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神奇的是,这些禾苗只要种下去后,秋收的时候只管收割,只要不破坏它们的根茎,来年春天自己就长起来了,就跟韭菜似的收割一茬又一茬的。
自此以后,启国将所有的耕种土地都收归国有,农民彻底摆脱了对土地的依赖,虽然没有了土地耕种,但是粮食也不要钱了,到秋收的时候,大家自发的去地里收割粮食,在规定的时间内,若是还没有收割完,朝廷会在当地雇佣闲者将所有的粮食收割储存作为备用粮。
这些免费的粮食可以自用也可以倒卖,但是必须按照国家颁布的价格严格执行,不然就是重罪。
袁姓穿越者最后位列仙班配享太庙,人间更是有袁农祠,香火旺盛。
郝平凡听的新奇,有些按耐不住的想要探索这个世界。
想来这些粮食每年的产量都不低,毕竟人吃的都够富裕,还有多出的把毛孩狗娃养的肥胖。
郝平凡与喜儿边吃边聊,这是郝平凡穿越的第二天,一切在他眼中都很新鲜,但又有着那么多的平淡无奇,这些都是留着他以后慢慢去探索去发现,可是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距离他东北十数万里之遥的京城尚都,启国的政权核心皇城所在。
在这有着高大城墙呈圆形围绕拱卫着巨大的都市,城市的正中央有一座高山,在四周广袤的平原衬托下显得十分突兀和挺拔。而启国的皇宫正是修建在这高山之上,这山头被削平,辉煌的黄金宫殿俯视看去四四方方,于外围的圆环城墙组合起来暗合天圆地方之意。
北方的初秋已然寒风凛冽,城里的人都开始加厚衣物,而这座规模宏大的黄金宝殿却是暖意盎然让人如沐春风,阵阵香气伴着祥云环绕四周,偶有鹤群于这烟云中穿梭往复,四时花草竟然同时盛开争奇斗艳,丝毫不见节气的影响,步入这里宛如人间仙境。
启国的新皇帝此时正在这个地上仙境般的辉煌宫殿内,坐在这个国家的权利顶点上开始了他的第一次亲政。
辉煌的宫殿内,诸多大臣按文东武西左右排班整齐垂首肃立,待时辰到,禀礼太监高喊道:“新皇临朝,大礼参拜,启!”
大臣们纷纷推金山倒玉柱行三拜九叩大礼,口中高呼:“我主万岁万岁万万岁!”
新皇看着这些跪伏在他面前的臣子,神情从容淡然地一挥手说道:“众爱卿平身。”
大臣们得到王命,纷纷口称:“谢万岁!”这才起身,顺手把朝服理顺,随后接着垂首肃立。
新皇嘴角勾了勾,起身向他的臣子们走去。不发一言的新皇帝,步伐稳健的发出踢踏声在这空旷的恢宏大殿里回荡。
当他走到臣子们中间的时候站定的时候却依然沉默如故,环视四周,这些位高权重的大臣就跟庙里的泥塑一般,垂首肃立静待新皇的指令。
新皇无声微笑,良久才说道:“诸位臣公不必太过拘谨,朕虽是初登大宝,可之前也是上殿监国整三年,与诸位还是有情谊的。父皇亦多有叮嘱,与诸位臣公理应多结君臣之宜。”
等了一会,众臣子们见皇帝正是训示完毕,赶忙齐齐躬身说道:“吾皇圣明!太上皇圣明!”
新皇复转回身,朝着高出的龙椅宝座走回去,但这一路不见沉默,边走边说道:“朕自监国起便尝思量,我启国地大物博富有四海,然东西不得呼应南北亦不可相照,纵横间便是万里之遥,甚是更甚。往来不利通商困难和其不利与民不利于商?前些日子朕与御膳房管事闲聊,偶然得知岭南荔枝若飞八百里快骑日夜送达,则需待那荔枝未及成熟便要采摘下,走沿海水路,再换马车北上方得入京。至此用时以有月余,那荔枝虽是闷熟,但比起自然之鲜美却还是差了不少,而且路上颠簸,定是要坏去大半。故而,即便是我朝尚都,亦是只能啖食此等腐朽,徒叹山高路远。不知诸位臣公有何见解?“
说完,已到龙椅前转身坐下,看着底下那群人。
心思慢的大臣都暗自腹诽:你不是都吃到新鲜的了么,你管别人吃不吃干什么玩意?!
