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再三权衡,仔细思量,决定将故事扩展到一百万字。作者保证,将穷尽所能、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备好键盘、交足电费、积极码字,以使得篇幅尽量抵近一百万字。相信作者,这绝对是作者的极限了。
故事将分五个阶段展开,如下打油诗所示:
《人之五道五境》
闻道觉迷身方醒,
知道生死得自性,
悟道蜕凡断果因,
证道辟谷修德行,
得道不死入仙庭。
第一卷:闻道觉迷身方醒
无论身处大争之世还是繁华盛世,总是各有各的幸福,各有各的不幸。无论是平步青云、享尽荣华还是生而贫苦、受尽磨难。
在人的知觉感观以外,总是有着大势的存在。时势就像一盘棋,也可以是一道迷题,生活在其中的人,即是棋手,也是棋子,即是迷题,也是解迷人。诗曰:
《始知有慧》
天道昭昭,世事轮回。
生之草木,雨打风摧。
沉眠起伏,几经忏悔。
历尽沧桑,始知有慧。
第二卷:知道生死得自性
即知身处局中,该当何为?是顺天应命,势起势落,一路风行?还是淡然自处,静观其变?若是不愿意随波逐流,又当怎样去做呢?人又有什么办法能够看清时势呢?看清了时势就一定能脱离棋局、破解迷题吗?诗曰:
《道不空谈》
生之万年,毁之一旦。
盛世荣观,和在核弹。
身若飘零,心如赤丹。
性自清明,道不空谈。
第三卷:悟道蜕凡断果因
懂得道之有无,时势轮转之妙。然而,知之晚矣,行之犹难矣。生时不知此是棋,落时已是棋中子。由来不知世是迷,觉醒已是迷中人。
习惯常识、风俗传统、民族文化、家国风情、理想抱负,哪一个不是因,哪一个不是果?诗曰:
《爱吾及乌》
道恒有无,相生万物。
人皆孤独,寂寞自处。
身处繁华,不欲己欲。
清静无为,爱吾及乌。
第四卷:证道辟谷修德行
即然懂得了道理,就该按照道理坚定的前行。然而,只适合一个人的真理,肯定不是真理;只适合少数人的真理,肯定也不是真理。只有放诸四海皆准,用之上下皆可,普之众生皆有的真理,才是真的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践行是修道的惟一方式。诗曰:
《和事如葱》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虚心实腹,夏草冬虫。
弱志强骨,目明耳聪。
变化天地,和事如葱。
第五卷:得道不死入仙庭
世间无不散之筵席,亦无不死之生灵。再好的戏也终有落幕的时刻,再精彩的棋局也终有最后一个落子。世间的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时代兴起,一个时代消亡,哪有什么时代能够亘古长存,万世不变的?
若要突破世事轮回,颠覆人间常理,正大光明世间,惟有神灵方可得之。诗曰:
《仙以为忆》
天下玄同,人道不易。
正大光明,德善惟一。
生灵筵席,不散不死。
人即远逝,仙以为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