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言国王西国王日国王十国王谭皇帝新国王综合
经济工业发达第三产业农业为主原始部落政治中心科技产业采矿业
人口多多多少少多多
地域特点丘陵平原平原平原丘陵原始森林高原新大陆新星
风俗人情工人商人、服务员农民刀耕火种政治家、商人研究生、商人工人
民族传统坚毅勤劳精明吃苦耐劳民风淳朴爱国爱研究勤劳勇敢
地理位置东方西方南方北方中央新大陆新星
宗教尹斯兰教基督教佛教其他儒家基督教混编
纪元1年始皇帝谭一世带领1000人乘坐宇宙飞机降落在这个类地星球上,起初这里全是原始森林和猛兽,谭一世带领男部族开疆拓土,建立谭部落城堡,刀耕火种,驱赶野兽,围捕猎物。谭一世的皇后谭一后则带领女部族收集果实和贝壳以及制作各种器皿。从此谭王朝就此建立。
由于属于降维打击,谭一世带领全副武装的军队,先驱赶野兽,拓展出一大片空地利用石头木材和绳索建立起可供5000人生存生活的城堡,紧接着开始围捕猎物,下河抓鱼。由于带来的药材有限,由于细菌病毒感染食物中毒野兽袭击死伤近半数。而女性部族则是负责采集和制作器皿以及哺育后代。死伤较小,不足1/3。虽说是皇帝但毕竟是现代思维逻辑,皇帝除了是领导几乎没有什么特权,还是实行一夫一妻制,各户分产到户,有困难大家一起帮忙。为了避免爆炸式增长食物不足,每户只能生2-4名孩子,男女平等,但还没有出现工业,因为此时最关键的是安全和食物,刚刚带来的种子要生长有收获至少要半年,而这最开始的时期百废待兴,困难重重。谭一世披荆斩棘开天辟地,终于有了一席之地。
纪元2年谭一世带领人们达到县级规模,农作物已经基本步入正轨,还饲养了很多狼狗,用来看家护院,围捕猎物。是时候制定相关法律规定了。首先是禁止违法乱纪,不得杀人放火,不得偷奸耍滑,不得擅自外出,不得欺骗。一夫一妻制,生孩子2-4名暂时,实现禅让制,自主集中制,平均主义,井产主义,民众可以选举或者辞退领导。少数服从多数,大于3/5才能通过。每达到一定规模就分出去一个部落。开始建立仓库,先鼓励农业生产休养生息。开办学校,司法法院,国会立法,皇帝行政,另设独立自主监察警察部门和军队。
谭一世生子3人,女1人。长子稳重。次子聪明,幺儿叛逆。部落学校在学生毕业之时,选10人为皇帝候选人,再用1年选出综合素质最好的2人为皇子。作为接班人培养,毕竟谁也不是天生就是领导人的,能力都是天资加后天训练的。
纪元10年由于谭一世的失误,在捕猎时误入歧途损失惨重,被民众罢免,谭二世登基,谭二世聪明伶俐,开创工商业。此时已达到省级规模,下设县级单位5县,共计5千余人。此时此刻又救助接受了1万人,谭二世让他们其中的5000人在西边建立西部落。另外5000人在东面建立言部落。自封为谭部落。各部落之间和平相处,互相尊重主权完整,互不侵犯,言部落和西部落属于谭部落兄弟之国,每年来朝圣汇报,及缴纳一定费用。
纪元11年,又帮助接受了最后一批外来人员1万人,谭二世将他们还是分为5000人在南面建立日部落,剩余5000人在北面建立十部落。至此整个谭王朝初步形成。由于最后来的这一批人来晚了,所以没有分到好的地区,只能发展丘陵农业,最后的十国只能在原始森林里待着。各个部落之间不设置贸易壁垒。谭二世觉得在必须要的产业都要设置,但每个部落各有所长:言部落物产丰富,适合开展工业;西部落开展服务业第三产业;日部落发展农业;十国部落,较为落后,暂时封闭性管理,只留少部分开放,主要是怕人全都跑了。谭部落本部设置各种管理机构,贸易中心,是世界的贸易中心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军事基地。
次年谭二世在十国建立了一所监狱,也算是物尽其用吧。
纪元20年,言国最富,西国次之,日国较差,十国全靠基本没有发展。
人口方面各国5万左右。这时候制约人发展的还是身体健康和食物。整个星球开发度接近10%了。
由于缺乏药材,一般人感冒着凉都有可能死,更不用说是流感病毒,这里的空气还有少量的毒素,在人体内积累,到人60岁时就达到极限。所以人最多只能活到60岁,在人们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是这样。这也是压在谭二世身上最大的困难。
纪元40年,谭二世50岁了,几乎就是老年人了,他也不想死,于是拿出全国30%的GDP,悬赏全国,誓要找到解决空气毒素的问题。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谭国大学研究中心的谭博士找到了问题解决的方法。原来空气中的毒素是偏酸性的,人们只需要喝一些弱碱性的水就能解决问题。而言国物资矿产丰富,在北面的萌山山泉水就是富含矿物质,是最好的弱碱性水。从此言国的经济发展更加迅速,逐渐成为世界第一了。谭国大学研究中心的谭博士由于功劳巨大被推举为第三代皇帝候选人。
