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我的名字叫秦明,接下来我要给大家讲的经历和人物,完全可以当成故事来听,不必过于认真。

我的家乡叫北郊,属于渤海湾一个直辖市的郊区。听老人讲,北郊以前属于这座城市的边缘地带,地方不算太大,从解放后逐渐开始没落了,但在古代却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朝的时候,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的时候就是从这里集结的大军,然后顺着运河南下一路打到了当时的京师应天府。清朝的时候,八国联军从大沽口登陆后,向北京进犯的途中经过北郊,在此地与清军和义和团发生了激烈的交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时候,北郊又成为了城市的外围阵地,现在这边还留有以前的炮楼和暗堡。

往往乱世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怪异事件,就比如我爷爷年轻时候的一次经历。祖先曾经在清朝初期从龙入关,所以获得了一等轻车都尉爵位,但是因为世袭递减的缘故,到了清朝末期就已经成为了闲散旗人。随着民国的建立,旗人失去了所有特权,甚至连生命财产安全都得不到保障,于是就举家迁移到了如今的北郊,改成了汉姓。

抗战结束后的时候,那年我爷爷刚十六岁,兄弟共有六人,他排行第六,家里靠着长辈留下的产业生活倒也还算殷实,除了在北郊有几百亩良田和一处青砖青瓦的三进四合院,还在市区买了一幢两层小洋楼。

那年的冬天格外的冷,每天早晨起来都会看到一些冻死在街头的穷苦百姓,当时那个年代普通人的生活异常艰难,忙碌一天能吃饱肚子就已经算好的了,当然这些都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所不能理解的。

我们这边腊八的那天有喝腊八粥的习惯,到了晚上全家人聚在市区的小洋楼,一起在屋里一起喝着腊八粥。喝着喝着,就听到外面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听声音是附近的保甲温三爷,边敲门边喊:“快跑呀,国军当兵的要来了,说要没收大户人家财产。”

之前已经有传闻说抗战后,负责接收城市的国军借机敛财,把很多大户人家都给安上了罪名,抄家的抄家,枪决的枪决。爷爷一家人惊恐万分,赶忙叫齐了家人和雇的伙计,套上了三辆大马车,装满了值钱的细软,打算一家人逃往北郊乡下的宅院避难。

等到收拾妥当了,已是夜里十点多了了,一家人也顾不上刺骨的寒冷了,顺着夜路就往北郊方向走去。然而就在时间快到十二点时,爷爷他们一行人恰好走到了城郊结合地带,几匹马突然不停的嘶鸣,不论如何驱赶都依旧停滞不前,煤油马灯也全部熄灭,随后感觉有一股莫名的寒气正渐渐靠近过来,所以人立刻紧张了起来。

队伍里的长辈让大家全都躲到马车后面去,等会不论看到什么事情都必须保持绝对沉默,更不许随便乱动。不一会儿,时间就来到了十二点,远处突然传来微弱的马蹄声,随着马蹄声越来越近,终于他们的眼前出行了一匹匹战马呼啸着由南向北飞奔而过。

而奇怪的是,这些战马的马鞍上都是空的,没有人骑在上面。就在爷爷好奇的把视线移到战马后面时,令他终生难忘的一幕出现了。一辆辆马车随后而来,每辆马车都亮着两个灯笼,但是看不到赶车的人坐在上面,一时间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莫名的紧迫感。

大家都闭上了眼睛,连大气都不敢出,只有胆大的爷爷一个人躲在马车后面,眯着双眼看着一辆辆马车穿过。据他后来回忆,这些马车一共经过了一百多辆,整整过了二十分钟,马车车队才消失在视野中。

而说来也怪,就在这队马车全部通过后,在场的马不继续嘶鸣了,马灯也自己重新亮了起来,就这样一行人带着心中的未解之谜再次继续上路,同时谁都没敢议论刚刚发生的事情。

回到了北郊乡下,白天的时候,爷爷他们才敢议论夜里发生的诡异之事,镇上的阴阳先生听说后表示:这一定是所谓的阴兵借道,而且还是规模很大的那种,作为三界之一,冥界中同样会发生战争,而哪里怨气重,哪里就有可能会当成战场。

那晚爷爷看到的马车队伍估计就是阴兵的队伍,而阴兵们作战的地方很可能就是北部地区。一般来说,阳间的人是轻易不会遇到阴兵的,应该是由于冥界事出紧急,而爷爷一家人的回乡路线刚好与阴兵的出行路线重合,来不及避开,这才会看到阴兵借道的诡异景象。

