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这天,明霞闲来无事翻了翻自己的稿件,无意间翻到了小学五年级的日记本。

翻开第一页,她感觉瞬间回到了那年夏天。

且看她如何写的:“我下楼以后,看见一群孩子在玩。他们似乎在找什么东西,我也不好融入他们,只能呆呆地站在旁边,时不时去院子里走走,挖挖土,或者坐一坐。可是当我坐在一个角落的时候,脚不小心碰到了台子,一个铁片掉落下来。”

然后她拿起来看了看,那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不知道从哪个废弃的零件上脱落的铁片。让她没想到的是,有很多小朋友朝着她的方向跑了过来。难道铁片是他们找的东西吗?

看来她猜得没错。

她看到,跑在最前面的两个女孩子个子很高,但是看起来比自己小很多。明霞想加入她们的游戏,可是不知道怎么跟她们说。虽然当时她已经五年级,可是很少有和其他同学聊天的机会。因为她虽然学习不错,但是和班里的大多数同学都没有什么来往,除了一些主动和她说过话的同学。以及她帮过的一些同学。

和同学的交际都很少,更何况和比她小四岁的孩子呢?可是她若想和这群孩子一起玩,就必须说点儿什么。否则凭她的存在感和影响力,除了被忽视,没有第二种可能。这样残酷的现实,让她说了以前从来没有说过的话、做了从来没做过的事。

那天晚上,她们玩得非常愉快。并且明霞误打误撞成为了那个小团体的孩子王,因为她找到了那个立着藏起来的铁片。她后来才知道,那天许多孩子都在找这个铁片,因为它藏的地方特别隐蔽,因此谁找到,谁就是这个游戏小分队的决策人。但是,我们都知道,明霞对几乎所有的游戏都不了解,因此那天晚上所有的游戏规则都是由比她小的孩子告诉她的。比如“叫号”,还比如“彩桥”。很难想象她连叫号都没听过,被抽到负责叫别人的号时,她胡乱叫了几个人,却不知道要把球扔给谁。

让她更难堪的是,是茉莉重新给她讲了一遍规则,当时的场景就是一个刚上小学的女孩在给一个小学快毕业的女孩上课。对的,没错,就是上课。尽管没有铃声,没有怀揣课本进班授课的老师。但是当时的明霞,仿佛就是一个在听老师讲课的小学生。虽然她听得很认真,心里有那样一道坎总过不去。成功融入了

听完以后,她终于明白了规则,并且在那天晚上以一个“姐姐”的身份成功融入了其中。

彩桥也是明霞的童年游戏之一。其实“桥”只是一块空地分成的两边,一侧的人要想走到另一侧,必须穿有场地中央负责抓人的人提到的衣服颜色,或者携带了有上述颜色的物品。如果自己没有,同伴有,必须手牵手一起过去。

当初没有想太多,如今看来,这个游戏有很多bug:抓的人说红色,万一衣服上只有一点点红色,还在特别不显眼的地方,你要怎么证明?红色是所有程度的红色都符合要求吗?万一带你过桥的同伴身上的颜色和场中央那个人说得颜色不一致怎么评判?如果有两个人都有指定的颜色,是不是两个人可以同时“救”一个人?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这大概就是明霞带领那群小朋友玩这个游戏时,经常出现争执的原因吧?

明霞至今还记得那天晚上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和茉莉还有晨曦(茉莉的密友)以及其他孩子不止一次因为对颜色的认知不统一,而产生了很多摩擦。

“你身上有蓝色吗?”(指了指)

“这不是蓝色是绿色吧!”(同一侧的其他人异口同声的反驳)

加上当晚院子里的灯光很暗,最终明霞也相信那不是蓝色,但是她也不认为那是绿色。然而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她最终由另一个孩子领到了另一边。

那天晚上她第一次感到自己很卑微。

从那以后,每次一旦决定要下楼玩,明霞就会穿色彩鲜明的衣服,或者是纯白色的,或者鲜红色的,或者看一眼就知道是蓝色、别人绝对不会有异议的,又或者是翠绿色的......在之后的游戏中,她还因为对颜色的深浅有不同的看法、对同伴带人的“救援方案”提出过异议.

“粉色。”(中间抓人的人已经指定了颜色)

“欸,我短袖上有!”

“等一下!是深粉和浅粉都可以吗?”(不难猜吧,这是谁问的?)

“都行。”

“那万一这边两个人甚至三个穿的衣服有同样的颜色,都能带你过去怎么办?”

“......随便选一个吧。”

上面写的两个对话,只是和楼下孩子玩的时候,明霞暴露自己是“游戏黑洞”的只言片语。

可以说它是糗事,也可以说它是回忆。

也是在那天晚上,明霞和茉莉、晨曦成了好朋友。明霞认识她们时,她们刚上二年级,但是一个赛一个精灵古怪。从那以后她们经常带明霞去一些很偏的地方,虽然云中和锦绣在”玩“这方面基本对明霞处于“放羊教育”,但是和没有特殊情况不允许明霞独自旅行一样,太偏的地方、太晚的时间同样是云中夫妇严令禁止的。比如晚上去车库或者地下室,或者爬一些特别陡的坡(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时候)、翻一些特别高的围墙或者单、双杠,只要不能确保能安全下来,云中和锦绣绝对不会让明霞去。但是当时明霞已经五年级了,下楼不再是由父母陪同和看管。如果爸妈看不见,是不是也没事呢?

太天真了。

虽然明霞去了哪里也许云中和锦绣发现不了,但是如果回家时间太晚,云中和锦绣会进行“车轮战盘问”,一样逃不过。

不过大多数时候,明霞和她们一起去爬坡或者翻墙的时候,基本不会去亲历亲为做这些。因为她从小没撒过谎,如果真的以身犯险,回家以后不会圆谎,不如不做。在茉莉和晨曦在单、双杠上或者墙头翻来翻去、走来走去时,明霞选择只玩旁边的简易器材。在玩的过程中,明霞会和她们聊很多自己喜欢看的书还有电影,偶尔也会提到学校的作业,但是次数少之又少。

茉莉和晨曦学会骑车也是在这个院子里,也是和明霞。那天明霞瞒着家里,偷偷把那辆折叠自行车拿下了楼。茉莉先骑上的,明霞花了好久才教会她保持平衡。没想到茉莉学的速度这么快,之后晨曦也差不多,骑上去以后晃晃悠悠就能骑,而且一点儿也不害怕。要知道当初明霞学骑车学了整整三天,期间摔过无数次,把膝盖磕破了一层皮才掌握要领。现在想想,也许和她们的个性有关吧。

也许她们这么快就学得会,就是因为“没有想那么多”,而自己当初顾虑太多才会出现千奇百怪的状况吧?

虽然明霞上初中以后和她们的来往越来越少,但是她明白了”做比想更重要“的道理。这个道理,是她童年时期的两个好朋友无意间教给她的。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