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是个好地方。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可以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都能不同程度地找回自己地童真。
从大一开始,云落就一直说想去上海迪士尼。“我一直想去奇想花园看看,还想去玩一些特别刺激的项目,比如创极速光轮、翱翔·飞越地平线、古迹探险营之类的。”“这些光听名字就感觉好好玩啊,回头咱们一起去吧!”“好啊!”
你看,我们想做一个约定,就是这么简单。但是想真正实现,则往往会受到很多很多未知因素的限制和影响。毕业以后,云落和明霞去了不同的城市工作,云落去了一所小学教语文,明霞则在一家写作公司当了专栏编辑。彼此能见面的机会,那是越来越少。
好不容易等明霞休了假,云落却因为有教师培训等公务,假期忙得连轴转;好容易云落有了空闲时间,却得知明霞的工作出了问题(那段时间明霞经历了一段心理障碍以后,在智霖的鼓励下慢慢走了出来。她没有跟任何亲朋好友说起此事,云落是和明霞公司的同事打听到的,但是她知道了以后,也只是把这件事情留在心底,并没有直接去问明霞原因。)
各种原因交杂在了一起,当初约定说得再完美,又有什么用呢?
因为明霞和她的这些好友们毕业以后联系得次数不多、机会很少,所以尽管她在毕业之际陆陆续续问过大家的想法,也和大家达成了一些约定和计划,由于各种突发情况的阻挠,使得她只能靠想象去完成一次次的神游,这次也不例外......
创极速光轮是一种自带失重感的魔幻过山车,所穿的轨道容易让人想起阿拉丁神灯的蓝色火苗和《猫和老鼠》里面汤姆的管弦乐队中的大号。速度飞快,还多了和一般过山车不一样的、头顶的压迫感。如果有机会能和云落去一次,可能会想体验一下光速的运行是什么感觉。
古迹探险营听起来有点儿像丛林冒险,选择不同的路线会遇到不同的危险,可能是神出鬼没的毛怪,也可能是充满攻击性的人猿,还有可能在人迹罕至的某个古庙里布满了机关和陷阱......明霞越写,越感觉自己好像在写“密室逃脱”的游戏内容。这个项目也许会很考验人的应变能力和个人的勇气。
除了这两个,“翱翔·飞越地平线”也被明霞画在了蓝图中。听名字,这个项目就很高大上。据说会通过各种高科技,让游客感觉自己真的在飞,真的在穿越地平线。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一部动画电影叫《小马王》,电影开篇就是一镜到底,带大家从空中老鹰的视角无间断地看到从森林到草原的壮丽景色。想必这个项目能带给游客同样的感受吧?
明霞写到最后一个想去体验的项目时,原本毫无波澜的内心,竟泛起了一点涟漪。
她又何尝不想去呢?如果有机会,能和云落一起去一次这个闻名遐迩的童话世界,且不说是去找回童真,哪怕只是一起体验一些项目,也算是一次堪称完美的旅行了。
明霞在工作恢复以后,找了一个时间跟云落说了一下自己被停职的前因后果,特意强调自己是被陷害的,并且老板的处理方式也能理解。“我知道肯定不是你做的,因为我了解你。”
看到这句话,明霞再次感慨,自己当初交朋友没看错人。
很多时候把事情说开了,是最好的解决方式。留一部分空间给自己,多数时间敞亮地活着,这是明霞最终选择的生活方式。到目前为止,工作很顺利,事业很顺利,彼此的家庭也很顺利(云落也结婚了,并且她的婚礼明霞还去当了伴娘。)。唯一的遗憾,就是当初那个约定还没有实现。
要想实现,真的难啊。
既然暂时实现不了,那保留下来总可以吧?
还好明霞从小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而且长大了也没丢掉。更难能可贵的是,她没有因为工作是一名作家和编辑,因为天天和各种形式、各种水平、各色内容的文稿打交道而放弃写作这个爱好。
也幸亏明霞是一个想象力十足的人,有了灵感就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因此,明霞在无意间想起了以前和云落定好的旅行计划以后,就毫不犹豫地把它写进了被自己视若珍宝的日记中。与其说她想留住这个愿望,不如说和西藏之旅、云南之旅、海南之旅、香港之旅等和好友们约好的国内之旅,甚至出国之旅一样,她在尝试把它也变成鞭策自己在事业上更加努力、在生活中更加积极的一个动力。
她的梦幻旅程,才刚刚开始,路还长,她要慢慢地走。
嗯,没错,慢慢地,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