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琅琊城回来五天后,王家和谢家的政治婚姻开始举行了。
黄昏时分,乐队敲锣打鼓,王凝之骑着高头大马,身披红丝绸缎,头戴乌纱帽。后面众人担着彩礼,吃的喝的用的,应有尽有,浩浩荡荡的走着长长的迎亲队伍。
到了王府,迎出新娘,新娘头盖红绸,被两个丫鬟搀扶出来,慢慢走上花轿。四个壮汉瞬间抬起,返回乌衣巷王府。
我跟着人群进入王府,王家比谢家气派多了,不但面积是谢家的几倍,仆人众多,房内的雕刻惟妙惟肖,果然是东晋第一大家族。
两位新人来到大厅,像电视剧里演的一样,进行拜堂仪式,“三拜”之后送入洞房。
接着开始大摆宴宾,宾客大都入席,我环顾四周,一直寻觅着她的身影。突然从侧厅走进一个身影,对,就是她,穿着当时在钱塘县一样白色衣裳,一副少年的打扮,论清秀绝对不会输当场的少年。王羲之与谢奕马上起身把南郡公主迎入正座。她终于出宫了,今天一定要搞清楚她到底是不是皎皎。
宴要中旬,很多达官贵人都已经醉到五分,大家即兴吟诗作对,叫好声此起彼伏。公主今天虽打扮男装,但也被很多达官贵族子弟认出了,这是他们展现文才,讨好公主的好机会。
我在考虑怎么约南郡公主单独聊天的机会,就一直被谢安那几个家伙灌酒。不知不觉都上头了,论背诗我这个现代人怎么会输给东晋的人呢!我可有唐诗三百首做后盾的。我走到正厅宴桌前,走到王羲之与谢奕面前说:“两位大人,晚辈有一首诗为叔平夫妇助幸。”
王羲之说:“请做。”
我说:“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王羲之连忙夸赞:“好诗!好诗呀!”
谢奕对王羲之说:“逸少,你可知此子是谁?此子就是助桓驸马保卫琅琊城,两次用火烧赵军的富君洋。”
王羲之哈哈大笑说:“原来是此子呢!早上皇上和众大臣还在犯难,怎么封赏这个布衣之民呢!你现在既然来了,说说你想要什么封赏吧!”
我说:“小民,胸无大志,皇上和两位大人真要赏我的话,小民斗胆请皇上赐我一块金匾,四个大字,王家雅厨。”
在坐的所有人听到我说的话都很吃惊,坐在正中的南郡公主突然发话了说:“你可真会打如意算盘,金山银山都是一次性赏给的,但这四个字的匾可是一个金子招牌,源源不断的可以进财。”
我说:“还是南郡公主了解我,知我所想。”
南郡公主说:“这都是商人惯用的手段而已。”
我说:“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也有它存在的价值,缺一不可。人要吃饭,必有农户;人要穿衣,必有布庄;要保家卫国,必有将兵。人无高贱之分,各施其能才能长治久安。”
南郡公主说:“嘴甚利,怪不得姐夫会让伯子姐弟拜你为师。”
我说:“南郡公主可否移驾别处,在下有一事相问。”
南郡公主看着我,四目对视片刻,看着我半醉的迷茫的眼神,南郡公主咬了咬嘴,说:“走吧。”南郡公主叫退了几个丫鬟。
王羲之摇了摇头,对谢奕说:“本是才子佳人自古美谈,可惜出自帝王家,婚姻生不由己。”
谢奕说:“非也非也,此才才高气傲,又是深知兵法,如真为南郡公主保我大晋一方平安,将来出将入相也未知不可。”
我与南郡公主来到了王府后园,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烂漫,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泻于石隙之下。白石为栏,环抱池沼,石桥三港,兽面衔吐。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此时此景,我再也控制自己的情绪了,我脱口而出说:“皎皎,是你吗?”
南郡公主说:“你大胆,敢乱叫本宫小名。”
我抓住南郡公主双臂,眼泪已从两目中奔流而下,激动得说到:“皎皎,你不认识我了,我是富君洋呀!我终于找到你了。”
南郡公主被我的举动吓坏了,挣扎着推开了我,说:“登徒子,本宫本敬你卫国英雄,没想到你竟胆大包天,对本宫心存歹意。”
我说:“公主莫惊,在下失态了,只是公主长像像极了我的一位故交。”
南郡公主说:“我看非故交吧!应是......”南郡公主突然脸很红,很害羞。
我说:“在下只问一事,公主自识事之时,都在宫中吗?”
南郡公主说:“当然,本宫自幼一直在建康城中,去钱塘县是本宫第一次出建康城。”
我听到南郡公主所说,心情如同山顶坠落到山脚,就像当年一睡醒来,看到手机里有无数个未接电话和短信时,那种希望重现,但马上又被她无情的击碎的痛。我虽然早预料到结果不会太好,皎皎不可能还活着,但真当南郡公主亲口告诉我时,原来她俩只是长像像而已,此刻的我无法承受。我失去了所有的希望,我一屁股坐在亭院的石凳上,我傻傻的说:“原来你真的不是皎皎,在下失礼了,公主请回吧!”
南郡公主说:“你没事吧!本宫看你很伤心。”
我说:“没事,一个人静静地坐一会儿就行了,公主千金之躯,不必为我一个粗人站在这里。”
南郡公主说:“你们爱的很深吧?她在何方?”
我说:“她已玉碎仙逝。”
南郡公主说:“人既已去,你要节哀。”
我说:“谢公主。”
南郡公主说:“我听伯子说过,你站在兰陵城城楼上吟那首《出塞》时,你就是她心中的大英雄,求我一定要见你。”
我说:“伯子虽为女儿身,将来必巾帼不让须眉。公主请代我谢过她。”
南郡公主说:“本宫原以为你会像姐夫一样变成一个冷血之人,今天一见你还是大大的不同。”
我正要再说时,两个丫鬟走进花园对南郡公主说:“宾客大都已走,王谢两位大人,准备迎送南郡公主回宫。”
南郡公主对两个丫鬟说:“本宫知道了,马上回宫。”
南郡公主随两个丫鬟离开,突然转过身对我说:“在钱塘县时听过你讲的故事,下次我要听你讲故事。”转身离开,只剩下傻傻坐在石凳上的我。过了一会儿,谢安等人过来找到我,把我扶回了谢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