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四年!
李唐王朝与西域在边关开战,伤亡无数。
遍地都是尸体与各种兵器马匹。
一个小兵坐在城墙上背靠墙壁吃着刚刚发下来的粮食。
旁边几人在交头接耳聊着“他娘的,这群突厥人都疯了?不要命似的往前冲。”
一位年长的老兵吃了口手里的干粮咽下去悠悠道:“这眼看就要进冬了,蛮族没有过冬储备只能发动战争了。”
旁边一个年纪不大的年轻人问:“大爷,您是老兵了?”
年长老兵笑看他一眼笑着“已经八年了。”老兵抬起头看着家乡的方向道。
边上的几个新兵都像来了兴趣似的问各种问题。
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看着老兵道:“俺爹说了,上战场杀敌保家卫国,如果让这群突厥人进来就没有我妹妹他们的好日子过了。”
老兵看了他一眼表示认可道:“你爹说的没错,我们这道关卡如果让他们过去我们后方的百姓就要受突厥的凌辱杀害。”
那个年纪最小的年轻人有点失落的低下了头像是回想往事陷入了沉思。
他边上的年轻人看着这个平时一脸笑容的男孩低下头捅了他一下道:“怎么了,想啥呢?”
年轻人这才如梦初醒似的一惊又低下头低声道:“我想我娘我爹还有妹妹了。”
几个人都看向这个年轻人等他继续。
年轻人低着头低声道:“我在七岁的时候家里人就都死了,那次也是突厥破城杀了全城的人,我娘为了保护我把我放在了地窖里告诉我不要出声,爹爹和娘和你玩躲猫猫!我等了很久也没看到娘来找我,我想出去但是我没办法上去就只能继续等了。”
老兵看着他道:“别难过,你还有我们。”老兵搂着这个年轻的新兵,老兵起头唱着一首民间一直传唱的乐曲。
我们的故乡,是那美丽的地方。千金亦不换,美酒良田度一生。……
这歌声在整个边关响彻云霄。
就是远在几里外的突厥士兵都能听到这小曲。
日落西山突厥派了不少斥候观望。
次日已时(10点左右)突厥又浩浩荡荡的前来攻城了。
城墙里的斥候看到敌人来了开始击鼓示警。
我们这群人趴在城墙上等待突厥大军临近。
一个将领模样的骑着高头大马在哪里高声喊:“唐军是我们最为敬佩的之一,我不想杀戮,只要让我大军过去我保证绝不为难将士们。”
这时一个将领模样的走上城楼看着下方的突厥将领道:“扎伊尔,你知道我们都是领兵打仗的,你认为我能让你平安过去吗?就算我死,我身后的这群兄弟也不会让你过去的,除非从我们的尸体上踏过去,我不会拿我身后家人的性命苟活。”
这时城墙上几十杆大旗立了起来,一群将士们高喊“绝不苟活,为了家人!”
这群突厥人看到这个情景不禁为这群人感到敬佩。
两军交战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苟活?在唐人眼里那是可耻的,也不符合他们的风骨。
扎伊尔看着城墙上的这群视死如归的唐人默默的挥了下手示意进攻。
突厥的号角响起全体进攻。
又一次攻坚战又再次打响。
我方城墙上鼓手也敲着激昂的鼓声奋起反击。
我们守在城墙上用弓箭射,底下的敌人也用弓箭骑射。
要说骑射我们唐人真的赶不上这群出生在草原上的西域人,天生的优势在那里。
敌人临近城下用做好的云梯还有飞锁挂在城墙上。
我们用提前准备好的滚木石头火油迎敌,快要爬墙城墙的敌人被城墙上的袍泽们用长枪或者其他的东西镇压。
我们唐人都懂得一个道理:朋友来了有酒肉,敌人来了有兵器。
敌人进攻的差不多两个时辰见还是没有攻下城池就退兵了。
我们坐在城墙上吃着干粮。
从城下一位头戴银色斌盔身穿一身亮银甲身下银色白袍脚下一双银色月影靴的身披银色锦缎披风的将军走上来身后跟着一群亲卫每人手里抱着一坛酒。
将军看向这群儿郎们朗声道:兄弟们我知道我们很难守住,但是我要告诉你们!我们是唐人,唐人生不畏死,就算是死我们也要有我们唐人的风采。
壮士一去兮吾往矣,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哪怕是死我陪着袍泽们共赴黄泉。
这群儿郎们全部起身看向这位年迈的老将军。
这位老将的事迹那是传遍整个华夏的。
千人骑兵突入敌营杀个三进三出杀的敌军溃不成军。有千人破万军的佳话。
五万守城将士对敌三十万杀敌十二万,杀的敌人胆寒。
虽然现唐内忧外患兵力紧缺但是唐人的意志不灭。
保家卫国是每个唐人生在骨子里的,如果城破那死的就是成千上万的父老乡亲妻儿老母。
每个人倒了一碗酒。
将军端起酒高声道:“为了大唐,为了后方的家人!”一饮而尽。
将士们高呼“为了大唐,为了家人。”都一饮而尽。
将军看着将士们示意坐下,将军也席地而坐。
将士们坐下看着老将军。
老将军看着将士们道:“你们是不是有很多话想问我?问吧,今天我陪着儿郎们。”
大家都沉默的看着这位驰骋沙场的老将不敢说话。
老将军笑着道:“无妨,现在没有将军,只有兄弟。”
一个年轻人手上绑着裹布道:“老将军跟我们说说您的事迹呗,我在我老家老人们总是跟我们说您的事迹。”
老将军笑着看向他“怎么样没事吧?”
