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阳光透过窗子照射在我的脸上,一阵阵鸟鸣声传入我的耳朵,声音格外清脆悦耳,伴随着屋外传来的人们起床后活动的声音,我睁开了双眼,,没错,这是一个清晨,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是一个春天,又是一个崭新的春天。
记得小时候上学的时候,有多少个清晨是我所描述的样子,早上起床后,吃过早餐,背上书包,手里拿一本书,再戴上耳机,嗅着清新的空气,抚着温柔的晨风,走在上学的路上,一个孩子的青春年少就这样体现出来了。那个时候条件比较艰苦,家里没有汽车,也没有人送我上学,但是一路上并不觉得无聊,即使再远的路也感觉不到累。现在的生活,物质条件比以前丰富了很多,但是像以前那样精神上的愉悦却再也体会不到了。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在我老家的不远处有一片树林,树林里面还有一条小河,每到夏天,我和我的朋友都会去树林里玩,不仅是因为树林里比较凉快,最总要的是,那片树林是属于孩子们的天堂。在树林面过家家、跳房子、捉迷藏,在小河里淌水、抓蝌蚪,很天真,又很快乐。现在,再一次走进那片林子,树木少了很多,小河也不见了踪影,各种各样鸟的叫声也少了很多,人变了,物也变了,一切都变了。
那些年,我们还没长大,父母还没变老。睁开惺松的睡眼,眼中看到是一抹温暖的阳光,耳边传来的是父亲劳作的声音,鼻中闻到的是厨房飘来的菜香。我们很快乐,很幸福,一整天都会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在草地上奔跑,在河水里摸鱼,在山上放风筝,在大树下抓蛐蛐......一整天下来,或许全身是汗,也可能满身是土,还可能面对大人的一顿数落,但却丝毫不影响一个孩子内心的快乐和自由。现在来回忆曾经,那一件又一件儿时往事,就想一片又一片树叶,把它们拼凑起来,就是我们的整个童年。
那些年,学习是一种乐趣,在书中能寻找自由。成年人的世界应该没有人愿意去主动学习吧,毕竟这种枯燥乏味的事情是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情,而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梦想不得不去学习。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里,学习是幸福的,在书中能发现生活中所看不到的美好。
·第一次走进学校的画面,你还记得吗?那年我六岁,每次上学都是在家哭着走,又笑着在学校里出来,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离开父母可能真的是最难过的事情。清晰地记得,爸爸骑着老旧的自行车接送我上下学,在孩子的世界里,当父母出现在眼前时的那一刻,似乎所有的委屈全部涌了出来,但所有的害怕又好像全部消失了。
·背过的第一首诗还记得吗?如果忘了,我帮你回忆一下: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现在我都记得,这首诗的下面有一张插图,图片中的两个孩子,是小时候的我经常幻想的一个话题,曾经的我们,又为这张图片编织了多少个故事啊。
·那个用石头砸缸救人的孩子,你们还记得吗?小时候的我们多想当英雄,谁又没幻想过自己就是那个既勇敢又智慧的司马光呢?
《司马光砸缸》
·勇敢的王二小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去了……”,熟悉的旋律是否又回响在耳边了呢?
《王二小》
·课文中出现的那些陌生的水果,直到现在依然没有吃过……《画杨桃》
·我们终究没有跑赢时间,但从那一刻起,我们知道了时间的意义,此篇文章让我受益一生……《和时间赛跑》
·闰土最终还是叫出了那声老爷......那时候的我们不懂什么阶级,也不明白什么政治,长大后,才想明白这种无法用言语来解释的悲伤与酸痛。生活就是这样,可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昨天刚刚看过的大学教材,今天就已经忘记了,但是十年前的画面,现在看来还是那么亲切,那么有感觉,明明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又好像就发生在昨天。小时候的我们真傻,居然盼望长大,回不去的日子每一天都想回去,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成熟?
大千世界,我们只是一粒细小的尘埃,纵使万般感叹,也阻止不了时间的流逝,曾以为美好的风景会一直延续,美好的时光会一直相伴,殊不知时光也会有苍老的那一天。再见吧,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