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生活总是充满了变化,或惊喜或意外。当我们惊喜时总会忘记意外,意外时又忘了惊喜。如果凯歌就这样在网吧做下去,那也就没有以后的惊喜和意外。网吧的虽然待遇不高,这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来说,只要不是好高骛远,似乎也是情理之中,无可挑剔。也似乎更符合大多数人的生活轨迹。然而,事实却并不是这样----

凯歌工作了半月左右,已经逐步适应了网管工作。他把每台电脑都优化了,又清理了电脑病毒,优化了网速,把电脑屏幕擦的焕然一新,不但招引来更多的顾客,也得到了许总的褒奖。

两个星期后,许总带着一个中等身材,脸面白净的中年男人来到网吧。他们在收银台嘀咕了一几句,示意小张喊冯凯歌过去一下。

凯歌丢下手里工作,赶忙走了过去。问小张什么事儿。小张微抬了一下头说:“许总找你有事儿。”

“是这,听说你是大学生,你懂电脑软件和网络?”许总问道。

“是的,懂一些。”凯歌答道。

“我还有一批电脑,在别地儿,你去给我看看,看能不能组网,我需要把它们联网。”许总很诚恳的说。

“哦,行。”

“那现在就走。你坐我车。”许总说完就带着朋友出去了。

“好。”凯歌说完,想也没想跟着许总后边走了。

出了门不远,凯歌见许总钻进一辆黑色的SUV,他的朋友跟着打开副驾驶也钻了进去。凯歌个子高,钻的匆忙,“砰”的一声碰了头。

许总笑笑说:“小心点!”说完,插上汽车钥匙,发动汽车,紧接着打开车载DVD,看了起来。让凯歌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看起来40来岁的许总,看DVD居然是动画片---猫和老鼠。这让凯歌每每想起来,暗暗发笑。

汽车在市区绕来绕去,开了大约有半个小时终于在一个写字楼下停了下来。这是一排三栋的写字楼。下边是一个超大型商场:万国商场。凯歌来不及细看,许总已经急急忙忙下了车,向写字楼电梯走去,两人赶忙跟上。许总带他们来到20层一处办公室,打开门,请进后,又把门反锁起来。这里边放着20几台另类电脑。说另类,因这批电脑市面上一般很少见,有点像早期的银行专用机,很小巧,不带硬盘。凯歌一看,似乎在说上见过介绍,这应该是无盘工作者专用机。

许总开门见山的说:“这些电脑能组网吗?带的软件是单机模式。我想组网远程使用。”

理论上单机软件是不能远程使用的,何况是老式电脑。凯歌想了想说:“组网应该可以,但是远程使用现在不好说。需要试验。”

“那你试验,只要能弄好,我不会亏待你。”

“好!我试试。”

“这个办公室你先住着,晚上不好回去了。这里有100元,你晚会去买个夏凉被。这几天好好研究研究。”许总满眼闪着光芒。

“不用了。”凯歌客气的让了一下,指着桌子上的钱说,许总往桌子上一放,说:“你有手机没?”

“没有。”凯歌低声说。

“哦,那你把我手机号记一下,研究好了给我打电话。”

“好的。”

说完,许总带着朋友走了。临走的时候,扭过头来又叮嘱说:“好好研究,弄好了一定不亏待你!”

凯歌抬头笑笑,他知道这个不太好做,他不一定能做到,所以没有给许总肯定的回答。但是他心里似乎也有一点把握,他之前研究过一款远程控制软件,专门给异地办公使用的,此时,是否可以用上呢?他开始认真地研究起来,他把1台服务器和2无盘工作站通过交换机连起来,然后启动主机,再启动无盘机,检查,调试起来。

失败是成功之母。经过多次试验,冯凯歌终于把几台机器通过局域网组网成功。他把主机和IP设置在第一类IP范围内,通过交换机连接这样3台电脑组网成功,服务器的应用软件通过设置客户端IP登录,客户端的就被成功识别出来。这总算完成了一项。接下来就要实现远程控制模式。这个看起来简单,但是在当时的网络环境下,实现起来似乎并不简单。因为在当时的互联网共享网速只有128KB/S,这个速度就相当于老年手机上网,和外网互联,这些老电脑服务器会卡到崩溃;加之远程软件的使用者很少,学习和使用的人也很少。所以实验起来并不简单。凯歌一遍查阅资料,一边做实验,折腾了一整天,到了午夜十分,这忽然感觉到饥肠辘辘,口干舌燥,才想起来午饭和晚饭都没有吃,甚至连一口水也没喝。

“反正一时半会也弄不好。先去吃饭吧。”他自言自语的说,旋即抓起纸杯,接了一杯水,一饮而尽,便下楼吃饭去了。

市中心夜是热闹的,即便是到了凌晨一点,他的喧哗甚至超过白昼。只见商场四周的霓虹闪烁,灯火通明,人流如潮水般涌动,夜市摊密密麻麻,像花卷一样裹着:喝酒的,喊人的,骂娘的,吹口哨的,乱糟糟的像一锅粥。空气中到处弥漫着一种烟熏火燎的烤串味道,尤其是那辛辣的味道直冲喉咙。这些密密麻麻的人们大都是城里土著居民,他们白天一般不上班,都躲在屋里乘凉,夜晚一到,便忍耐不了烦闷,三五成群的涌到市中心约会、闲逛、购物。

凯歌找了一个面食摊,点了一份烩面,一问价5元,心里不由得说:“真他娘贵,在西城应该是3元。”碍于面子。已经坐了下来,又不好意思起身,就默默等着上饭。可左等右等,不知等了多久,不见有人上饭,一问前面还有10几个人。再等下去怕是要饿晕,就给许总招呼一声,起身离开。许总看客人要走,急忙招呼说:“稍等!稍等!马上好!马上好!”凯歌以为说的是真的,又折身坐下,听到隔壁桌子说:“老板,我们的啥时候做好。都等了半小时了,还不上饭!”