心思快的已经心下明了,新皇帝肯定早就有了主意,这是让我们求着他说出来呢。
这群人里最稳重的就是站在西边的那些武臣,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副看戏的模样,反正只要跟打仗无关的话题也就跟他们毫无关系。
东边文臣队伍里站出一人拱手说道:“启禀吾皇,微臣自太上皇临朝时多曾谏言,我朝当广开造铁办,拓宽御道引进机械,西域器械非是奇技淫巧,乃利于国民,与出行通商皆有利。然,太上皇多以异人宋留于《器械污染图》为由数次驳斥臣,臣不敢妄自非议,但实不解,若常将以往,我朝于世界之差距必将愈大,其利在他而非我,总有神仙庇佑,恐怕日后会有刀兵之祸,陛下不可不察。”
他话说完还未回到自己的位置,西边武臣队伍里站出一人朗声说道:“谬论!我上国天朝何惧刀兵之祸!我国东有仙海阻拦西有山川险阻,南北小国皆不足虑,有何惧哉?倒是那些西域器械巨累镔铁,还不如强健国防根基。请陛下明鉴。”
新皇是乐于看到这样的场景,挥了挥手,旁边侍立的众多太监手托金盘走向诸位大臣,金盘里垫着红绸子,上面摆着一张皮质的图画。它们被按照皇帝的旨意分发到大臣手中。
等到每个人都人手一份的时候,新皇才说道:“梅玖理与李擎两位卿家所言各有利弊,然尽情所言朕心怀甚慰。朕每每东望仙海观潮,但见潮汐起落无穷魄力,若能为朕所用,当是一件利民千秋万代的功勋。而这等万世功勋,非朕一人独得,愿与众爱卿共享。”
看到臣子们交头接耳半天,新皇才笑着继续说道:“朕做九五潮汐图,意在用此魄力恩泽子民。纵横九五共十四道运河贯穿我启国大地,使南北相连东西相顾,运河连同大海,借潮汐之力推动航运,即可福泽全国的百姓,又可避免环境污染坏了风水气运。朕想让工部户部的臣公商量一下,七日后拟个折子奏报上来,看看可持性几何。”
众人被新皇的脑洞震惊的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赶紧纷纷说道:“吾皇圣明!”
这四个字基本上不出错,啥也不知道说的时候,就说这四字一准的没错。
新皇很高兴,你看看咱这登基第一件事就这么大,这要是成了,以后历史课本上怎么的也得给我多写几笔。
他这正高兴呢,下面文臣队伍里走出一人,恭敬把手中奏折高举过头顶朗声说道:“启奏吾皇,臣有本。”
新皇一见此人举着小本本,心里不由的咯噔一下,原因无他,只因这是钦天监主鉴,一般来说他这个职位没什么事情汇报,但只要事他汇报的必是大事。
钦天监这个官职机构自古有之,主司天文气象排表年历节气,自从启国老祖海边悟道白日飞仙后,这个机构就发生了质的改变,承接着占卜吉凶接受神谕的任务。
只有顶层的几位才知道钦天监的真实力量有多大,好在这些人都是启国老祖的座下弟子,忠诚方面毋庸置疑。
可即便如此,还未成仙的皇帝基本上对他们嫉妒多过信任,厌恶多过亲赖,就是因为他们势力太大,没有一位皇帝喜欢跟别人分享权力。
看着主鉴手里的小本本,新皇心里稍微的放下了一些,也只是稍微放下,毕竟这些神通广大的家伙说不定暗自占卜出今天的议题,早早拟了奏折准备现在呈上来驳斥自己的主意。
虽然这个举动有大不敬之嫌,但是这些家伙自持是老祖弟子,自己要是较真起来还真拿他们没辙。
为什么不让皇家掌握这种力量?这是新皇一直想不通的,毕竟这种力量对于皇权来说,无疑是一种掣肘。而造成今天种种局面的,正是一千五百年前飞升成仙的老祖。
有太监将奏折用金盘盛举着,恭敬地送到皇帝陛下面前。
看着那份奏折,皇帝深吸一口气接过来缓缓打开,仔细阅读一看心算是彻底放下了。
不是针对他的宏伟计划,就是昨天夜里天现异象,有惑星直坠西南,预示又有穿越者来到了这个世界。经过占卜探查,未来一年里风平浪静前路无波,因为是穿越者,这样的表现基本上可以判定是平平无奇的普通人,只是这件事关于这个人的生杀予夺还要交给皇帝陛下来定夺。
新皇想到这些年读过的史料,历史上穿越过来的人不知凡几,基本上都是在一年内有所作为,入朝为官甚至配享太庙位列仙班的也大有人在,看来也只是寂寂无名之辈不用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