皇帝的任职周期正常是5年一次考核,最长不得超过50年。
纪元45年,55岁的谭二世因病去世,他的一生都一直在兢兢业业的当皇帝为人民服务,葬礼那天人们都在街上默默送他最后一程。只要是当过皇帝,并没有什么大的过错时,死后都会葬在黄帝陵,一般的人都葬在黄帝陵附近的青龙山。为了健康安全,全部火化之后,凭各人遗愿,按照信仰佛教,基督教,尹斯兰教,儒教或者一般人士,可以土葬,海葬。但一律禁止烧纸,只允许献花祭奠。主要是气候干燥,又多林木怕明火不安全。毕竟现代人很多都是唯物主义者,不太相信鬼神之说。
谭二世去世了,之前为人民解决了空气毒素的谭博士,现在晋升为谭教授了,荣登宝座,晋升为谭三世。
谭三世是一位精明能干的皇帝,实行任用一大批能臣进行改革:
让大批士兵复原生产,免除兵役,给人民分配田宅减轻赋税,严禁贪赃枉法。轻徭薄赋奖励生产精兵简政与民休息的政策。大力推行儒家和社会主义教育,但尊重人的信仰自由。
纪元50年,大谭帝国经历了一次大灾难,在北方的森林国家十国经历一次大火灾难,整个国家的1/3被火灾烧毁,由于当时科技和经济落后,人员严重不足,此次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十国人民起义了。本来国家就穷,还有一座大监狱,火灾导致监狱被毁,大批罪犯逃跑,其中不乏一些分裂主义者,经他们一鼓动,大批人员拿起武器起义了,他们宣称要重新分配土地,给他们一块较为富饶的土地。
这可把谭三世吓坏了,这是天灾又不是人祸,他已经尽力了,他一面下达诏令让天下军队进京勤王,一面准备逃跑到言国。他本来就是的书生哪里见过这种打仗的场面,让他出个管理国家政策他擅长,让他统兵打仗,他不会啊!此时的军队司令正在巡防言国边境,一得到消息正快马加鞭地往回赶。
此时京城中人心惶惶,全是文臣,哪有什么厉害的武将啊?但在这危急存亡之际,一位英雄登场了,他叫谭武是一名师长,谭司令带领军队去巡防时,派他留守京城,但只给他留下了一万老弱残兵。北面的十国起义军却有足足五万人啊!这可怎么办眼看敌军马上就兵临城下。谭师长临危不乱,让士兵在城外临时挖了一条护城河,将京城北面唯一的一座桥,桥面拆除,只剩下一点框架,将敌军阻挡在京城之外。为日后的反击赢取了宝贵时间,从各地赶来的各路勤王军队陆续到达,谭司令也风尘仆仆的赶回来了。这才稳定人心。
本来北面的十国起义军也没想真的推翻国家,这次火灾只是一个导火索,是长期的心里不平衡,凭什么他们就要那北面荒凉的原始森林,除了木头和海洋和野兽,真的是太贫瘠了。他们不甘心,想再争取一下,看看能不能再要几块好的土地。
于是谈判就是大势所趋了。京城这边派谭师长,而起义军这边派了一个黑老大的得力副手。谈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时的双方力量对比,谭帝国这边:军队20万,武器先进,军费粮食充足,人心稳定团结。而十国起义军这边:军队5万,武器落后,很多人都是木棍刀具弓箭,枪械较少,刚刚经历一场大火没钱没粮,人心惶惶不安。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有话好好说,起义军这边可以说是毫无胜算。谭师长据理力争,几句话怼的起义军哑口无言。但毕竟十国确实很可怜就答应将北面几座渔产丰富的岛屿开荒整顿给他们。但也要求他们必须回到属地,重新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和监狱。
谁也没有想到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不到一年就如此简简单单地结束了。时势造英雄,谭师长英勇神武,立功巨大,被封为皇子。经此一战,人们开始反省,又制定了一些措施:加固城墙,增加京城守卫军的战备力量,但实行士兵战时参战,平时务农,定期参加必要训练,以免长时间供养士兵造成经济损害。各国根据自身情况训练必要的警察军队,并直接由中央管理,以维持必要的稳定。
经此一战,人们还发现一个问题,皇帝必须要有一定的军事素养,要不然逢战必逃不利于国家稳定。京城守卫军不受其他人控制,只对皇帝和军队司令负责。皇子的评选必须要综合考虑,在经济金融军事政治文化管理方面必须面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