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众首领都说“西伯仁德之策高明,而周人士兵阵法强悍,确实是我渭水诸野的一面大旗!”

姬发又说“既然如此,我周邦打算推行农耕之法,惠及现在仍然以游牧为业的邦国,以增强我渭水诸国整体上的民食和军力。我决定先迁入阮人至程国,与程人共处,教会他们农耕之术,阮地则由我周邦守卫,以防止犬戎劫掠;再让邰邑伯改封在密须,以教会密人耕作,而邰地则让有邰氏管理,诸位是否有异议?”

申姜仗着军功,首先说“我家夫君攻占密须,而我力擒密须三仙,得到密须土地理所当然,为何反而减去了邰地?”

姬发便说“邰邑伯与申夫人虽然军功卓著,但南宫氏父子、姬鲜也有功劳,自然要分去战俘,这样一来,你二人麾下的士兵就不足分兵去守卫邰地,到时候如果密须伯联合犬戎再次反叛,你夫妇二人即使勇猛,但兵力不足,如何抵挡?所以不如让有邰氏领邰地,你二人集中兵力守卫密须国。”

申姜便说“但我申戎有战功,却白白丧失邰地,又当如何补偿?”

“这个首先要问过参战各国,既然各位首领都有功劳,自然不能特别偏向于你们。诸位,你们可认为申戎这次应该分到更多财货?”

程伯便说“申戎前些年多次劫掠我渭水诸野,只是邰邑伯来了之后,才安分了,现在既然已经得到密须一国土地了,何必计较邰邑一地呢!”

其余首领都交口称是,申姜要待说话,姬发抢先说“是了,申夫人,你可在会盟之后与各位首领继续互辨,而我周邦所能做的只是举荐邰邑伯于大王,封他为伯爵而已——其他首领对我提议可有异议?”

阮伯、程伯都点头答应,会盟结束。姜尚便单独找姬考姬发说“这次虽然不能得邰邑,但若是受命伯爵,应该不会有任何问题吧?”

姬发笑着说“伯姜,你现在率领我周人士兵,我父伯自然会为你在大王面前举荐于你,相信渭水诸国首领也不会有反对的声音。”

姜尚笑说“好好,密须与阮国都接近犬戎地界,听说四世子之师再次独闯犬戎军队,立了首功,今后在边防之事上,还要多加互通才是!”

姬发立即肯定的说“当然!伯姜既然有此心,必然可以多加互通,只是你夫人那边可要好言相劝了,男儿志在四方,不应该太惧内的。”

姜尚笑说“这是一定的。”

姜尚飞马赶回邰地,安排撤出所有驻守士兵的事,申姜看他忙得不亦乐乎,便趁他修书时对他说“我们立下大功,反而损失了邰地,你怎么会这么高兴?”

“怕什么,密须国有二十万人口,损失一个几万人的邰地有什么关系?”

申姜便靠近他说“你在会盟之后跟姬发谈了些什么?”

“没事的,只是在防御犬戎的事情上提醒一下而已,姬旦这次怕是阵法又提升了,不能不与他们相交。”

“我跟你说,我们虽然得到密须国土,但不能跟周邦深交的,我这就去调集申戎骑兵卫戍密须。”

姜尚放下刻刀,抬头正色说“这怎么行?申戎骑兵肯定防不住犬戎的,只能与周人联防!”

“这不是把密须拱手让给周邦?”

姜尚搂着她,笑说“不会的,我准备奏请帝辛,受命为吕伯,以密须为国土,你便为我正妃,以后即使周邦称霸渭水,我们也不用怕,你说是吗?”

“密须与我申戎同为养马之地,自然要并入我申戎,这样也能防止周邦蚕食我们辛苦得来的国土!”

姜尚不悦,说“密须养马怎么能壮大?只能变畜牧为农耕才是,而申戎现在区区几千骑兵,即使调往密须也会被密人排挤!”

“不派申戎骑兵驻守也可,但万万不能变为农耕,这样的话迟早要被西伯渗透。”

姜尚坚持说“不行,我意已决,一定要在密须推行农法!”

申姜气极,扭头就走,两人不欢而散。但申姜手中没有兵权,只有申戎的几千骑兵,既不能阻止姜尚把邰地士兵带走,也不能派出骑兵,强行要求驻守密须。她突然发觉姜尚现在即将受命伯爵,成为一国之君,再也不用倚靠她申戎之势了,而她申戎却相反,不但士兵数目仍然没有恢复,连阵法也不是姜尚麾下士兵的对手,怪不得姜尚现在敢违拗她了!想到这里,她有些失落,这两天都没有跟姜尚说话。姜尚心情愉快,查点人马之后,便与有邰氏父子交接,启程往密须国而去,临走对申姜说“我要出发了,你是要随行吗?”

申姜怏怏的跟着上战车,姜尚便借地气水气伸手一拉,要一把把她拉上车,但申姜自己仙法高强,很不习惯,便双手以牧草之气下按,无奈此时早春,草木之气不足,被姜尚强行消去下压之力,拉上车抱在怀里,说“好啦好啦,你都是要成为一国之后的人了,怎么能因为这点小事这么不高兴呢?”

申姜向他皱眉说“你知道吗,你现在连跟外人商议都不带上我了,你以前从来不是这样的!”

“你是指会盟之后的事?其实我也是怕你大闹,毕竟你对申戎获利看得太紧。但你现在既然为我夫人,就要开始与申戎割舍了,今后要把我吕氏之邦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申姜叹了口气说“现在我申戎没落,不能成事,若是这两年西伯不蚕食密须国土,待我申戎人口恢复,一定要出兵驻军!”

姜尚听了很不高兴,说“你别老是怀疑西伯,渭水诸国百姓务农是大势所趋,你也说过西伯会称霸渭水了,你申戎若要发展,只能是向西称霸了!”

申姜竟然不能反驳,这一路像是第一次出嫁离开故土一样,只是暗自神伤。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