“稍等,马上好!马上好!”老板笑哈哈的又是这句话。

“老板,你这话都说了三遍了。”隔壁桌的食客愤愤的起身走了。

凯歌一看没指望了。原来这老板对谁都是这套路。准备起身走。还没起身呢,身边又来一群人排着队坐了下来。只听到老板继续重复那句话:

“坐!都坐!马上好!马上好!”凯歌苦涩的笑笑,原来吃个简餐都这么难啊!又找了一圈,看看到处都是这样,再等下去怕要天亮了,就排队买了2个烧饼夹菜重新回楼上工作了!

他一边啃烧饼,一边琢磨问题出在哪。又查了一会资料查的头疼,实在看不下去。就索性停了下来,闭目养神。迷迷糊糊人靠着椅子就睡着了。

等他睡醒的时候已经到了第二天9点多了。这时候许总带着他的朋友又来了,见他靠着椅子刚睡醒,开心的说:“小冯啊,昨天晚上是不是研究了一夜?弄出来没有?”

“还没有。只把局域网组起来。”

“不错,算是成了一半了。你继续研究”许总有点兴奋,不懂软件的人听到能解决掉一个问题就认为很厉害。其实差的还很远。许总招呼朋友一起坐下来便聊天,喝茶。顺便也给凯歌倒了一杯。凯歌也来不及洗漱,把昨天的资料打开,又仔细研究起来。这时候,他的脑海倏地闪过一个念头:好像有一款英文版软件,叫什么pcanywhere,之前在某个电脑报上看到过介绍。不知道网上有没有?查查吧。想到这来他打开搜索引擎,开始搜索起来。经过一番苦苦搜索,像大海捞针还真找到了全英文试用版,直接看英文,他也看不太懂,就找到汉化软件,转化成中文,开始认真研究起来。

生活中很多事情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在我们轻而易举能做到的事情,在20年以前可能想都不敢想。

现在凯歌遇到的问题就是这样。当他拿这款软件请教系里的计算机老师和同学的时候,他们居然没人用过。他忽然想到他的好朋友刘子豪:这小子平时爱玩黑客软件,看他知道不知道。

凯歌没有刘子豪的电话,想到刘子豪爱玩QQ号(QQ刚开发出来的时候,他的时髦程度不亚于现在的微信和手机。)于是就登录QQ找到了刘子豪。刚好他也在线。就发消息过去问:“子豪在吗?”

“在,啥事啊?”刘子豪有求必应回道。

“最近在忙什么吗?”凯歌狡猾的想套一下他这个忠厚老实的朋友的话。

“不忙。跟着宿舍的朋友学习网络工程师培训。”那边刘子豪回复。

“那我问你个问题。你不是经常看黑客技术。对远程控制这块熟悉吗?”凯歌,紧接着问。

“是了解一些,干啥?你想入侵别人电脑?”他发了一个惊讶的表情。

“不是。我想入侵自己!”我发了个嘿嘿表情包。

“哦,那不犯法。哈哈。”他笑到。

“pcanywher你了解不?我这里配置不过!”我又说。

“了解过,他这个需要进行一些设置。”

“我按照提示设置过了啊?”

“嗯……”他沉默了。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嗯哼?”

“你把设置截图发给我看看。”等了一会儿,刘子豪又回到。

截图发过去之后,又是漫长的等待。

“可能和动态IP有关。你试试设置成固定IP地址。”他发来一段话。

一语点醒梦中人,凯歌大喜。赶紧重新设置IP地址调试。不多久,局域网内3台电脑实验成功。成功似乎近在眼前。

“送一朵玫瑰花,早点学成归来,请你吃大餐。”凯歌兴奋的发消息过去。

“行,等着宰你一顿!你现在在哪儿?”他回到。

“万国商场写字楼。”凯歌回复到。

“啊,那是最繁华的地段。我在高新区。你啥时候有空啊?”

“只有晚上有空。”

“你在什么公司?”

“电脑公司。”

“不错。你这么快就找着工作了。我都没信心去找工作。”

“工作不好做。我们没有毕业证,一般都不要---我也是刚找到。”

“厉害了,我的哥!”子豪俏皮的回到。

“我的地址给你发一下。你来的时候给我发个消息,免得找不到。”

“好!”刘子豪开心的发了一个表情符。

接下来,凯歌要实现的是外网连接。这需要有外网来做实验,目前办公室只有一条宽带,不能实验。他把研究进度给许总说了一下。让许总再拉一个宽带备用,就开始坐下来休息。他心满意足的伸了伸懒腰,感觉到腰部酸疼,再站起来走了几部,感觉臀部也胀疼。是腰肌劳损?或许是,但他并没有在意这个小疼痛,因为此时此刻,他的幸福感已经充斥了他的整个身体。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