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晚,蒲承江和王耀宗在床上翻来覆去始终难以入眠。对他们俩来说,只要留在李家,有李均文的举荐,功名利禄唾手可得,但如果去了洛阳朝廷,一切都是未知数,更何况现在洛阳朝廷已经是摇摇欲坠了,也许哪一天大厦便突然崩塌。
两相对比,一条路可以说是光明大道,而另一条路则满是未知的迷雾。
蒲承江在房间思考了两日方才做出了决定。蒲承江来到李均文庭院,见李均文正在院中看书,罗静月则在一旁做女红。
蒲承江缓步上前行礼道:“国公,在下想清楚了。”
一旁的罗静月见蒲承江有话对李均文说,故而将手中的针线放下,起身道:“我去拿些糕点茶水来。”说着看向李均文,见他点了点头,罗静月方才下去。
罗静月下去后,李均文放下手中的书,看向蒲承江道:“那便说说你的选择吧。”
“我愿跟谁国公入京,效命于朝廷。”蒲承江坚定的回答道,仿佛这回道不仅是说于李均文听也是说给自己的。
李均文问道:“可想清楚了,当今天下形势如何,你也应该知道一些,当真要放弃一步登天的机会,投身于朝廷。”
“在下想了许久方才做出的决定,请国公成全。”蒲承江神情坚定的向李均文回道。
“既如此便下去准备吧,我们后日一早便启程回京。”李均文淡淡道。
蒲承江答了句“是”,方才退下。
蒲承江刚退下不久,罗静月带着几个丫鬟端着些糕点茶水进了庭院。罗静月见蒲承江已经走了,便好奇的向李均文问道:“怎么这么快就走了?”
罗静月说话的时候,身后的丫鬟便上前将糕点茶水摆好了,然后一个领头的丫鬟向李均文询问道:“公子,可否需要我们服侍。”
李均文回道:“你们先下去吧。”那丫鬟见李均文发话了,欠身应了个是,方才带着其余的丫鬟退下。
而后李均文端起面前刚刚摆好的茶,轻轻抿了一口,对罗静月回道:“他会和我们一起回洛阳。”
此时罗静月也坐了下来,小心翼翼的拿起了石桌上的一小块如意糕,用衣袖遮掩着轻轻咬了一口,而后有些疑惑的向李均文问道:“为何?有李郎的举荐,他留在李家定会受到重用,高官厚禄,权势功名都是唾手可得之物,这些不都是他们追求的吗?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何如此选?”
李均文浅浅的笑道:“这便是他聪明的地方。”
“聪明?”罗静月有些吃惊的道。
“没错,就是聪明,刚刚静月你也说了,他留在李家不管日后有多优秀,做出怎样的成绩,世人都只会觉得他是靠着我的关系才能做到如此。但若是到了朝廷,大哥现在本就在打击世家大族,如果他能在朝廷中谋得高位,那世人才会觉得他确实是靠着自己的才能,而非凭借着自己世家公子的身份。只要他在朝廷做出了成就,就算到时候魏朝亡了,天下哪方势力不会抢着想他加入自己。”李均文解释道。
罗静月听了李均文的接解释,感觉头都大了,她实在难以想象这些人的想法。李均文看着罗静月呆呆的拿着糕点,想着这些的样子,不觉就笑了。而后李均文起身走到罗静月身边,轻轻摸了摸罗静月的头。罗静月这才回过神来,抬头看着李均文。
李均文宠溺的对罗静月道:“这些都不是你想的,有我在,你什么都不需要去管,一切都有我呢?”
罗静月高兴的点了点头,向李均文道:“好,我就负责陪着你。”
这日晚,快至亥时,王耀宗叩响了李均文房间的门,并道:“阁主,耀宗想清楚了。”
李均文起身将门打开,分主次坐定。王耀宗先开口道:“阁主,我想清楚了。”
“哦,那便说说吧。”李均文淡淡道。
王耀宗双手紧紧攥着,好像心里没什么底气,但王耀宗还是壮着胆子对李均文道:“阁主,我不想留在李家,也不想投靠朝廷,我想留在阁主身边。”
其实王耀宗今日一早便想找李均文,因为昨夜他想了一晚,觉得只有进入洛阳朝廷才能留在李均文身边,所以王耀宗一早便出门向李均文院子走来,想要告诉李均文自己选去洛阳,可在王耀宗一只脚都已经踏入李均文所在的庭院时,王耀宗又想起了李均文的话,觉得有些不对。故而王耀宗匆忙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王耀宗将李均文的话反反复复想了好多遍,并且还一字不漏的写了下来,坐在椅子上,死死的盯着纸上自己写下来的李均文的话。他就觉得有哪里不对,可他一时又想不出是哪里不对,他一个人在房间思索了一天,当他都已经思考的快要崩溃时,他看见第一句“当日我将你带在身边”和“随我回洛阳”时忽然一下了有些明了了。
王耀宗回想起李均文最开始在蜀地对他说的是留自己在身边,而后他又回想起李均文对蒲承江说的是“若你不想留在李家的话便随我回洛阳,投身朝廷”而对自己的话只有“随我回洛阳”,少了“投身朝廷”。想到这里王耀宗便明白了这话中其实还给了自己第三条路,便是留在李均文左右。
随后王耀宗赶忙穿戴好衣服,来李均文庭院,可当见到李均文时,他又没了底,怕是自己想多了,可比起留在李家和效忠洛阳朝廷他更愿意跟随李均文左右,所以才壮着胆子说出了。
王耀宗说完后微微抬头看了眼李均文的表情,王耀宗见李均文脸上微露笑容,便知道自己是想对了。
“很好,下去准备吧。”李均文欣慰的对王耀宗道。
见李均文说了句“很好”而且说话语气明显没有以前那样冷淡了,王耀宗知道自己现在方才真正得到了李均文的认可。
虽然王耀宗内心很激动,但王耀宗极力的压制这内心的激动,以让自己不在李均文面前失礼,王耀宗忙恭谨的答道“是”。而后缓缓退出了房间。
李均文看着王耀宗离去的方向,不禁赞道:“不管是心志还是头脑都是上乘,只要稍加培养,想来日后也是名动天下的人物。”
李均文与李修泽说明了情况,李修泽也就同意让李均文将蒲承江和王耀宗去洛阳。在李府停留了三日后,李均文一行人便启程回洛阳了。离行前,李均文的婶娘是十分想让李均文在多住几天,可他也明白李均文还有自己的事,便也不再多留了。
李修泽对李均文笑道:“大伯本想让你就在这里举办婚礼的,但毕竟你大哥和大嫂都在洛阳,所以还是去洛阳完婚的好,到时候大伯可能便没时间去,让你婶娘去就行。”
李均文拜礼回道:“文安敢劳烦大伯和婶娘。”
李修泽将李均文扶起道:“都是一家人,说什么劳烦不劳烦。”
李均文婶娘又叮嘱了几句,李均文一行人方才上路回洛阳。
待李均文走后,李修泽屏退了自己书房的所有人,自己一个人通过房间的密道来到了一处石室,而当李修泽见到石室了的老人,李修泽忙行礼道:“老祖,可有发现。”
五行藏八卦,解谜当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