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李阳脸色一变,本来就是扫了一眼,没想到居然见到了真东西。
古玩街的古玩本就参差不齐,地摊中的古玩更是十假无真。
随着这些年古玩的火热,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的爱好者,万里淘沙,早就将那一些真东西给淘没了。
至于古玩店,都有各自的渠道和销路,真东西还是有一些的,只是价格十分昂贵。
李阳怎么也没想到,会在地摊上看到真东西,并且还是北魏时期的佛头。
这个小摊似乎是专门卖一些旧佛像的,还有一些杂乱无章的旧货,也大多是一些不值钱的玩意。
摊主是一个老大爷,看起来在这里摆了有些年头了。
李阳凑过去跟他闲聊,指着一个菩萨的瓷器,然后道,“大爷,看看这尊菩萨面善,多少钱啊?”
大爷一看有生意上门,随即道,“这可是真正的青花,少了2万不卖!”
李阳笑了笑,暗道一个现代工艺品卖这么贵,也不怕晚上做噩梦。
随即蹲起来,又问了旁边的一尊佛像,“那尊佛祖像,5万。”
“大爷,您可别蒙我,这尊五万了?”
大爷一看就是老手,故作神秘的道,“这尊佛像可不一般,是大悲院里开过光的,据说是一个和尚卧房中的佛像,上面有佛菩萨的念力,能保佑你家宅平安呢。”
大爷开始给李阳讲故事了,李阳会心一笑,但表面上却露出一副虔诚的模样。
大爷一看有门,又开始编故事,将这佛祖像讲得一套一套的。
李阳听得如痴如醉,最后打算跟大爷还一下价,说道,“大爷,便宜点呗。”
大爷露出一副心疼模样,然后道,“看你虔诚,老头我做个善事,你给了一万块,我就卖了。”
“一万啊?太贵了。”
老头一看这小伙子一身街道的马甲,还以为他在街道工作,就知道没什么钱,又怕跑单,于是道,“这一万可不贵,这可是正经的青花烧制的,上面的着色,都是需要几千度才能烧出来的。”
老头讲得一套一套的,但在李阳看来,却差点笑出声,还几千度,就不怕烧出个孙悟空么?!
李阳露出为难神色,然后道,“我可没这么多钱,就带了几千,还有便宜的么?”
老头一听,就说道,“这个再也便宜不了了,要不你换换?你看旁边那个雕刻出来的佛头,也不错,那个卖两千块。”
李阳一听差点笑出声,然后又为难地道,“那个佛头没有身子啊,还这么贵?”
老头叹了口气,暗道碰到了一个穷鬼,有些不情愿的道,“你要是要,那个佛头一千块拿走。”
李阳这时点了点头,拿出昨日发的奖金,请完客正好剩下一千块,随即便给了老头。
老头喜滋滋的,但表面上还露出了不舍的神色,将佛头递给了李阳,然后道,“这单亏了,你赚到了。”
李阳一笑,说道,“谢谢大爷!”
李阳正在高兴,肩膀突然被拍了一下。
李阳回头一看,原来是鉴宝大会杂项组专家安国栋安老。
安老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来地摊中闲逛,所以地摊中很多人都认识他,只是因为他的名声实在太高,凡是被他点评的,都会卖出高价。
那老头显然是认识安国栋,顿时说道,“安老怎么来了。”
安国栋跟他打了个招呼,随后对着李阳笑眯眯的说道,“李阳,买到什么好东西了?”
李阳也没客气,直接将刚买到的佛头递了过去,随后笑着说,“请安老掌掌眼!”
老头暗道,坏了,该不会是遇到真玩意了吧。
安国栋极为有名,一出现,顿时很多人便围了上来。
周媛闻声,也走了过来,自然是看到了这佛头是李阳买下的。
安老是杂项组专家,对这种雕像最为熟悉。
当下看了几遍,然后说道,“眼力不错啊,北魏的!”
哗!!
