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型的种类虽少,但作用却极大,通常不管兵力多少,在交战期间只要阵脚一乱,军队的士气便会受到影响,所以在排兵布阵方面自古以来都很有讲究,为应付战局变化,需要适时的调整阵型。
古往今来,弓箭手一直是克制骑兵的兵种,远距离打击骑兵十分有效,只是骑兵大都兵强马壮,一旦冲入弓箭手的阵型之中,只佩带短剑的弓箭手根本难以抵挡,所以在战场上弓箭手能与骑兵正面对抗的时间极短。
只有双方交汇前的那一点时间,一般等双方全面开战,他们便要通过甬道后撤到大军后方,等关键时刻再拿着短兵器加入战场,由于都是武修出身,弓箭手的近战能力并不比步兵差,关键在于培养弓箭手需要的时间很长。
要成为一个弓箭手或许不需要达到能成为骑兵的实力,也不需要有驾驭弩马的能力,但一定要在箭术方面有所专长,箭术练习的周期并不短,一般聪明的将军并不会让他们的弓箭手与敌军的骑兵有接触的机会。
弓箭手在战局初期起到的作用是打击敌军士气,打乱敌方冲锋阵型,不管目的能否达到,时机一到,弓箭手需要依照军令及时从甬道退到安全区域,以确保他们不会与敌方骑兵有直接接触,总而言之,战场上的局势千变万化,如何排兵布阵还要依据统帅的能力。
今日林玄仲三人学习的都是最基本的阵型,在上面将军的指挥下,跟着其他人一起训练一段时间后,林玄仲已完全明白练习排兵布阵的目的,其实夜军的阵型在进攻方面并没有什么突出的优点,正如那将军所说,他们练习阵法的目的在于保持阵型不乱。
做为一个士兵要学的东西很多,并非短时间可以学会,现在三人都已明摆要当一个合格的士兵并不是那么容易,平常训练的时候已经非常辛苦,上阵杀敌的时候还要面对生死考验,所以若是有其他选择,他们还是不要当兵最好。
不过在林玄仲觉得当兵并不好时,大牛兄弟的豪情壮语又让他有了新的认识,当兵是一种责任,还是一种荣誉,一个国家没有军队,内部会动荡不安,而且很容易受到外界侵略,所以必须有人为保家卫国而当兵。
另外,于平民百姓而言,他们本身出身不好,又缺乏出人头地的机会,参军是他们习武改变命运的一种方式,而且门槛不高,很适合一些想出人头地的穷苦之人。
大牛兄弟说的越多,林玄仲越明白两人来参军不仅是为了一份口粮,也是为了担下一份责任,总而言之,一切都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简单,不是所有参军的人都只是为了生存,更多的人是带着责任与目的而来。
体会到参军的意义后,林玄仲内心对参军的抵触情绪已不再那么强烈,再看他身上的戎装时,更不再觉得十分别扭。
下午的训练早早结束,跟着大牛兄弟回到帐篷里后,三人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不得不说,今天过得比前面两天充实的多,如果一开始就是这样,三人便不会有那种被关押的感觉,现在想想那千夫长的为人到底不错,否则他们只能在营帐里担心各自的安危。
入夜不久,撤兵的军令在营中悄无声息地传开了,接到指示后,所有将士都开始做撤离准备,因为上面明确要求秘密准备,任何人都不敢张扬,一切都在小心翼翼的进行着,但军营里的表面情况还和正常时间一样。
坐在帐篷里,三人小声议论着刚才大牛告诉他们的好消息,只要跟随军队退到城关内,他们不仅不用再担心安全问题,而且还能直接离开军队。
收到消息后,三人在营帐里激动不已,两天来,三人要属现在最为高兴,可惜三人不会想到,其实之前两天才是他们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过得最平静的日子,或许多年以后,三人还会为当下的经历感慨不已。
等待中,时间过得很慢,外面的火光被风吹动闪烁着亮度不同光芒,把帐篷里面照的忽明忽暗,正闭目打坐的三人时而睁开眼睛四处看看,时而想着撤军的事。
元气在体内游走的顺畅无比,但却极其稀薄,让林玄仲有种强烈的感觉,他体内的元气太少,而且一点都不够雄厚,完全无法与他还是六阶武修时相比,可能这就是低阶武修与高阶武修之间的差别,心里这样想时,不管怎么运转元气,他都觉得体内的情况一直没有太大变化,那种元气匮乏的感觉根本无法消除。
