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俩爱上了同一个女人,哥哥是大清的皇帝,弟弟在哥哥手下骁勇善战,在哥哥死后,成为了摄政王,保着心爱之人妹妹的孩子福临继位,而为大清打下整个中原,统一中华,这种狗血情节,想想就觉得比小说还要精彩。
李阳其实对这种事也是不相信的,然后拿起手机,拨通了清史专家闫月崇老师的电话。
简单说了关雎宸妃的印章之后,闫月崇老师一时之间沉默了。
随后闫老师说道,“多尔衮是1612年生人,1626年封贝勒,1628年随皇太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立战功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
“海兰珠1609年生人,比多尔衮大三岁,1634年,时年26岁的海兰珠入清宫,这时她的13岁妹妹布木布泰,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早就嫁给了皇太极。”
“直到1636年,也就是两年后,皇太极册封五大福晋时,海兰珠为关雎宫宸妃,位列四大妃之首,仅次于她的姑姑哲哲。”
“崇德二年,也就是1637年,宸妃生皇太极第八子,次年1638年,第八子亡,之后,宸妃就以泪洗面,于崇德六年薨逝,谥号"敏惠恭和元妃"。”
闫月崇老师不愧是清代的研究家,对清初的这段历史,讲述的极为详细,让很多专家不由点点头,显然是同意了他这种说法。
只是李阳有些不解,随即便问道,“闫老师,这海兰珠的前夫是谁?”
李阳抓到了关键一点,26岁入宫的海兰珠,不可能是未嫁之女,况且她也算是蒙古贵女,本身的身份并不低。
闫月崇老师随即便说道,“海兰珠的确之前是嫁过人,这点在清史稿中,是有记载的,天聪八年(1634年)十月十六日。科尔沁部乌克善洪台吉率诸臣送妹至。汗偕诸福晋迎至,设大宴纳之为福晋。”
“这里的妹,就是海兰珠的最初记载,至于她的前夫是谁,正史中并未有明确说明。”
闫月崇老师转念一想,又道,“不过野史中,的确有说她的前夫是林丹汗的,只是林丹汗死后,他的大福晋也嫁给了皇太极,就是麟趾宫贵妃囊囊,为皇太极生下了皇十一子襄昭亲王博穆博果尔、皇十一女固伦端顺公主。”
“此外,还有林丹汗后宫的一干女子,都被送进了皇太极的后宫,这海兰珠也是在林丹汗死后的二个月被送进了清宫中,所以我也认可,海兰珠的前夫就是林丹汗。”
“之所以没有任何记载,就是因为皇太极实在太爱她的,将她的过往都给删除了,所以才没有史料上的记载。”
闫月崇老师的一顿分析,不但解释了海兰珠的过往,就连她的前夫是林丹汗,都解释的明明白白。
李阳脑筋很快,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于是就说道,“闫老师,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海兰珠的前夫,就是多尔衮!”
李阳脑洞大开的样子,不但让闫月崇惊的说不出话来,就连其他专家都是一脸震惊的模样。
钱伟好像忍不住了,直接说道,“不可能,绝没有这种可能。”
还是闫老师老成持重,想了想,就说道,“理论上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但现实上没有这种可能,毕竟皇太极娶孝庄时,布木布泰才13岁,再参考一些史料,满蒙的女子基本都是13,14岁嫁人,海兰珠不可能不嫁人。”
“除非……”
这时,李阳接下了他的话,“除非这海兰珠不是二婚,而是三婚,头婚嫁了个寻常蒙古贵族,二婚嫁给了多尔衮,也就是在清廷,被皇太极太重,最后被迫嫁给了皇太极。”
李阳的分析,本质上说并无漏洞,闫月崇老师想了想,随后道,“满人,尤其是入关前的满人,的确有这种可能,就比如后来的顺治皇帝福临,她的爱妃董鄂妃,本就是他的弟弟博果尔的王妃,被福临看上之后,被入了宫,还成为了顺治的宠妃。”
“儿子都如此,他老子皇太极是不是也这样,就不清楚了。”
闫月崇并没有反对李阳的意见,只是并没有支持这种说法。
随后,挂断了电话,李阳看向了洛辰。
洛辰则说道,“刚刚的这个发现极为重要,但是否就如同你所说,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古发现,我会将此事写份报告,说清楚此事的。”
李阳点点头,而旁边的谷安秋和钱伟则面面相觑,他们只是觉得这种假说的可能性,比小说的情节还要扯。
……
既然想不通的事情,就需要进一步考古探查。
几人又一次的从棺椁密道中进入了溶洞中。
竹舍依然伫立在那里,小溪潺潺,四季如春,身在其中,真的美极了。
不过这么多的美景,在这群专家看来,却不如一件文物来的实际。
这里同样有一群助理工作人员在不停的对这里挖掘,又因为是竹子所制,所以在这里他们异常的小心。
之前专家们都是来过竹舍的,又一次的前来,几位专家纷纷在竹舍前逗留,并且看着这些助理们的考古成果。
而李阳的目光,却并不在这竹舍中,他的目光则大多数关注在竹舍所在溶洞。
李阳观察了一会儿,走到小溪,并且摸了摸水,发现这水竟然是温的。
马上找来了一个助理,随口便问道,“这里是不是有温泉?”
