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过了约一顿饭工夫,任氏回来了,他跟那个猎人比赛脚力,追出了树林也没追上,知道自己在林中速度不及猎人,天色已暗,夜晚中即使追上也不一定能赢得过对方,只能泱泱而回。回来一看,知道另一个猎人也跑了,气愤不已,好在两人中一人中毒,一人已经重伤,应该够不了多大的威胁,还得了件金刀,也不算亏。他们收拾了一下尸首,把姜尚载上马车,出林跟军队汇合去了。

马车里,任氏得知姜尚中了毒,还跟两个猎人对峙了半日,佩服不已,说“我跟这俩人交战过两次,知道他们身手敏捷,出手极快,又擅用陷阱,这次他们出来追捕你,身上没带陷阱法宝,反倒陷进了你布下的陷阱,真是了不起!”

“我是因为去了一趟薄姑,跟中原人交战了一次,得了个金色泥鳅,又恰好碰到这个沼泽,所以才能布下战阵。”

任氏拿出一片贝壳,一边跟姜尚敷药一边说“这是眼镜蛇毒,不过我们海滨仙人都善于引导、驱除毒液,相信你已经祛除大半,敷上我的药就好了。”

姜尚多谢了任氏,营地在黄河口岸,离儋耳国陆路很远,所以虽然同为海滨仙人,信奉东海神,其实只跟他虽有一面之交,却没有过多来往。

任氏又说“你跟中国仙人交战,他们用了些什么法宝?”

姜尚受了恩惠,只好如实说“除了泥鳅等驯养之物,也没什么,只是有一件,一根细绳,可以随意折叠,专门夺人法宝。”

任氏点头“中原人信奉神农氏,他们的仙术结合天地四时、地理万物,果然精妙。”

“最近仙长祭祀禺神,不知道有什么灵异预示?”

任氏顿了顿“我们的祭祀倒没有什么异样,但听说莱候的海祀中出现大量死去的浮鱼,祭祀时连附近渔民都只能捞上死鱼。”

姜尚急切说“我祭祀也是,但不同之处在于浮鱼只是黄河上游冲下的,海边的海鱼一切如常。”

任氏若有所思“原来如此。”

马车奔跑了一晚上,终于在第二天早上跟军队汇合,这时候军队已经接近姜尚聚落,姜尚急切问“可直接攻击纪侯。”

任氏说“不可,先截断纪侯回国之路。”

姜尚知道他这么做是为了引起纪侯恐慌,再突袭,但这么一来,自己聚落可能要被占领。但如果纪侯发现自己逃亡,转而放弃攻击,准备先迎战莱国,则可以逃过一劫。于是他说“不如先等探马来报,再做决策。”

任氏说“不可,不能贻误行军时间。”

大队人马走了一上午,探马回报说“纪侯军队已经在前方扎营等候。”

任氏大惊“没有去营地吗?”

探马回复“军队一字排开,应该有上千人,其余仍然没有探知。”

任氏顿了一顿,说“再探,搞清楚阵势。”

姜尚心中的石头落了地,他出逃就是为了引起纪侯注意,使他不得不准备迎战莱人。他看到任氏利剑一样的目光,只得说“想是纪侯亲信已经跑回报信,纪侯有了准备。”

其实猎人最多刚到纪侯处,报告情况,纪侯肯定来不及做出反应,不可能这么快就调兵到了回国路上,布置好了阵势。任氏这时候有些心焦,如果真要开战,对方战力没有受损,实力可能跟自己相当,胜负难料,不打吧,敌军在阵前几十里,看到撤退肯定会追击,且落人笑柄。姜尚看到他犹豫,急忙说“仙长赶紧趁对方立足未稳,最强的助力又受了重伤,直接冲击他们的营地,必然取胜。”

任氏心想,如不趁他们仙人受伤,而发动攻击的话,以后机会无多!这次如果打退敌军,还可趁机占领营地。想到这里,他吩咐千夫长“人马按兵不动,等待探马来报,同时派人联络薄姑国,让他出兵夺取纪国城邑。”姜尚急着说“既然未知敌军虚实,不如让我率领百人,前往营地,伺机骚扰,使其首尾不能相顾?”任氏一笑“首领前日不是说纪侯已经攻破你的聚落,这时候三天已过,应该早已经撤出,现主力在此,何必再去?”姜尚自知理亏,但急火攻心,发怒说“我逃出两天,惦记我族人是否有人生还,难道不能借兵让我一去,为其报仇,也可牵制敌军!”

任氏收敛笑容“这样吧,给你一队虎贲,你可潜入聚落,但不可妄动,只能等到主力开始后撤,你可趁机追击。”

姜尚领命而去,带上亲信,就此出发。

纪侯这边看着受伤的亲信,心急如焚,这时候如果迎战,由于缺少仙人战力,胜负难料,如果退去,又可能会被莱国追杀。他看视亲信“能布阵否?”

“布阵没问题,我兄弟法宝在我这,只是他上不了阵了。”

纪侯又问探马“粮食运来了没有?”

“还没有。”

“我们现在的粮食还能够撑多久?”

“不过三四天。”

“大军在陷阱边守候,小股士兵前去挑战!”

等了半日,任氏看到探马回来说“敌军扎营排成了一字型,先锋部队正来挑战的路上。”

“随我攻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