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林风,你接着往下说,”见林玄仲像是知道什么,青羿当即催促一声。

“他们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庆祝胜利,又没有急急忙忙的动静,所以只剩下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双方并没有分出胜负,”当两人都向他看过来时,林玄仲很是肯定地把自己的想法讲述出来。

“有些道理,”下一刻,明不悔直接点头表示认同。

与此同时,一旁的青羿同样是眼前一亮,越发觉得林玄仲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很快他的眼神又暗淡下来,因为他忽然想到三人之前的讨论过的一些情况,不管是以平局还是败局收场,对他们三人能否离开军营都很不利。

而见两人对自己的看法都很认可,林玄仲慢慢放下了心,同时很高兴他能想到这些,奈何好景不长,思绪一转,他也想到了青羿在烦恼的事情。

不多时,三人都有了同样的想法。

“难道我们明日不能离开了?”慌乱之下,林玄仲又问了一个本不需要问的问题。

“难道你想冲出去和他们拼了?”可能是内心太过烦躁,明不悔的语气又透露着些许不耐。

见明不悔这个反应,林玄仲不知道该怎么接话,随即回到原来的地方继续躺着,既然走不掉,那还不如留下来好好休息,摸了摸旁边放着的干粮还在,他总算安心一些,折腾了一个晚上,现在他已不想再想那些令其烦心的事。

与此同时,夜军的中军大帐中,赵旭居于主位,下面两排依次排列的皆是夜军将领,除了两三名没参战的人外,刚经历过一场大战的人此刻多少有些狼狈。

正说话间,一名将军从帐外走了进来,对赵旭行个礼后,那人便开口道:“禀赵将军,今夜参战的我方将士共两万五千数,伤八千五百四十六数,亡四千六百三十二数;大、小将领三十余名,伤十三,亡七人。”

那名将军正是负责统计伤亡情况的人,等他汇报完具体数目,夜军的伤亡情况直接呈现在众人眼前,今夜一战,夜军的损失相当于十去其二,好在雪军及时收兵,否则他们的伤亡人数还会更多。

帐篷里的诸人静默一会后,一名将军缓缓说道:“赵将军,今晚敌军的先锋部队只是来试探我军的战力,如今我军已经伤亡惨重,士气难振,若是敌军再次攻来,我军该当如何?”

“赵将军,末将建议先撤兵到黄岩关,那里有一道城防可用,一定比守在这不毛之地安全。”

“赵将军,撤兵到黄岩关吧,两国已经开战,暂时已无法顾及兽患问题!”

赵旭没做任何表示之前,一干将领纷纷给出退守城防的提议,在那些人看来,退守城防是对他们最有利的决定。

“荒唐,要塞是我军的营地所在,只经一战便退守黄岩关,岂不是意味着我们在向他们示弱,若是影响到我军士气,今后本将如何带领全军将士抵抗敌军,”片刻后,赵旭言辞激烈地回绝了一众部下的提议。

“可是将军一旦雪军主力抵达,凭我们现有的军力根本无法守住要塞,若是借黄岩关的地利优势,胜算不是更大些吗?”

“仅仅是雪国的先锋部队人数已经与我军兵力相当,若是雪国大军压境,我等如何抵抗?”那些将军也是立足实际,从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所提意见并无过错。

没多久,营帐里有一半的将军都主张退守黄岩关,还有一半的将军暂时没有表态,但能看出其中很多人都赞成退守黄岩关的提议,不过撤与不撤,还是赵旭说了算,毕竟做为众将之首,赵旭在营中有着绝对的权利。

“此事不急,距离雪军主力抵达此地还有些时日,而且京都方面并无回信,若是我等直接撤军可能会有违皇命,不如静待两日,再看局势如何,”皱起眉头,下方诸将的建议让赵旭感到不小压力。

诸将都想撤军,他若一再坚持一己之见并非好事,奈何一想到今日夜军在战场上的乏力表现,他就不想忍下首战失利的这一口气。

“赵将军,边关形势紧急,大战一触即发,依照常理,我们的传书应该早就交到皇室才对,莫非是京都方面并没有收到我们的传信?”见正面劝说不通,一名将军又换个角度尝试。

“不可能,为保安全,本将特意修书两封,一前一后送往京都,京都那里绝无可能收不到传信。”

