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惠帝年间,晋惠帝痴傻无能,宫闱内乱争权,致使超纲不稳,继而引发了历时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其间王室权贵又盛行奢靡之风,百姓困苦,西晋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大厦危危欲倾。
就在这时,王朝为转嫁国内矛盾,发兵侵扰北方异族。北方异族本就因为连连天灾,百姓艰难,故而在西晋王朝的侵扰之下心滋仇恨,最终异族忍无可忍发兵攻打西晋。
西晋此时本就从根上腐朽,对于异族的大规模入侵根本就无力招架。故而最终西晋最后一位君主晋愍帝被异族杀死后,西晋王朝就此覆灭。但晋室南迁,在南方又组建了东晋王朝,与北方的异族隔江对峙。
因为异族大量涌入中原,所以与原本定居于北方的晋人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而在这矛盾之下,异族采取大肆屠杀北方晋人的政策,意图永久消除这个矛盾。
天下有难,江湖又怎能独善其身,在异族血腥的屠杀政策下,江湖能人异士为抗击异族聚集在了一起,并形成了最初的“天网”。此时天网的人认为只要将异族高层击杀,便能逼异族退出中原。故而天网组建后展开了一系列的暗杀异族高层的刺杀行动,因此异族大量高层被杀,天网之名第一次在江湖之上传开。而在这之间,北方晋人冉闵更是借助天网的力量一度建立起了和异族对抗的政权。这让北方的异族十分的头疼,甚至有人提出退出中原的建议。
可好景不长,南渡的晋室认为冉闵建立的政权严重威胁到了自己的正统地位。而且冉闵与天网抗击异族取得的功绩越高,则偏安南方的东晋王朝在世人眼中便会越无能,这不是东晋王朝想看到的。
也正因为如此,东晋王朝欲与北方异族合谋,欲借机将天网铲除,而异族本就对天网束手无策,见东晋王朝提出合谋铲除天网,异族自然十分高兴的同意了。
随后东晋王朝派人与天网取得联系,表明自己欲北伐驱除异族,希望天网能助北伐一臂之力,并提出想让天网的高层出面和东晋王朝的高层商榷一应事宜。
天网组建的本意就是抵抗异族入侵,而今东晋王朝欲北伐恢复中原,所以天网的高层也没多想,便同意了东晋提出的请求。可令天网没想到的事,当他们到了说定的地点会面商榷时,等来的不是东晋的人,而是异族的伏击。因为天网觉得是和自己本族的人商榷,所以根本就没什么防备,可谁曾想,对自己挥下屠刀的尽然是本族之人。
自那之后,天网高层死伤殆尽,天网在江湖中销声匿迹,冉闵随之也被异族人剿灭。
当所有人都以为天网已经消失了的时候,天网又突然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东晋末年,大量的晋朝王室和达官显贵毫不察觉的被人杀害。不仅南方如此,北方异族建立的政权,也因为天网无数的高层被杀,天网一举推动了天下进一步崩塌。
后来人们发现,天网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天网的掌舵被称之为阎王,其下有十殿执冥,更有掌簿,掌管生死簿,江湖人言“生死簿上,销名无命。”十殿阎王之下则是索命。执行平常的暗杀任务。
天网中人皆是最顶尖的那一批高手,而且他们只有在带上面具时才是天网的人,没带面具都只是人间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而已,或是酒店小二,或是青楼歌姬都有可能。
李均武在查阅了皇家藏书之后,只得到了关于天网的这些消息。现在因为天网的一系列动作,很多人都在猜测李均武很可能就是天网的阎王,而且觉得即便不是阎王也是十殿执冥。对此李均武并没去反驳,因为这个身份对他现在来说是有利的,即便他不是,可外界的人认为他是便就是。而李均武借着这个被外界误以为的身份招揽了不少江湖高手。组建了一个隶属于自己的龙影卫士。
但李均武对天网的了解并不多,所以李均才专门来找皇家藏书,希望了解天网的起始。可让李均武失望的是,皇家藏书对天网的记载只有这么点。特别是对天网消失的那段历史分毫都未提及,更重要的是天网后来为什么就转变成了一个杀手组织,这一切都没有说到。对此李均武觉得天网越来越神秘了,李均武觉得天网很有可能在西晋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只是组织的名称不一样而已。可李均武到底不是天网的人,这一切到底是什么他依旧不清楚。
不过让李均武欣慰的一点是,关于北林水阁皇家藏书倒是记载的很清楚。
北林水阁乃是本朝文帝年间建立的,当时一名唤萧子晴的寒门子弟,凭借自身才识得到文帝赏识,后官至尚书令,位极人臣。但萧子晴从未忘过寒门之弟的艰辛,故出资兴办了一学府,且只招收寒门子弟,并分文不取,也正因为萧子晴的这个举动,很多寒门子弟有了一个好的读书环境。
后文帝病逝,武帝继位,萧子晴因为劝诫武帝爱惜民力,不可轻起兵戈而惹怒了武帝。萧子晴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故主动乞骸骨,辞去官职,致力于兴办学府,培养寒门子弟,并命名为北林水阁,取“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和“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后萧子晴病逝,将自己一手创办的北林水阁交给了自己好友,时任秘书监的张远清。张远清本就出身寒门,故对北林水阁亦是呕心沥血,培养了不少才俊,并都在武帝一朝担任要职。武帝后期,诸皇子都在争夺储君之位。武帝觉得张远清借助北林水阁在培养自己的势力,怕日后尾大不掉,新皇驾驭不了。故而以结党营私的罪名将张远清流放,并下令解散了北林水阁。
可北林水阁虽然解散,但北林水阁的寒门子弟感恩萧子晴和张远清的恩德,不管身处何地何职,皆以北林水阁弟子自居,后有人从事教育也是一致将自己的学堂命名为北林水阁。
质帝年间,地方世家大族大肆兴起,教育也被其垄断,寒门子弟备受打压,文坛大家北淼正因此重新组建北林水阁,并吸收各地原来北林水阁子弟。北林水阁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了寒门子弟对抗世家大族的组织。
李均武自改革以来便大肆起用寒门子弟,所以对于北林水阁自然需要多拉拢。现在朝中便有很多北林水阁的人。
可李均武一直都在找现在北林水阁的阁主是谁。他问了很多朝中北林水阁的人,他们都不清楚,只知道现任阁主手腕非凡,将以前一盘散沙的北林水阁聚集在了一起。故而对于这样的人物李均武自然十分仰慕。
当李均武出了皇家藏书阁的时候,不由的感到唏嘘。
时人非时年,时年非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