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一进网吧,里面很安静,可能是因为学校放假了,晚上玩得太晚还没起床过来,网瘾大的通宵又玩得太累,只有寥寥几个正在无精打采的继续玩着,其余的皆趴在桌上睡觉。易途这种高大帅气又一身“穷屌装”的另类进来也没人关注,他叫醒正在打瞌睡的网管,报了一下同学的会员,充了2个小时直接开始查找起来。

经过查找,翻看了历史和野史传记,他大致明白了一些情况……

现代修真,多数人都是不相信的,听闻都会一笑而过,认为只会出现在小说和影视中中,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是不会出现在现实世界中的。其实,按照华国历史典籍记载,古人的修仙之道,远不止炼丹之说。华国历史悠久,早在5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就产生了修仙的理念。先秦时期的一本道家经典《列子》中,曾经提到过一个国家——华胥氏之国,这个国家与华国的几位远古之祖女娲以及黄帝都有莫大的渊源。这个国家几乎是人人修仙,人人都是神,遇水不溺,遇火不惧。他们的修仙理念是自然得道,就是不寄外物,抛离一切,从而成仙。战国时期也有一位修仙者,列子。他早年拜老商氏为师,修道九年,才得以成功。最终超然物外,还可身化水火。如此看来,华胥氏之国以及列子都是古人修仙者中的佼佼者。

修仙,不外乎气、性、德。就是要修仙者保持元气之纯、无私的心性以及至高的德行。古人的修仙其实就是修自身,也就是品德的修行。从华国的历史我们知道华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在原始社会前面,应该在冰河世纪之前的记载却语焉不详,那么这个文明阶段到底有没有修真人士出现呢?不得而知……

证明一个文明历史的发展主要依据是靠确切的文字记载,或者出土的文物,或者是实实在在的遗迹。而现在我们的历史文献,是有关于古代修真的一些痕迹存在的,比如现存的《黄帝内经》、《抱朴子》、《道德经》……这些典籍中都或多或少对修身养性、炼精化气之类多有提及……

华国第一个有记载的朝代是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夏朝建立在公元前2070年的时候。夏朝的君主不叫皇帝,也不叫王,在位时叫“后”,死后叫“帝”。夏朝共有十七位后,第一位明确的夏朝后,是夏启。但后世普遍认为夏朝是帝禹建立的。因为大禹本来是要按老规矩禅位于益,而益把位子“还”给了大禹的儿子启,从此,中国古代的王朝便开启了“家天下”的模式。那夏朝之前是什么朝代呢?答案是没有朝代,那是一段有着1500年时长的记载空白期,充满着神秘……

夏朝之前的历史,是被人们神话了的,一般称作三皇五帝时期。而这里的三皇不是三位皇帝,五帝也不是五位帝王。三皇通常指的是天皇、地皇、人皇。天皇、地皇、人皇是祖孙三代,盘古就是天皇氏,伏羲作为人皇是天皇的后裔。还有说三皇指旧石器时代的燧人氏、燧人氏之子伏羲氏、神农氏。可神农氏是炎帝,《吕氏春秋》中又把炎帝归入五帝之中。还好根据夏启倒推,他的父亲帝禹之前还有尧、舜二帝和黄帝,夏朝之前的空缺历史才又往前推了推。由于年代的久远,人们更愿意称那个远古时代发生的事情为神话传说。

但传说并非都是空穴来风,古人不会根据想象胡编乱造一个先人出来。加上《山海经》这部神作的存在,人们估计,那些神话传说中的华国祖先应该是被后人夸张描述了。

假如我们将神话中人物的“神奇”属性去掉,只根据时间线来看待人物,这没有记载的1500年是存在的。夏朝已经够神秘了,在它之后的商朝如果单看《封神榜》的描写,商朝也是个不敢相信的“人神共存”的时代,要不是后来出土了商朝甲骨文,怕是这段历史也得不到承认。还好,还有真实的考古事实可以证明夏朝之前的历史,1936年杭州余杭区发现了属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遗址。那是成片的遗址群,有村落、祭坛和墓穴,从中还出土了玉礼器。良渚遗址的发现又把华夏文明向前推到了公元前3300年。还有发现于四川境内的三星堆遗址,安徽马鞍山的凌家滩遗址,都在用确切的证据无声地说明着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真实性。

只是有个最大问题,人们在讨论历史的时候,通常都是以史为鉴,比如《史记》等书就经常被拿出来当做标准的史料。可史料都是人编著的,多少含有个人情结在里面;各种史料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民间的靠人们口口相传,再由某个学者整理记录;官方的,也是史官四处搜集的各种资料得来的,性质都一样,谁也不能保证谁记录的就是准确的呢?

看到此处,通过种种迹象追溯,加上发生自己身上的神奇现象,易途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猜测,这个世界上是有修真者存在的,至少曾今存在过……能够确定这些已经够了,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探索修真,总能找到一些茫茫前路的指引……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