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一天早上,我吃过早饭,走出谢府去溜达一圈,只见一人自称桓温府上的管家,递给我一封书信。书上写着:“当日与君一别,甚是想念,与君如友如师,君如不弃,晌午可来我府中一聚,听闻当今南郡公主来府中看望内人,切记君必来。”

我谢过管家,一上午昏昏噩噩,终于等到中午,来到桓温府上,不对,府前为什么亲兵整装待发,只见桓温骑着高头大马向我走来,我正在发愣中,两个亲兵上来直接把我架进一辆牛车。

我开始杀猪叫向外喊:“桓温你这个混蛋,骗我来你府上干嘛?快放我下去。”

“救命呀!强抢民男了!”

我突然发现车内一角还有一对十来岁的姐弟,见我被塞进车里,车上一对并无半点惊慌,我说:“你们也是被桓温抓来的。”

小女孩说:“先生不必惊慌,小女桓伯子,这个是我弟桓熙,那就被你骂混蛋的就是家父,家父只是想请先生一起去琅琊御敌。没有歹意。”

我生气的说:“这个是请吗?这是简直是在抓壮丁吧!”

桓伯子微微一笑说:“家父不这样,先生肯随我们去吗?”

我说:“当然不去,傻子才去干这么危险的事,在家看看美女喝喝酒不好吗?”

桓伯子说:“先生,事以至此,何不既来之则安之。”

我静下心来发现这小女孩真是一个美女胚子,瓜子脸,樱桃小嘴,一副大家闺秀的样子,比起旁上的小男孩,又多了几分强势,将来一定是桓温的一大助力。

我说:“你先让你爹派人去谢府告知一声,说我去琅琊逛一圈再回来。”

桓伯子说:“这个家父已经通知过了。”

我说:“桓温怎么知道我看完信肯定会来?”

桓伯子说:“一月前,小姨送一份食盒到府上,正是先生烧的菜,王家雅厨之名早已传遍王公贵族。很多人都去钱塘县尝鲜,但那些人不知先生已经来了建康。”

我听着心里乐开花,看样子巧儿父女生活应该是没有问题了,等解决了南郡公主的事,应该考虑在建康开分店的事情了。不对,这小女孩好厉害,答非所问嘛!我是问:“为什么你爹会用南郡公主钓我来。”

桓伯子说:“先生非急,只因你只把眼睛盯着小姨一人,而忽略了边上的人。那天我也在车上,看见了一切,当然知道先生为何而来。”

我大吃一惊,好像南郡公主身边是跟着一个女童,这脸在小孩子面前算是丢尽了。

桓伯子又说:“我小姨上车后,脸都通红,从来没见小姨这么害羞过。”

我激动的一把抓住桓伯子的手,说:“她还说了什么?”

桓伯子突然很害怕,我也发现自己失态了,赶紧放开她的小手,说:“大哥哥,不是故意的。”

桓伯子理了理衣服,咬了咬嘴唇说:“小姨后来一边吃菜,一边对下面人说了句不要追究这个店的人。”

我说:“就这一句?”

桓伯子说:“是的,就这一句。”

我说:“有时间我给你和你弟弟做几个菜吧!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桓伯子说:“当日和小姨尝了先生的菜,真是赞不成口,我看的出小姨也很喜欢。”

我说:“我们得胜回来以后,你把我做的菜递给南郡公主,以谢当天对我的既往不咎。”

桓伯子说:“先生,此战觉得我们必胜吗?”

我说:“先告诉我,我们敌人是谁?”

桓伯子说:“赵国太子石宣。”

我说:“对方多少人。”

桓伯子说:“五万。”

我说:“我方多少人。”

桓伯子说:“琅琊城内5千人,父亲带去精兵一万人,周围可调动兵力一万人。”

我说:“就这点人,一个人打对面二个人,你爹也敢领命去打?这不是送死吗?”

桓伯子说:“所以家父说过,此仗一定要带上先生,就可以加上三层胜算。”

我说:“他是想多一个人陪葬吧!拿地图来。”

在边上的桓熙拿出地图,缓缓打开,琅琊城原是春秋越国为北上争霸,从会稽迁都于此。现在是晋在山东的一块突地,向一颗钉子一样锲入赵国的腹地,赵国一直想拔掉这颗钉子,这次由太子石宣亲自率大军直扑琅琊城,势如破竹,外围据点已经全部失守,所有晋兵已退入城内。

几天后,大军离琅琊城二十里处,桓温安下大营,我与桓家两小孩走进中军大帐,只见桓温坐在大帐内,我说:“桓帅,前方情况如何?”

桓温说:“具探子来报,围城大约四万敌兵,一万敌兵在兰陵守粮。琅琊城危在旦夕,先生有何办法破敌?”

我说:“只能劫粮一条路。”

桓温说:“有一条山间小路可以直通兰陵,可以夜袭。”

我说:“可留五千人马从琅琊城走,要大张齐鼓,在军营中找一个假扮你的模样,用你的帅旗。”

桓温说:“石宣为人傲慢,定认为我晋军吓破胆不敢自动出击,我带人去抓从兰陵到琅琊的运粮队,夜里打扮赵兵入城,再留五千人马在山谷中埋伏阻拦石宣的援军,这山谷小路是两城之间最短的路程,赵军火速救援的话必走这里。”

我又说:“向琅琊城走的五千人当晚撤出营帐,在营帐里放入许多易燃之物,赵军来偷袭可用火烧之。”

桓温吃惊的说:“先生真是技高一筹呀!”

我说:“没什么高明,快点打完仗,我还要回去参加王凝之的婚礼呢!”

桓温说:“我这就升堂点兵,部署出兵。”

桓温又指着一双儿女说:“我这对儿女如能跟先生学习,一定事半公倍。快来认先生。”

我说:“桓帅,公子和小姐,天姿聪明,将来必成大器,在下才疏学浅,怕耽误两位。”

桓温说:“先生如想见到南郡公主,必须闯出一点名气,有所建树,有所抬号,这也是为阁下着想。”

看样子今天不答应是过不了关了,我只能说:“既然桓帅这么看起在下,在下恭敬不如从命了。”

桓温大笑:“快拜先生。”

两小孩马上跪下准备行先生理,我连忙把他俩扶起,真是吓死我了,第一次碰到这种事。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