“是的,我们一来,就对这里的环境,空气,水样等进行的分析,这小溪中的确有温泉,并且发现,在几百年前,那边的温泉,还能喷发出来。”
说完,将李阳带到了一处小池中,这小池乃是又天然岩石构成,上面还有假山嶙峋,池水清澈见底,偶有小鱼在其中游弋,显然这是一处景观。
似乎是修的很仓促,这处景观并未修完全,应该还有一些配套的景观,并未完成。
见李阳看着这处唯一的景观,谷安秋又走了过来,拍了拍他。
然后道,“这个岩石喷泉,并非江南水乡的那种精雕细琢,在我看来,有一种粗狂之美,非要说起来,怎么看都有种蒙古草原的那种狂野之美。”
李阳反过头来问道,“谷老师也觉得这是多尔衮为心爱之人准备的么?”
谷安秋点了点头,随后又道,“只是不清楚这个心爱之人,是布木布泰,还是海兰珠!”
李阳回头问道,“谷老师也认可我的说法?”
谷安秋没有明说,而是道,“从史料中看,孝庄太后应该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她对时局,对朝堂的把握,可以说十分老道,只是在皇太极时期,并没有明显发挥出来,在我看来,她应该是一个不甘寂寞的女强人。”
“但海兰珠明显不同,皇太极曾说,后宫这么多女人,只有海兰珠是拿他当一个丈夫看待,这也是为何皇太极会极度宠爱她的原因。”
听到谷安秋如此说,李阳似乎更加坚定了这就竹舍就是多尔衮为海兰珠准备的,随后道,“也只有海兰珠那样的女人,才会心甘情愿来到这竹舍与多尔衮隐居,不问世事。”
一直以来,让李阳想不通的是,以多尔衮权倾朝野的实力,为何会想要在这溶洞中隐居,一个是摄政王,另一个是孝庄太后,这明显就说不通。
即便是叔嫂不伦,这也是汉人的儒家传统,在满人看来,他们本来就有兄死继承嫂子的传统,所以并没有什么错。
但若是皇太极没死,当时的多尔衮虽然是皇太极之弟,但在满清初期,他就是一个旗主,根本就不能抗衡皇太极。
多尔衮想要逃离,并且隐居的想法,自然就说得通了。
只是后来,多尔衮失败了,就连女人都被皇太极夺了去。
再之后,海兰珠身死,皇太极郁郁而终,掌握大权的多尔衮,只能找到孝庄,这个看起来跟海兰珠长得一样的女人,并且扶持了她的儿子。
最后,多尔衮重新修了这个隐居之地,并且将这里作为龙脉宝藏的地点。
故事很长,但整体上来说,是连贯的。
李阳讲述了这个故事,让谷安秋不由一阵唏嘘。
这时,钱伟走了过来,直接说道,“你真应该去写小说,没准还能大卖。”
钱伟直到现在也认为李阳的猜测,是伪科学的。
李阳看了一眼钱伟,自从庄岩被捕之后,这个钱伟就开始处处针对他,所以让李阳很是不满,但因为人家是国字号专家,所以并未说什么。
现在并没有关键性证据出现,所以李阳的猜测,也只是猜测。
穿过这竹舍,当李阳又一次的看到瀑布,这时尸体发出的臭味,早已被打捞干净。
瀑布中的水,都已经很干净,并且恢复了清凉,甚至李阳还能看到鱼。
只是李阳似乎看到这瀑布下面,有个东西,隐约出现在那里。
“那是什么?”
听到李阳说,其中一个小助理上前说道,“那是石制的囚牛,只是因为年代久远,又常年被水冲刷,所以样貌已经不清了。”
“囚牛?”
长子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它不嗜杀不逞狠,专好音律。
只是囚牛放于瀑布底下,很是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