记得当初石磐说过他的问题可能与身上气脉有关,于是,林玄仲又慢慢试着去感受两条气脉位置的情况,结果如其预想中那般毫无异常,他的身体像是没有任何问题一样。
由于无法通过感应气脉找到问题,林玄仲又把注意转移到丹田位置,丹田是元气储存之所,但任凭他不断往丹田灌入元气,还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一个武修的强大与丹田有着很大关系,通常丹田中蕴含的元气越多代表着武修的实力越强,但林玄仲已无法衡量自身元力的准确情况,做为元气蕴生之所,丹田还联系着武修全身的各条气脉,一般随着武修的境界提高,气脉便会越发强韧,经受元气冲击的韧性越强,从而让武修拥有更强的力量。
当初林玄仲的境界达到武境六阶后,一身气脉能经受大量元气的冲击,现在他的气脉强度虽没有变,但因为境界跌落,丹田里蕴藏的元气有限,所以与之前相比,流转在气脉中的元气比较匮乏,这也是他实力大不如前的原因所在。
现在他只有三阶武修的实力,不管如何回味以前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所以思来想去最终只换回一声叹息。
说起来,一直让林玄仲烦扰的并不是气脉问题,而是他不知道自身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又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他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他连查清问题的途径都没有,一切都让他在武炼之路上举步维艰。
好在经历过许多事情后,他已经明白一个道理,欲速则不达,有时候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选择,就比如他们现在的处境,任凭他如何着急,他也不能离开军营一步。
一晃半个时辰过去,由于心情浮躁,林玄仲缓缓起身到外面看看,张大牛兄弟还在门口守着,营地里一切情况如常,因为还没到撤离时间,一些准备好的人只能在地方休息。
与大牛兄弟说上两句话后,林玄仲又在外面四处观察一番,可以看到一些行走的人影,那些人带动了他的思绪,撤到城关之后又该何去何从,他还没考虑清楚。
带着疑问回到帐篷里后,没多久,张大牛便进来喊三人离开,因为撤退的时间已到,三人需要出去列队。
带上那个水袋和他们的剑后,跟在大牛兄弟后面,三人匆匆离开了营帐,外面的营帐都还在,灯火一盏没少,只是人员明显少了一些,以前是三步一岗,现在是十步一岗,而且没了巡逻的士兵。
没多久,三人便跟着张大牛兄弟来到营地后面那处人员聚集区域,找到方队后,五人直接过去站好。
银白色的月光下,无数人站在一起,分成数个方队,一个个身影笔直,由于夜军列队的动静极小,如果敌军密探疏忽大意,很有可能不会发现夜军大营里的真实情况。
在那略显紧张的氛围中,张大牛与三人说了一些路上需要注意的地方,撤离期间,原先的伤兵和一些重要辎重都在队伍前面,然后是步兵在前,弓箭手居中,骑兵在最后方保护全员撤离。
随着时间推移,紧张的氛围在军营里渐渐弥漫起来,所有人都在等待正式出发的时刻,晚风阵阵吹着,寒冷的气息愈发凛冽。
没想到撤军还有风险,夜军高层为了保障顺利撤退要做如此多的措施,在为冬天还要发动战争而感到惊讶的同时,林玄仲越发不明白两国发动战争究竟有什么好处。
“还要多长时间才能出发?”一片紧张中,带着一肚子疑问,林玄仲只能小声找大牛说话。
“不要急,一刻钟内肯定能出发,”周围的动静越来越小,后方的骑兵都已经到位,张大牛做了一个比较准确的推断。
张大牛那还算镇静的语气让三人放心不少,想想现在时间已晚,不出意外,敌军都已经休息,即便敌军的密探能及时发现情况,敌军也无法及时追来,毕竟敌军整兵列队同样需要时间,可能那时,他们早已离开多时,在尽量往好的方向想后,林玄仲的心情同样平静不少。
没多久,如张大牛推测那般,在前方的一名将领一声令下,两万余夜军正式启程,长长的几个队伍有条不紊地向前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