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名叫猫九和母亲的小名一样,母亲说我们俩个的命都很弱都真正的直面过死亡。但应该庆幸的是我们却顽强地活了下来,就像猫一样有九条命。我连初中都没有读完便辍学了,究其原因大概是三言两语说不清楚的事儿,我们做个假设:假如没有发生任何变故,我将追求着不平凡的人生。那我应该有着更多的美好回忆和比现在更好的成就。
“假如”与“如果”用在这里是最好不过了,只有这样我才能在不被命运摆弄下读完初中,考上高中,读完大学,和自己爱的人结婚生个可爱又聪明的孩子。我想我也会读最好的大学,而且会有非同一般的影响。是的,我肯定会是这样的,因为我相信自己。这些都是我爱做的事情。
那些被剥夺了的本该有的人生是我几十年后梦寐以求的愿望。
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对于我这样的文化水平无疑是捉襟见肘的,当我想把一个场景搬上纸面的时候,时常会卡在那里半个小时不动。见过突然断网的网页吗?大概就是那个样子,如若你不动手去修复网络,网页就会永远停在那里。只有小指针不停地旋转。让我想想该怎样讲述这个故事呢?
是从大哥失踪讲起?还是从大哥婚礼上的陌生男人讲起?不,不,这些都不是故事的起因,应该从那次庙会上,哥哥约会红莲讲起。对就是那个秋天,我记忆朦胧的那个秋天。
那一年,秋,清晨。
天阴沉沉的如同一口巨大的锅一样扣在了天空上。
“胡海你麻溜地把你弟弟叫起来,快六点了,再磨蹭磨蹭都中午了”母亲总是一大早就这样喊叫哥哥的,尤其是在秋收时节,每每这时都是大声命令的语气,“中午太阳烧的厉害,你不怕小猫九中暑啊?你们现在是不是不疼小妹妹了?”
“知道了妈,这就来了,我咋能不疼我们家小猫九呢?”从厕所里传来大哥的声音,然后听着大哥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声'呲啦呲啦'地进了里屋。
母亲将收拾妥帖的干粮与茶叶递给我示意让我拿出灶房放在木架子车上,然后讲道:“还是我们家小猫九最乖,醒这么早,真是暖妈妈的心啊。就跟貂皮围脖一样。”
“妈,你就别这样了,你起身动静那么大,我能不起来吗?再说了那貂皮围脖不是暖脖子的么?怎么和心又扯上关系了?”我接过一家四口今日一天的干粮拖出了灶房。
“小东西,现在说话嘴贫的很,都谁教给你这些的,是学校吗?”母亲拎着吕水壶跟在我后面骂道:“翅膀越长越硬了是不?跟你那死爹一样,废话多地很!”
“爹的废话才不多呐,”我和母亲将干粮和水壶一并放在木架子车上安置好回答道:“我吧,这么多废话随你。”
“别扯犊子了,快喊你大哥二哥,你看这天眼瞅着就快中午了。”母亲拉着车子准备出门。
“大哥二哥快点喽,皇阿娘要发火喽。”
里屋里嘟嘟囔囔的声音随既而罢,传来一口同声的:“来啦来啦!”
二哥拖着鞋子从里屋一股脑跑出来给我使了个眼色,耸了耸肩膀。
我出生在梅河沟的这个小村庄,这里呐是一望无际连绵不断的小土丘,感觉不好的是村民们将小土丘全部开垦出来种上了粮食,这也是这里人维持生计最重要的经济来源,或是吃或是卖。感觉好的是,也有些陡峭的戈壁滩似的土丘无法开垦,土丘上面便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松树与洋槐。到了夏天便是我们这些小孩儿玩耍避阴的地方。
我那可怜的父亲没有他姐姐狠心又有智慧,想出来其它的生计来,在先前只能带着我们一家五口终日的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四季没日没夜的辛勤劳作,换来微薄的生计来源,二哥经常在大哥面前抱怨父亲钟爱修地球,而且乐此不疲。直到发生了一件大事,父亲便出了远门务工。
父亲其实有门手艺,他能做出很漂亮的欧式椅子,和很轻巧的木文具盒,这些都是先前父亲在冬天围着火炉做出来的。他对照着那本被自己翻阅的破旧不堪的(木匠入门图解)亲手做出来的。我想没有我们姊妹三个的话,他一定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木匠吧。
这是真事,我从不夸大其词,我们一家所住的那三间土砖瓦房的所有木质结构都是出自父亲之手,尤其是那仿古的雕花隔窗,中间还有一个大大的福字。他平时少言寡语,我想他心里都明白着呢他的责任就是努力地将我们抚养成人,理想么,也就搁浅吧。很小的时候每每看到父亲被晨雾打湿的眉毛,我想抚养我们成人也是他现在必须做的事情!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我想念我的父亲,因为很久很久没有见到他了。有多久我已经记不清了。
我们家的玉米地离家大概有五公里的样子。从自家屋后的小道走到村尾,然后穿过两个大土丘,不能称之为山的原因,是确实不像山,却又很大很大的两个土丘,这个一直困扰着我。这两个土丘委实比较别致。小道径直从中间穿过。美中不足的是这个一左一右的肥大土丘上堆满了石头,看起来坑坑洼洼的甚是丑陋,一到夏天狗尾巴草和黄蒿便从石头缝隙中肆意地串了出来。
穿过这一对别致的土丘,随着蜿蜒的小路爬上一个陡峭的上坡,再穿过一片槐树林便是这块养育我的土地,这条路上长满了野草,当然数狗尾巴草和黄蒿最多,把鞋子和裤腿打湿也是它们的功劳。每逢此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盼望太阳早点出来,这样以来脚和腿就能好受些。不过不到中午你的双脚双腿是不会有干燥恢复清爽的感觉,除非我心甘情愿拖着母亲那双大我脚几码的雨鞋。那会使我行走很不方便,会用尽全身力气带动它,稍有不慎便会人仰马翻。前者和后者对比我还是选择了前者——布鞋,因为一路走来,轻巧舒适,不会拖拖拉拉。虽然黄蒿和青草地的晨露会将它们打湿,使得拖泥带水,潮湿难忍。但我依旧喜欢那种轻便自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