一家人本以为回到乡下就能避难,结果后来依旧没能幸免,城里的洋楼、北郊的四合院、乡下的农田等最后还是被没收充公了,爷爷他们也被抓走,带到了法场准备行刑,由于平时既没有欺凌过乡里,还经常救济穷苦百姓,所以很多人自发的去法场为这兄弟六人求情,最终迫于舆论压力只杀了年龄大的两人。

侥幸活下来的人被赶到了北郊乡下的几间土坯房里居住,除了留下了几双被子和少量的粮食,再无其它东西了。现实是残酷的,尤其是在那个人命贱如草芥的年代,全家人只能忍饥挨饿,几个人盖一床被子睡觉。

等到了五六十年代,随着社会逐渐的稳定,爷爷一家人依靠着辛苦耕耘,日子也一天天的好过了起来。一方面是出于个人爱好,令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家庭收入,爷爷拜了一位阴阳先生为师,但没有太深入去领悟阴阳之术,只学会了一些料理丧葬、吹奏哀乐和看香查事的粗浅本领,凭着这门手艺为周围的乡邻做一些善事,有心的人家都会在事后给一些赏钱。

直到后来爷爷快去世的时候,才跟我说他为拜阴阳先生为师的原因。冥界阴兵有三种情况下会借道阳间:第一种,阳间经历了大灾大难死了人之后,阴间拘魂的鬼差来收取死者的魂魄;第二种,冥界发生了战争,占用阳间之地;但三种,阴间的神灵带着阴兵来阳间寻访。如果人们遇到了阴兵借道便必须让行或让道,如果逆流而上会被顺道带走魂魄或被附身,如果抬头偷看则会殃及子孙,此后的命运也会急转之下,他当时处于好奇偷看了,唯一弥补的办法就是多帮死人料理丧葬,吹奏哀乐超度,焚香祷告,希望以此来为后代积攒福报。

可是接下来到了八十年代初,家里发生了更意想不到的事情。每到后半夜的时候,屋顶的木梁都会莫名奇妙的着起小火苗,用水泼不灭,也不会烧坏周围的东西;地上也会爬出来小蛇,用木棍去打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等到了早晨,一切恢复正常,白天的时候,这些奇怪的现象也不会出现。

那时我父亲和母亲刚刚结婚,与爷爷住在一个院子里,每当夜里看到房子里的诡异景象,母亲都会被吓哭,父亲就会安慰她:“没事儿,你那是做梦呢,别总瞎想,睡着了就看不到了。”

结婚将近一年的时间,母亲始终没有怀孕,突然有一天午睡的时候,被房间里一声惊悚的声音惊醒。母亲惊魂未定,只是发现有黄鼠狼、狐狸、蛇等屋子里上传下跳,见到了这一幕被吓得哭了起来。

等到爷爷、父亲他们晚上回到家,母亲把白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们。爷爷沉思了一会儿,对着家人说:“今晚你们谁都别乱出去,老老实实的在家待着,我去趟碧霞宫。”说完话,爷爷转身就出了院门,一个人不知道去了哪里。

加上之前院里就经常出现怪事,家人现在确实都很害怕。弄的每个人都神经紧张,这个说是家里闹鬼,那个说是家里闹仙,却又无计可施,只好先开着灯睡觉,等待着爷爷去碧霞宫找来师傅。

碧霞宫,位于北郊古镇,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历经五百多个春秋,香火长盛不衰。主要供奉的是碧霞娘娘,她是道教遵奉的重要女神,俗称泰山娘娘、泰山奶奶,道教尊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关于碧霞元君来历说法不一,道经上太上老君说:“碧霞元君是西天斗母精运元气的化身,在泰山修道成真,证位天仙,受命玉皇,统管岳府神兵,护国佑民,照察人间善恶,福佑众生,有求必应。”

明清时,供奉碧霞元君的庙宇遍及全国,两千多个县中,几乎每县都有元君庙。史料记载,凡遇事,如猛虎为害、飞蝗为灾、旱涝、皇储未建等,帝王或官员都遣使或亲自致元君庙,求元君赐佑。

碧霞元君神像左右,分别还供奉眼光娘娘、送子娘娘。传说中碧霞元君奉旨巡查阳间的冤魂受报,人间善恶;眼光娘娘能治疗各种疾病,保佑人们心明眼亮,身体健康;送子娘娘掌管人类生儿育女,据说极为灵验。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