“那为何皇室方面一直没有给与答复?若是再等两天,雪军主力全部抵达要塞,我等又该如何?”下方将领不断发问,只想赵旭能给他们一个妥善的交代。

“今夜一战,雪军的伤亡同样不小,他们的先锋部队也需要休整,不会在短时内再次攻击我军营地,如今他们的主力尚未抵达,我等稍安勿躁,耐心等待消息即可。”

“诸将不必多言,一切依照本将指令行事,在本将未做撤兵决定之前,诸将不可私下议论撤军之事,以致军心散乱,违令者斩,”一锤定音,做为边军主将,赵旭直接把他那未经深思熟虑的决定以军令的形式传达下去。

“是,”那些将领见赵旭坚持要等京都方面的消息,一个个便不再多言。

接着在赵旭的吩咐下,众将陆续离开营帐回去休息,片刻后,整个营帐里只剩下赵旭一人,方才强行将诸将的意志稳定下来,可以保证短时间内军营里一切如常,但赵旭也可以想到若雪军再次进军,即便那时他们还能勉强立于不败,军心依旧会有所动摇,等那时撤兵一定会大幅挫伤全军士气,一旦失了士气,他们将很难再挡下雪军的后续进攻。

思来想去,他同样觉得当下退守城关是最好的办法,只是苦于没有收到京都方面的指令,无奈之下,赵旭决定修书一封给其兄长,那真正的边军统帅,只是因为有事,暂时不在军中而已。

信中内容除了提及今晚的战斗情况外,更多是向赵旭求教之意,在赵旭修书之际,夜国皇室那里已经乱成一团,罗天和青元两大公国早已发来招降书,昨日又收到了边军方面的消息。

雪国出兵对他们而言自然是天大的事,收到赵旭的传讯后,皇室上下一片紧张,由于内部存在意见分歧,一部分人主战,一部分人主降,暂时夜国国主还未向赵旭传达明确指令。

而皇室的混乱不仅与两大公国的招降有关,还有很多原因与夜国本身有关,与雪国不同,夜国的存在历史远比雪国悠久,可以追溯到千年前。

上一次全域战争时期,一个叫玄洪的大国崩碎之后,分裂成了很多国家,夜国周围有很多国家都是由原先玄洪大国分裂而来,做为玄洪大国的皇室遗脉,夜国还有几个同胞兄弟,那些同宗同族只是不同国的国主早就发来联盟邀请,邀请夜国与他们联合收回故土,重建玄洪大国的声威。

而与夜国的历史背景不同,雪国是在战后建立的小国家,总共存在历史只有千年,雪国的创立好比现在有一个强者去征服不夜城,征服那些无主之地,只要能迫使当地的势力屈服,那就有可能建立国家。

上一次大一统时代,各大国之间战乱不断,打到最后全都实力大减,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去占领那些无主之地,等那些无主之地渐渐发展起来后,一个个小国也由此诞生,再等五大国想去征服那些地方时,一来已出师无名,二来多受外界势力限制。

南方五大国之间向来不合,所以即便看着一块块肥肉眼馋,他们也不会轻易动兵,否则在关键时刻遭到其他大国干预,那原本的肥肉也会变得难以下咽。

总而言之,雪国的背景非常简单,如今雪国选择归降于青元大国也算是理所当然。

一个月前,南方的局势还未发生巨变,五大国已经向各自周边诸国传达了招降书,不降即战是五大国开启战局的重要策略,许多小国已经向他们投诚,但总有一些不愿归降的国家,夜国便是其中之一,对于当前的形势,夜国国主自然清楚无比,若是不能与其他国家联合起来,仅凭夜国一国之力根本无法与五大国对抗,所以目前夜国还在积极与另外几国商量联盟之事。

虽然当下的形势对于他们十分不利,但同时又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夜国与其他同胞国处于两大国的交界位置中心,周遭还有不少国家,短时间内并不会受到大面积的战火波及。

目前几国正在商议联盟的各项事宜,由于联盟关系着几国的未来,议程实在进展缓慢,而这也是夜国皇室内部存在意见分歧的主要原因。

抛开夜国皇室那边的情况不提,一夜过去,第二天一早,营地里的情况已经恢复正常,一些士兵正在校场上操练,那整齐划一的训练声让人精神振奋。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