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我们是1月14号抵达,旅行社已经安排了网约车在出口处的网约车停泊处等候,使我们很快得以与司机接上头。

西安的网约车/私家车、出租车在不同位置接站,尽然有序,给人印象不错。天气虽冷但是司机的热情令人如沐春风。

他载着我们迅速离开地下车库,从丹凤门西侧的建福门出来,很快沿着大明宫西墙离开,只用了十分钟时间便抵达位于雅阁花园的下榻酒店。

这个酒店应该是由老建筑改造而成,屋里有下水反味情况,空调声音也有些大。不过顾不得这些了。

我们放好行李便出发去吃早点,找了一家做牛丸胡辣汤的。

味道好,也适合冬天吃,口味确实重,土豆、胡萝卜、菜花丁加牛肉丸,必须配馍掰成小碎块放进去吃才行。

由于以前见识过河南的胡辣汤我倒没什么,惊异的是她却大呼太硬、太冲了。

熟悉过周围的情况后,发现市民早上的生活可能也就十几、二十元标准,甚至可以六七元解决。

西安便利店不少、药店不少,酒店不少,冷热饮店也不少,但是大超市人却不多,街上关门歇业的店铺经常看到。

有提前放假的,也有撑不住关门的。

中午有个发现,西安吃米线的不少,原因……不知道,我猜想和汉中附近有最早的旱稻种植历史有关。

当然,这个“不少”只是我们印象中的,原以为他们不会有米食习惯或极少,所以意外。相比江南、湖广当然这边还是面食更多。

尝了酒店不远的阿琪米线,味道不错,每碗12-14元,不够吃可以加米线,美团上优惠只要9.9元。

顺便说一句,其实到一地就用美团查看本地美食很方便。西安流行美团、微信,反而比支付宝、京东方便许多。

我们向酒店经理打听在西安怎么坐公交、地铁,他说公交和地铁需要在微信里领个城市通虚拟卡包,身份认证后就可以用自己的二维码乘车并缴费了。

要不试试?我们决定前往距此很近的汉城湖公园。

这个公园是免费的,坐车只用十分钟,下车老远就看到汉武帝的巨型塑像,不过似乎外围施工,设立了一些围挡墙,我们费了些力气才搞明白封禅广场(入口)的位置。

所谓汉城湖,乃是汉代长安东护城河,唐代利用为城市的西护城河,到明代将之加以利用,修成漕河,现代又在漕河基础上改成公园的。

对岸隐约可见堤后高坡便是汉长安城的东墙,只不过现在残存不多,有些地方连一米都不到了。

不过回头看看沿河东岸车水马龙的城市街道,汉城墙多少还留下自己的印记,而唐城墙却由于五代十国的废弃、宋城的缩小、明代重建尤其是现代都市化改造,西墙已经荡然无存!

令人感叹。好在还有这条昔日的护城河在。虽然它没了防卫的功能,但却可以做为城市水系,为人们继续带来福泽,供市民休憩、娱乐。

我们并没和汉武帝在一起过多逗留,只是远远离开后又回头瞥望了几眼。

武帝其实并没什么天生的雄才大略,保住祖先留下的江山社稷,扩大汉朝疆域和影响力这就是他的使命和被赋予的任务,他不做后代就要没落、走上秦朝老路,所以必须如此!

驱逐匈奴的势力、阻止游牧民族的扩张,维护和让农耕文明存留、发展,只有这样做刘彻才能让社稷稳固。

所以他不是个英雄,而是被推上舞台并很好演完人生的演员。他是积极的、幸运的,也可以说是敏锐而果敢的。

但他的过于激进、大胆,也给帝国留下了隐患。皇族、后族的横行导致上梁不正下梁歪地崛起大量豪强和士族,为后来王莽失败、东汉国祚不长都埋下了伏笔。

我们转着转着来到一座桥,越过它先去看了汉长安城东南角的望楼遗址,然后从大风阁下出来离开汉城湖。

今人所修大风阁,只为纪念汉高祖定都长安的伟大决定。然而这其实不是个好决定,是没办法的事情。

汉初长安位于对匈奴、对西域、月氏作战的前沿,所以刘邦定都与此和王霸之气毫无联系,只不过为了改变态势、击败敌人,扩大有效管控领土而已,和后世朱棣定都燕京时说“天子守国门”是一个道理。