这一下可就热闹了,到处都是议论的声音,那个摊主老头更是一屁股坐在地上,连手都哆嗦了起来。
李阳却是一笑,然后道,“这佛头应该叫做北魏红砂岩佛头,红砂岩是从五代一直至唐宋都会用到的一种天然材料,因为质地疏松,有很好的雕塑性,从而被广泛使用,著名的乐山大佛就是用的这种红砂岩。”
“这尊佛头的造型明显就是北魏时期的,该像脸部浮现悲悯笑意,首微偏微侧,容貌庄严,鼻梁通眉,双目细长,看起来端雅,舒展,妩媚中不失温柔,阴阳调济,相辅相成。”
最后又道,“不过我并不知道这佛头出自哪里,也不知道是否是被盗的文物。”
安国栋听后很高兴,接着他说道,“北魏崇尚佛教,这石刻极多,比如敦煌,麦积山,云冈石窟都有这种石雕的佛像,不过大致还是能判断出来,北魏早期的佛头大多是那种印度式的五官。”
“你这佛头明显不符合北魏早期,反倒是有些像是汉人,所以我认为这应该是北魏鲜卑氏全面汉化之后所刻,所以这佛头应该是北魏晚期的。”
安国栋的肯定,顿时让所有人都兴奋了起来,那摊主老头更是欲哭无泪。
有好事的人自然会问到价格,然后安国栋却说道,“这李阳是宣雅斋的鉴定师,他自然对价格极为熟悉,还用问我么?”
摊主老头这才明白,是遇到高人了,并且还是同行。
然后便道,“原来你就是在鉴定大会大出风头的李阳,小老眼拙,啄了眼,不知这佛头真正值多少钱?”
李阳轻轻一笑,然后道,“这佛头真正值钱的是他的历史价值,而非这佛头本身的价格,说到底不过是一堆石头,拍卖会遇到这种石像,其实很多都是按照公斤计算低价的,大概一公斤两万五。”
摊主喃喃的说道,“这佛头极沉,大概怎么也得有五公斤,也就是12.5万?”
李阳点点头,说道,“大概就是这么多。”
顿时有一个好事者就出来问道,“李阳,这佛头你卖么?我出15万。”
李阳回过头来看了那人一眼,一身暴发户的样子。
另一个也说道,“我出16万!”
那个暴发户当即道,“20万!”
这一下,再没有人跟他抢,李阳随即笑了笑,道,“反正我留着也没啥用,就卖给你吧。”
那个暴发户当即喜滋滋的抱着佛头就走了。
摊主看到李阳转手就卖了20万,当即气得连扇了自己三个嘴巴。
其实这佛头并不值20万,顶多10万出头,正因为有了安国栋的加持,这才让这么多人围观,并且无论是安国栋还是李阳,都是鉴定师,所以这价格自然水涨船高了。
周媛远远的看着李阳和安国栋谈笑风生,不由有些自惭形秽,感觉李阳就是在发光一样。
周媛甚至有感觉,可能李阳在她所在的辖区,住不了多长时间了,没看人家一转手就赚了20万么。
之后,李阳告别了安国栋,又带着大爷大妈转了一圈,之后便坐上了车回家。
全程,周媛再没有跟他说上一句话,俩人完全没有交集,更没有共同语言,小时候的那点情分,也早就消磨殆尽了,又何必强扭呢。
回到家的李阳,全身瘫软在沙发上,母亲还没有下班,也不想吃东西,于是点了一桌菜,打算等母亲下班,一起吃。
母亲是笑着进的门,一进来就说道,“这次我可在邻居们出名了,他们都说我养了一个好儿子,在古玩街你可威风了,听说还赚了20万?”
李阳点点头,将那张20万的卡放在了桌子上,然后道,“这个卡您拿着,以后儿子能赚钱,不用这么辛苦了。”
母亲很高兴,又道,“这钱妈不要,你自己留着娶媳妇吧。”
母亲还是没有要这钱,李阳一叹气,也没有拒绝。
母亲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一心一意全为了儿子,李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完全没有办法,只能暗自发誓,一定要让自己有出息,让母亲住上大房子。
……
翌日,当李阳刚进古玩店,就被宋佳和家洛姐笑盈盈的请了进来。
小张从旁递茶倒水,给李阳挑了一个大拇哥。
“李先生好有本事啊,路过家门而不过,独自去古玩街地摊大展神威,转手卖了20万,好有本事啊。”
家洛姐阴阳怪气的,就连宋佳都笑着说道,“那是,北魏时期的佛头,现在那些卖佛头,眼睛都快瞪出绿光了,别说佛头了,就连现代工艺品的那些瓷器价格都翻了好几倍呢。”
李阳知道,这是他们吃醋了,连忙陪不是,又是请他们喝咖啡,又是吃请中午饭的,总算把这事给圆了过去。
……
热闹了一阵过后,风铃响起,却又进来一个身穿花色棉袄的妇人。
一口外地口音,手上拿着一个包袱,进来就小心翼翼,一直护着。
家洛姐眼尖,自然是看到了,她并不愿意接待这种人,一个是穷酸,另一个是骗子太多,没点眼力可不行。
小张没有办法,只能上前了,怎么说,她也是导购。
李阳则回去喝着咖啡,提神醒脑,味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