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正官则去了逢国,潜伏于逢伯宫中。他到达的时候,逢伯正与夙沙氏在大堂议事,他分别以门墙、厅柱为掩护,躲在这些屏障之后,这些屏障在他身前延长、变大,遮住他的身形,躲过了来往的侍卫和奴仆,最后以屏风延长一段,藏在后面。逢伯他们虽然因伸长一段的屏风而看不到他,他却能够看到逢伯与夙沙氏交谈。逢伯跟夙沙氏聊了一些与薄姑、纪国等国的鱼盐贸易量的事宜,然后谈到了可能到来的战争,逢伯说“虽然现在诸莱与东夷诸国的鱼盐互市在增加,但国侯之间并不互相来访,也没有任何约定,不知道一旦商国开始征伐,东夷诸国会不会群起抵抗,还是坐地旁观?”
“难说,听说薄姑国侯正在见商国使者,我猜一旦开战,这个东夷的叛徒肯定不会帮助其他国家了。”
“不知帝辛会从哪里开始进攻,若从夷方开始打开口子,薄姑国就肯定不会插手了。”
“现在商国既然与薄姑国和谈,自然不会薄姑国这边进攻,是从夷方进攻无疑了。”
“夙沙伯,你可要注意了,如果帝辛进攻东夷,首先为的就是你的盐业,到时候东夷诸国能不能共同对敌,就看你是否能够振臂号呼,聚集各国了。”
“是啊,如果我地遭受攻击,逢伯你可要出手哦!”
逢伯打着哈哈说“一定的,如果有我和我族人能对付的仙术,我一定派亚丑氏赶去相助!”
夙沙氏严肃的说“我是说你应该要亲自带兵前来与东夷各国军队会合。”
逢伯干笑一声“好的,看战况再定。”
两人的场面一度尴尬,逢伯见谈话陷入沉默,正急着找话题,突然发觉自己宫中的屏风似乎比平时要长了些,他朝夙沙氏瞟了一眼,说“我觉得我打仗可能并不擅长,主要的用处还是在于做些财货供应,以及粮草看护事宜…”他正说着,手里拿出一只贝壳,朝屏风多出来的部分扔去。那屏风立即消失,露出了后面已经转身逃走的宫正官。贝壳在半空中张开,里面有一颗珍珠,朝着逃走的宫正官吸入。宫正官只觉得背后吸力强大,又搞不清是什么法宝,只得拿出一只玉圭,举在手中,背后吸力立即消失,他被一阵吸力吸往大厅中霤的天井口。夙沙氏大叫“哪里跑!”手中一扬,随手扔出了桌上的一只陶罐,砸在正要飞出天井的宫正官身上,立即碎成粉碎,碎片附在他身上,他顿时感觉身体沉重,似要降下来了。这时,逢伯也以贝壳中的珍珠对准了宫正官,立即使他往回吸入。宫正官急忙以玉圭一晃,抵住了珍珠的吸力,但由于他身上附着的碎片,仍然身体沉重,他就势转换吸入口,下沉身体,转而朝门口吸出而去。
夙沙氏与逢伯刚要追出,就觉得自己被一股吸力推着也朝门外而去,两人连忙双手下按,定住身体。夙沙氏拔出佩刀,朝宫正官射去,那刀刚接触他,就被吸附贴在他身上,也吸出门外。逢伯对侍卫大喊“关门,拦住他!”但侍卫还没有来得及关上大门,就被他撞开,他则吸出门外而去。
宫正官到了门外,但并不急着逃走,他还想看看夙沙氏与逢伯的真正实力,便一挥手中长剑,逢伯夙沙氏两人在屋内控制不住,感觉都要被吸出门外,屋内的家具摆设都被吸走,碰到在门口挥剑的宫正官,被剑气斩击的粉碎。这时,旁边的侍卫都大声呼叫,看到大堂内飞出的碎片,却都不敢上前。室内,逢伯急忙抛出珠贝,吸出门去,自己则后退至墙角;夙沙氏则只能聚起尘土,吸附在自己身上,暂时定住身体。
宫正官守在门口,接住了吸出来的珠贝,他正待要走,半空中突然洒下雨滴,急速射向他。宫正官急忙挥剑划开雨滴,他刚要迈步飞走,突然感觉双脚不能动弹,低头一看,脚下地面出现裂缝,原来是耕犁阵法!这时雨滴落在地上,宫内的侍卫都着了魔似得,个个举戈就刺出,霎时间刺出了数道疾气,朝宫正官袭来。他急忙挥剑斩断地脉,在自己周身划出一个阵法,挡住了疾气攻击。侍卫们又都腾空而起,从宫正官头顶攻击,他搞不清这些侍卫为何突然有如仙人附体一般,只得在自己头顶划出一个圈,布下阵法,无论雨滴,还是侍卫凌空斩击,都被滑开。这时,宫门外一人飞身前来,以斧头划开地面,斩向宫正官。宫正官看那人头戴面具,不知何人,又看这一斧头力大,知道自己的阵法抵挡不住,便把剑斜斜的放在身前,指向阵法的中霤处。那一斧头的劲气一来,便划破阵法防御,但立即被宫正官手中长剑引向半空中,他自身也随着这一道劲气飞身而去。
等宫正官飞身架云而去,夙沙氏跟逢伯才感觉屋内放松了禁锢,追出门外,问那人说,“亚丑氏,你也没能留住那人吗?”
亚丑氏便说“此人阵法极其熟练,刚才他借我的攻击走了。”
逢伯说“这人能够随意在我宫室内设置门、墙、屏障等物,一定是擅长于宫室土夯的上仙。”
夙沙氏思索“我猜是大商的宫正官,听说他在对西伯之战中大破有邰氏的农耕阵法,只有他有这种程度的法力了。”
“看来帝辛身边的上仙都潜入这里了,战争的传说恐怕是真的了。虽说今年的年祀并没有兵灾的预示,但你还是赶快回国禀报莱侯,联络各方仙人做好打仗的准备吧。”
“现在帝辛派人来东夷应该只是试探我们的仙术,这次让他逃走,下次如果再有暗探来此,却又如何?”
逢伯认真的说“你放心,这次帝辛都派人来我宫中探路了,实在欺人,你们且去,一旦再发现可疑的探子,我会派亚丑氏配合抓捕,他会把此人的仙术告知于你们诸莱的仙人!”
夙沙氏拜谢去了。司命官正在薄姑国都等待宫正官和飞廉,他们一到,司行官便结束了与薄姑国侯的谈判,众人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