朱棣有数次征北元,刘邦亦有大同地区白登之围。当然,后来到朱瞻基那儿不打了,用封号换和平。异曲而同工。

所以“大风起兮云飞扬”既是英雄豪迈之歌,同时也是暮年的悲春伤秋,正体现了未被神话的刘邦与常人无异的情感。

接下来我们去了北城门看明代城墙。这一下午干得走了两万步,着实累了。

恰好看到北城内东侧有个“古西楼书屋”,便走进去看看能否歇歇,不料却看到大批小时候想买却买不起的古典作品,基本都是中华书局、青年出版社等出的老书,估计时间都比我年龄大。

于是按她们最低消费要求三十元要了杯蜂蜜柚子茶到楼上去喝,才发现这小楼居然被分成了三层!

店主用心地设计陈设和区划分割,有独坐、双人对坐,也有临窗吧台和公用长桌,有公共区域也有私密雅座。

书看累了抬头呆望一会儿坚实高大的城墙,喝着温暖柔和的饮料,不亦说乎?

在这陌生之地发现一处能够安静、舒适享受时光的空间,真是今天最大的惊喜。

禁不住拍了几张照片,希望若干年后再来,它还在这里默默地与城墙一起坚守岁月!

回去路上,又看到路边出了不少屋台摊车,竟一直排列到我们酒店所在的这栋楼,难道是西安特有的?

我们决定先去住处旁边的味鼎长安吃晚饭。69元两个人吃得很饱,尤其是秦川牛肉、牛肚串串和茴香面皮都是没吃过的陕味,让我们着实领略了这边的风采。

说实在如果把它当西安餐饮标准,确实比我们习惯的要味道重些,肉类更丰富。

但对肉类的处理都比较合适,软烂适中却不是我们所能轻易做到的。

晚上回到酒店出了点状况。芳想再要床被子,却下去很久。我正着急想去找她,她气哼哼地回来了。

原来那个迷迷糊糊的小前台给我们安排的是大床间,但不止为何芳发现同样户型、条件的网上的标价是一百多,网上只有行政套房才是小三百,故事差在哪儿了?

和在京的旅行舍两边对账,最后决定我们明早退房去另一家住。我在灯下急急地修改西安的游览和线路一直改到了19号那天。

新酒店是H酒店的大明宫北地铁站店,房间明显大了,而且摆脱了那下水道气味让人身心愉快。

客人要的只是愉快和放松,忍受、凑合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是传统与现代生活的综合体,你可以看到很多时尚的东西,也有众多青少年穿着华丽的汉服飘然而过。

有秦腔热情的招呼,对外地人不打折扣的诚实与质朴,有司机师傅在你过斑马线时习惯的停车等待,但同样不乏万达、印象城、SKP、合生汇的灯火和京东Mall的3D广告。

你可以看到城墙下保洁阿姨身着紫色唐装认真地打扫绿化区的落叶,看到街边挥毫泼墨为邻居写春联的老大爷,还有公园里把音乐声音只放到自己可闻程度认真打太极的老人家。

这座城市的不张扬,正如那座著名宫殿的名字一样内敛而大气——含元殿。

我可以在任何地方,哪怕是最普通的巷道里看到墙上有介绍本区有名建筑或典故的绘画,但没听到过任何西安人开口闭口“我们西安……”,“西安人……”或者“老秦人……”;我更没有见到吵架拌嘴、或不相让。

有次在大明宫外的虎子水盆羊肉吃饭,跑堂阿姨一声大嗓门吸引了我的目光。

扭头看去,原来是她催促一位刚刚吃完的客人快点起身,因为有八个客人等位要用这张圆桌。

那老兄马上三两口喝完汤水起身,这时八个人中走在前面的两个抱拳向他作揖连声感谢,这人只是笑笑抱拳回礼,戴上帽子就离开了。

我目瞪口呆,仿佛穿过时光走进了过去,回过神来又确是身在当下。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