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在建康深宫内,一小孩拿着一封信跪在南郡公主面前,这小孩正是桓伯子。桓伯子哭着说:“小姨,我师父走了,你看这封信。”

南郡公主接过信,信写到:“伯子小友,吾之心愿已成,谢汝受助。如有疑,可来钱塘,吾必尽教之。”

桓伯子说:“好想师父回来。”

南郡公主说:“他有这么好吗?”

桓伯子说:“是的,我觉的师父是最厉害的,比爹爹都厉害。”

南郡公主说:“他手无缚鸡之力,只会做诗做菜,随军也不敢上一线杀敌。”

桓伯子说:“我上次只是简单的求小姨见一下师父,但如果你那几天在琅琊前线,你就会不一样的感觉了。”

南郡公主说:“有什么不一样呢?”

桓伯子说:“师父那天把爹爹看似天衣无缝的计划,硬生生的看出破绽,料定敌人会劫营,才会有那场大胜,爹爹说师父堪比张子房。最后太阳出来,照射在城头的师父身上,师父浑身金光,吟了那首《出塞》,真是气势宏伟。”

南郡公主说:“这个人也是怪人,赏赐不求财不求官,只求了要皇兄亲手御写的一块匾。”

桓伯子说:“师父的想法就是与众不同。”

南郡公主说:“虽然知道有了这块金匾,这个金字招牌,可以细水长流,但要控制自己的贪念,要钱要官来的比这个来的快多了,又无风险。”

桓伯子说:“回来的路上,师父说过,爱过了才知道什么叫珍惜,失去了才知道什么叫永恒。师父应该很爱很爱那个女子。”

南郡公主说:“你怎么知道?”

桓伯子说:“我虽小,但我问过师父,师父默默不语,师父对着月空,留着泪吟了一首《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南郡公主说:“看样子他没骗我,那女子真与我十分相像。”

桓伯子说:“师父真是个重情重义之人。”

南郡公主说:“那天他为了一个素未谋面过的老者,挺身而出,被打也没退缩,看他也不是那种胆小怕事之人。”

桓伯子说:“师父是很有正义感的。”

南郡公主嘴角露出微微一笑说:“想跑,我就去钱塘找你。”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