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却说广陵发生水灾,总兵派人来报,关子仪听后仰天长笑,众人大是不解,问道:“元帅为何发笑?”

“值此大喜之事,在下何能不笑?”关子仪笑着望向众人,众人确是笑不出来。顿了一顿,对来者说道,“这样,此事由在下表奏皇上,阁下先回广陵救水吧。”

“嗻。”来者飞奔而去。

那人走后,关子翼看向关子仪,问道:“敢问大哥,何喜之有?”

关子仪望向他,笑道:“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广陵发生水灾,自然是令人感到悲伤,但是于伐明将士来说,这就是大喜啊!诸公只凭血气之勇,难解其中奥妙,此乃大清皇上洪福。”

“还请大哥明言。”

关子仪连连摇头:“不可,这是用兵之法,不可先传也。”顿了一顿,继而说道,“等在下破明之日,自见分晓。”

三人点点头。

“对了。”关子仪忽然想起一事,“今日之事,出那人之口,入诸位之耳,绝不能让皇上知道。”

“这是为何?”三人异口同声地问道,“广陵发生水灾,朝廷不去治理,岂,岂不有失民望?”

“当然治理,只不过是在下治理。”关子仪说道,“明日你们带人去砍伐树木,广积棉布,留有后用。”

“嗻。”几人抱拳答道。

却说万正色引兵三万,南抵夏口,在那里屯兵,与李梓、李源合兵一处。他见长江两岸尽是营寨,便已经知道关子仪的用意了。南明探马探知此事,回报郑经,满朝文武,具皆失色。

却说这郑经本名郑锦,字贤之,乃是平国公郑芝龙之孙,抗清名将延平王郑成功之子。当年郑成功率师取台湾,命郑经镇守思明州,时郑经年十九,文韬武略便已样样精通,后来郑成功病逝,郑经袭爵,为南明之主。起初很多人不服,以‘乱【和谐】伦’之名来说其不配为南明之主,此后郑经励精图治,任人唯贤,这才得到本土人士认可。如今他任钱浩为大将,训练兵马。

这钱浩字金鼎,本是合浦大族,后家族迁移,来到金陵避难,但是路上发生瘟疫,家族全部病死,只他一人存活。

“大王。”钱浩侧身出列,朝着郑经拱拱手,安抚道,“清兵远道而来,未知虚实,请大王不必担心。”

郑经担忧地说道:“可探马来报,夏口陈列三十余屯清兵营寨,须知一屯营帐可屯兵十万,三十屯便是三十万,那宝泰率领三千艘战舰,从西川顺江而下,须知一艘可乘坐百人,这三千艘,便是三十万,整整六十万大军,密密麻麻,直连天边,似此,孤如何不担心?”

满朝文武,未算细数,如今被郑经这么一算,具皆吃惊。

其实宝泰率兵三万,一艘船只乘坐十人,万正色那里加起来不过四万人马,他们遍布旌旗,狂擂战鼓,虚张声势,用来迷惑敌军。

钱浩冷笑一声,拱手请战:“微臣愿起兵十万,前往夏口。”

“嗯,也只能如此了。”郑经点点头,下令道,“着钱浩为大将军,朱天贵为左都督,林升为右都督,董代元、周不平为先锋,刘坨、程渊为后应,起兵十万,前往夏口迎战,务必击退清兵。”随后转向郑果、郑帅,“二位贤弟,可去辅佐钱将军。”

郑帅、郑果互望一眼,拱手作答:“诺!”

钱浩得到命令,前往军营,点兵十万,杀奔夏口。这十万大军已是南明小朝廷的全部精锐了。

此时龙蠡、景观天、洪礼已经得到郑经重用。龙蠡见钱浩走后,侧身出列,奏道:“大王,臣有一计,可保大王立于不败之地。”

“哦?说来听听。”

龙蠡面对郑经,侃侃而谈:“为今之计,应选工匠数人,火速造船,若钱浩胜,大王可乘船挥师西进,扬言接应他,士卒若闻,必然誓死效忠大王,若清军胜,大王可渡海前往台湾避难。”

“如此最好。”郑经点点头,随后依计行事,工匠火速造船,得船二十艘。如意算盘打定,此刻高枕无忧。

钱浩大军水路并进,屯兵于九江,他摇摇望见清军营寨,从西往东,一条白线,井井有条,那长江以被清军水师堵得水泄不通。

“大将军。”郑帅与他一同眺望,进言道,“清军水师屯于夏口,正好扼制我军咽喉啊?”

钱浩点点头,回道:“那阁下可有好主意?”

郑帅冲着他侃侃而谈:“在下认为,应当兵分两路,避开长江,一路奔江北进军,一路奔江南进军,两路兵抵达夏口时,南北夹击,可大破清军。”

“嗯。”钱浩点点头,“这样,阁下与郑果将军,各引兵一万,就依阁下之法,埋伏于夏口两侧,本将率大军顺江而下,诱敌出营,你二人便放火烧营,若是烧毁其粮草,清军不战自退。”

计议已毕,郑果、郑帅各引兵一万,依计行事。

与此同时的清军大营,万正色坐在主位上,宝泰坐在一旁,下面对坐李梓、李源二人。

万正色望向他们,说道:“本督认为,关子仪的意思是令我等拖住明军,他好以奇策胜之。”

“元帅真是神机妙算啊。”李梓咂舌叹道,“末将还以为元帅是令我等提前造好营寨,大军若来此便可直接居住,不必再费周折了。”

“起初本督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如今发现奥妙之处了。”万正色郑重其事地说道,“明日明军必来叫阵,我等据守营寨不出,尽量给关子仪争取时间。”

话音未落,门外跑来一名士卒,单膝下跪,双手拿着书信:“报...启禀大都督,明军派人下来战书。”

万正色起身,接过战书,只见上面写着:“明大将军钱浩付万都督亲启”万正色拆开封条,取出书信,上面略微写道:“浩素知万都督之盛名,欲求一战,还望万都督明日于黄州赴战。钱浩拜上。”

“哈哈哈。”万正色拿着书信,笑道,“此必是诱敌之计。”

其余几人深以为然,点点头:“不知都督何以应付?”

“明日尔等拒营死守,本督率军出营会会钱浩。”万正色答道。

正是:明军拼死决一战,先下鱼饵钓大鳖。

未知胜负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