年轻人笑着道:“没事,被对面的弓箭叮了下,不打紧,我一只手也能杀敌。”
老将军看向年轻人道:“好样的,这才是我大唐的儿郎们。”
老将军看向围坐一团的将士们道:“我啊其实也没什么事迹,都是兄弟们的拼死奋勇杀敌悍不畏死的意志才有了这些事迹。你们想想,就算我一人在勇武也不可能杀那些敌人,如果没有兄弟们悍不畏死的拼杀也就不会有你们知道的那些事,所以那些功绩不是我的,是你们还有那些死去大唐儿郎们的。”
这番话给将士们听得热血沸腾的,恨不得那群敌人再来杀他个几百人。
大家都诉说着自己的来理想与抱负。
这时年轻人看向我轻声道:“哥你也说说呗。”将军看向我,也有不少人看着我。
我看像老将军咬牙切齿道:“我只想报仇,我恨不得把哪些杀我家人的畜牲吃其肉饮其血。”
将军还有大家都看向我。
我诉说了我的过往。
“我家住林家村全村上下不足千余口人,全村都是不争世事日落而作日落息,夜不闭户,邻里之间也很和睦,林婶每次做好吃的都喊我去吃饭,王伯每天牵着牛我就跟在他后面骑牛,没事在河里抓到鱼都会带回去给他们,我从小就是个孤儿,父亲也是死在战场上的,我母亲没有几年也相继离去。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他们就是我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为什么那么好的人就要死呢?我恨那群畜牲,烧杀掠夺无恶不作。”
如果有一天我要让那群畜牲知道失去亲人的痛苦。
这个孤儿牙齿磨的咯咯作响挤出几个字:“辱我亲人者,杀!夺我亲人者,死!我要他们血债血偿。”
一群大男人看向这个年纪大约二十出头年级的少年,身体都有有些打寒。就是那些战场上的老兵看着他都有起了鸡皮疙瘩,这才入秋没多久不会那么冷啊,而且刚刚喝了酒。
老将军看着这位少年一言不发。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位看着才二十出头的少年身上已经有了差不多百人敌人性命了,而且这百人性命还不是他来到这里杀的。
当初敌人血洗了林家村之后男孩刚在外面打猎回来,看到一地的尸体与烧毁的房屋,当时林枫就跪在地上了。哭了会急忙跑进村子看看还有活着的没。看着一地的尸体。林枫泣不成声。看着林婶王伯的尸体身首异处当时他就跪在地上发誓要为林家村父老乡亲报仇。
他用手挖了个大坑把哪些还有尸体的村民们合葬在一起,磕了三个头拿上刀就回到村子。
唐代这个时期。都是冷兵器时代,一刀砍下你也流血。就好比大唐的开国功臣们都是日复一日的锤炼打磨与对敌经验堆起来的。
当今年代武学更是落寞都习文弃武。
当他再回到到这满目疮痍的村子身体就不住的颤抖。他的家人没有了,一起玩耍的玩伴也走了,拖着跟他差不多的刀走在曾经热闹的街道上,看到林老头靠在大树底下摇着扇子在那里小憩,旁边有个石台两个老人在那里下棋,一个老头拿过棋子在那里悔棋:“走错了,不走这里。”
与它对弈的老人笑骂着与老头理论着:“落子不悔真君子。”
老头气的吹胡子瞪眼“我不当君子了。”
老者接话道:“你都悔棋多少次了,臭棋篓子。”
老头回怼他:“臭棋篓子你还找我,常言道,臭棋篓子越下越臭!你我半斤八两。”
两者同时仰头大笑。
魁叔跟他的伙计还在他的打铁铺里日复一日的打着铁。只听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好像一段单一的旋律。
初听无味,久听回味!
林枫后背背着的这把弓就是出于魁叔之手,虽不如那些名将的绝世利器,但是也有二十斤的分量。
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魁梧男人拿着弓教给我道:“小枫你记着这个不准对人,只可猎兽。这几个寒铁箭就这几个,没了可就没有了,能拿回来就拿回来。”
魁梧男人又转身拿过几个箭羽和一个背囊。
又递给我一把匕首道:“这是保命的,不可弄丢了。”
我接过武器郑重的点着小脑袋。
当时有这些武器可给我兴奋的好几天没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