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同胞1:和《夏洛特烦恼》一样套路,开心麻花真的是江郎才尽了呀,都是做个梦然后穿越,一点新意都没有。
男同胞2:附和男同胞1。
敢情我们女性被片中的母女情感动得死去活来的时候你们还在内心深处淡定理智地分析着这剧情的设计,原来你们都是用脑子来分析电影的,着实厉害!
以上都是扯闲篇,归结为我被电影感动以及男女差异变化,整个电影最感动的就是那句:“我的女儿,只要她健康快乐就行!”这不仅仅是一句话而已,关键是贾玲的母亲也确实是这样做的,连作假录取通知书骗父母这种事都没有挨打挨骂还一直被母亲坚信自己一定有出息的事情,有几个人能遇到?图片
不禁想起小时候隔壁邻居家的哥哥,因为在外说话没有注意回家被自己妈妈狂揍,还好他父亲是妻管严,不然就变成混合双打,而这种挨揍的日子他从小过到大,甚至在多年后的某一天因为彩礼的事情,即将当爸爸的他还在被埋怨和挨揍,原因是自由恋爱的他搞大了女方的肚子,而女方的家属很坚决,拿不出他们要的数目的彩礼就去打胎并让他们分手,男方母亲埋怨儿子:“当初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不争气的,连个女人都搞不定,还要我到处去借钱给你讨老婆,你自己去想办法去!”其实他们的家境并不差,最后彩礼没有给,孩子也没有留,又过了两年,偶然听到邻居说那个哥哥又带了一个女孩子回来了,是外地的,女孩说想要过年回去看父母,所以需要路费加买礼品费用4千元,但被男方母亲拒绝了,她的理由是有路费就够了,礼品就算了,女孩觉得男方太抠了,最后自己走了并再也没有回来。图片
男方家的家境并不差,在当地算中等,家中的房子也是新房,自身长相高度都可以算中上,虽没有超级体面的工作但胜在勤快能干,收入也都基本全部上交给中央银行(他母亲手里)家中自母亲入门开始便是母亲当家,用他母亲的口头禅说是你们(指男生和他父亲)不当家不知道油米贵,家中有收入是真的,但抠也是真的,他们在当地有铁三角的美称,全称是三个人都是铁公鸡,一毛不拔,简称为铁三角。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母亲逐渐衰老,儿子逐渐油腻,曾经20多岁的儿子已经三十多,随着掉发和母亲的皱纹增长的还有彩礼,然而自从多年前那个外地女孩走了以后,再也没有见过男方带女孩子回来,曾经他们还算中等的家境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房子越来越旧,收入越来越不值钱,母亲依旧在吐槽现在的女孩子多么现实,儿子依旧在过着赚钱上交母亲当家的日子。
曾经我和其他邻居一样,也就当茶余饭后的谈资,听听别人的议论,直到后来在书本上看到关于父母的控制欲对孩子的影响时,不由地更加觉得有控制欲强的父亲或者母亲对孩子来说几乎就是一场悲剧。图片
“我都是为你好,你不听我的就是不孝”“你是我生的,就算打死你也活该”“你是我生的孩子,不听我的听谁的?”“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不听我的有你哭的时候!”这样的话是不是很熟悉?
这是上文的男孩小时候经常听到的话,他就像是母亲生的一个所属物,乖乖听母亲的话日子才能太平,曾经也不是没有见他反抗过,在第一个女朋友被她父母带走打胎的时候,他也曾正式严厉反抗,换来的是母亲拿菜刀用喝农药去威胁说他不孝,最后在众人的劝阻中他妥协了,比起女朋友这个生他养他的母亲确实更加重要,而母亲在这场亲子战争中胜利后更加变本加厉,最后他逐渐懂事逐渐明白为何父亲每天只管干点事情其他什么都不管,就算被人说妻管严没用也不在乎,因为和自己的自在相比,这些真的不算什么,于是父子二人逐渐越来越像,母亲在一边享受着自己掌控一切的快感的同时也不忘经常去抱怨抱怨“你们父子两个一个德行!”图片
我一直不太赞同有些观点,比如说“她(他)不管做了什么事情,都是你的母亲(父亲),不管这些是不是合法合理的”“你的母亲(父亲)做得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不管是不是你想要的”“你的母亲(父亲)将你带到这个世界就是对你最大的恩德!”......
我并不想去对抗几十年的道德伦理,我想表达的是父母和孩子抛开血缘家庭而言,都是独立的个体,如果将家庭比喻为船,每一个家人都是船员,只有在家庭中都各司其职才能让船走得更稳更远!
也许你又会问我什么叫各司其职?如果简单地表达应该就是: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好好掌舵,孩子大了以后,父母好好坐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