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广在位12年后去世,昌广的儿子继位,国号崇乐,此时已经是崇乐3年——
大郇国土——京都城
一对棕灰色的游隼忽然横空出现,它们在高空中飞翔滑行,绕着城池上方翻来覆去,它们样子长得与海东青甚为相似,但是身形却略小点,毛色是灰黑花纹,其中的毛色有点带棕。体长1尺半多一点。翅长而尖,眼周黄色,颊有一粗著的垂直向下的黑色髭纹,头至后颈灰黑色,其余上体却夹带着蓝灰色,尾具数条黑色横带。它们甚少在中土出现,此时却在高空盘旋俯瞰着大郇的京都城内。
“看,那是什么?”有人抬高头看到游隼而惊叫。
“是雕吗?”老百姓好奇地围观起来。
“不是,这家伙飞得比雕还快,身形不大,速度却惊人!”有人认出是游隼。
“那到底是什么?”又有人问道。
“是游隼,又名花梨鹰!”懂的人马上作答。
“这些家伙怎么会在上面,我们中土之地怎么会有西土飞禽?奇怪,它们似乎在观察什么?”
“说得对,京都城不可能出现这种飞禽,它们的确是在北疆和西土湿地才有”
“未必,此飞禽鸣钟楼就有!”忽然有江湖人答到。
众人听闻,纷纷望过去。说话的人一身暗蓝色素衣,手执短刀,那是一个江湖人打扮的中年男人,脸上留有小胡子,只见他不慌不忙地说道:“难道京都城的人都没听说过鸣钟楼这等名号?”
忽然又一江湖人打扮的少年人问到:“那鸣钟楼不是很久之前已经消声灭迹吗?”此少年人也有几分气度不凡,他一身素色紧身长衣手执佩剑。年纪若么在二十左右。
“没错,鸣钟楼在三十年前曾是青堂教的中央分堂,不知道怎么回事,忽然之间就消失江湖,然后在这几年后又出现于江湖。”中年男人看向少年人解释着。
“阁下怎么知道空中盘旋的游隼是来自鸣钟楼的?”少年江湖人拱手问到。
“本人也是听江湖传闻,据说现在的鸣钟楼已经不属青堂教管辖,传闻是一神秘高人在操控,至于这位高人是谁,江湖上暂时没有人知晓,而这些游隼也是这位高人接手鸣钟楼后才出现的。”中年男子缓了缓又继续说道:“我还听闻,此游隼是鸣钟楼在空中收集与传递江湖情报的重要工具。它们被训练得井井有条,而且飞行速度比任何一种鹰隼都要快上几倍。人称'空中一号'。”中年人似乎知道的不少,有种滔滔不绝的意味。
“按你这般说,能训练出如此之多的游隼,这位神秘高人有可能是来自北疆和西土的。”少年人猜想着说道。
“那倒未必,虽然有这个可能。”中年人有些意味深长。
“既然鸣钟楼数十年来都了无音讯,为何这时突然凭空出现于江湖?”少年人追问。
“我猜…不,是江湖传闻,有可能跟那件宝物有关!”中年人有点故弄玄虚地说。
“哪件宝物?”还未等少年人问清楚,这时吃瓜人群身后,有一大队兵马走过来驱散人群。
“让开让开!别挡路!”领头士兵大叫着,吃瓜人群纷纷散去,兵马后头跟着一座豪华马车,车上必定坐着什么皇亲贵胄。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在京都城上经过,老百姓只能让道站开,而中年人与少年人看到此状便也回避在旁,待这队兵马走过之后,才继续议论。
“那不是西南王的车队吗?”少年人认得。
“对,但是里面坐着的不一定是西南王,更有可能是杜小侯爷。”中年人猜想着说道。
“刚刚兄台你说的那件宝物,莫非就是…”少年欲言又止。
“你是不是想说…”中年人接话。
“龙纹玉笛!”两人异口同声地说。
“果然,我两都说到一起了,还没请教阁下高姓大名。”少年人再次拱手问到。
“在下乃一江湖游士,无门无派,小姓张,名渊博。”中年人道。
“原来是张大哥,小弟是岭剑山庄弟子,姓骆名昭。”少年抱拳道。
“久仰岭剑山庄大名,江湖中算绿柳前辈的剑法天下无双,如今遇见其门下弟子,果真器宇不凡呀!”一番客套话说得少年人有些脸红耳赤,无他,正因为张渊博口中的绿柳前辈正是他的家师绿柳剑翁。一时心虚所以脸红了。
“张大哥见笑见笑。”
“今日难得与骆兄弟一见如故,不如一起吃个便饭,畅饮长谈?”张渊博望了一眼前面的菜馆示意说道。
“张大哥此言甚好。”说罢,二人一起进入菜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