,举起酒杯,说到:“早闻子康为人慷慨,有通儒之名,今日一见,果名不虚实,有子康相助,天下何愁不得?我敬你一杯。”

卓茂也连忙端起酒杯,回应道:“不敢当,不敢当,子康无才,亦知家国一体,荣辱共兴,将军舍身为国才乃大义!”

周元通适时开口:“将军身为汉室宗亲,自当除贼扶国,我等也应辅助,共同恢复汉统!”

刘伯升心想还是这小子会说话,连连称赞:“好啊好啊,望诸公勉励,共兴天下!我敬诸位!”

酒过三巡,卓茂被任命为屯田令,负责接收难民之后的屯田工作,卓戎被指派到附近郡县征兵,卓崇则暂时留用。

卓茂投奔的消息传到长安之后,刘玄震怒,可由于分身乏术,只好将此事搁置。

一时之间,各地郡县皆来投奔刘伯升,很快刘伯升就掌握了京兆尹的大部分地区,只有长安,蓝田,霸陵三地在刘玄手中。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