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项籍,下相人,字羽。

当初,项籍起义的时候,刚刚年满二十四岁。项籍的四叔父名叫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的楚国名将项燕。项氏世代在楚国做大将,是名门望族,封地在项城,因而姓项氏。

项籍年少时候,学文字,为文吏,没有学成;改学剑术,为武吏,又不成。叔父项梁发怒责备他。项籍回答道:“文字不过是记人姓名的工具而已,剑术不过是打败一个人的方法而已,都不值得学习。值得学的,是可以敌万人的学问。”项梁以为他说的很有道理,于是教项籍学习兵法。项籍对学兵法非常有热情,但当他只略略学得兵法的大意之后,就不肯继续深究了。

项梁曾经因罪案被牵连,被逮捕入栋阳县狱。项梁于是请托蕲县狱掾曹咎,写了一封说人情的信,送到栎阳狱掾司马欣处。因这封信的作用,项梁脱罪无事。后来,项梁又杀了人,为了逃避死者亲族的报复,他和项籍渡江迁往吴地,安顿下来。吴地的贤士大夫,才智都在项梁之下。吴地凡有大的征役和丧葬事宜,常请项梁主持。每当此时,项梁便暗中用兵法之术分配控制宾客和子弟的工作,因此,项梁能够察知宾客和吴中子弟们每个人的能力如何。

当年,秦始皇帝出游,巡行至会稽郡,渡浙江,项梁和项籍都旁观秦始皇的出巡行列。项籍见秦始皇的仪仗行伍,那样威严盛大,他感慨说:“他——我可以取而代之!”项梁慌忙掩住项籍的口,说:“不要胡说!这可是要灭族的大罪啊!”因为这件事,项梁认为项籍不是寻常之人。

项籍身长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铁鼎,才气超过常人。吴地的年轻人都很畏惧项籍。

大泽乡起义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九百余人,在大泽乡起义。

元年九月,会稽郡郡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都起兵反秦,这正是天要秦亡的时候了,我曾听说:‘先发制人,落后的受制于人。’我要先起兵,希望你和桓楚做为我的大将辅助我。”这时候,桓楚正在逃亡,藏在深山草泽之中。项梁说:“桓楚正在逃亡隐藏之中,没有人知道他藏匿的所在,只有项籍一个人知道而已。”于是,他走出厅堂,命令项籍手持宝剑等待在厅堂外面。然后,项梁又进入厅堂,和郡守殷通同坐。

项梁说:“请郡守召项籍进来,可以派他传郡守的命令,召桓楚回来。”郡守说:“好!召项籍进来!”项梁唤项籍进入厅堂。过了一会儿,项梁使眼色示意项籍,意思是:“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拔剑斩下郡守殷通的头。项梁手持殷通的头颅,身上佩戴着郡守的印绶。郡守部下大惊,一时大乱。项籍杀死上百人。郡守府中人都惊惧畏服,拜伏在地上,不敢起身。项梁将以前结识的地方豪强官吏召进府中,向他们说明起义的计划。大家都很赞成。于是,项梁叔侄便在吴地起兵,派人接收了吴郡所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

项梁部署吴地豪杰,给他们分派了校尉、侯、司马等职位。有一个人没有分派到官位职务,他便去问项梁。项梁说:“前些日子,有一件丧事,曾经由你主持一项事务,你没能做好,因此我不能任用你。”

大家对项梁的知人明察,都极为佩服。于是,推举项梁作了会稽郡守,项籍做了裨将,安抚所属各县民众。

苍头首领

此时,广陵人召平受陈王陈涉的任命,攻打广陵,没有成功,他听说陈王已经被秦军打退逃走,而秦兵即将前来攻打他。于是,召平带兵渡过长江,假传陈王的命令,拜项梁为楚王上柱国,召平说:“江东之地,已经安定下来,要赶快发兵西进,攻击暴秦。”项梁便派八千人,渡江向西进攻。他听说陈婴已经攻下东阳,因此派使者与陈婴联络,要和陈婴连兵合作,一起向西攻秦。

陈婴原是东阳县令手下的一个小官吏,平素作事守信谨慎,被人称赞为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东阳的年轻人起义,杀了东阳县令,聚合起几千人,想要推立一位新的领导者,找不到适当的人,于是就请陈婴出来做领袖。陈婴辞谢,说自己能力不够。少年们不理会陈婴的意见,强行立了陈婴为首领,当时,县中愿意追随陈婴的有二万多人。东阳的年轻人此时就想迎立陈婴为王。兵士都戴青色头巾,称为“苍头军”,以区别于其他军队,并表示新近突起之意。陈婴的母亲对陈婴说:“自从我做了陈家的媳妇,从来没听说陈家先前有过大贵之人。现在,你突然得到如此大的声望,不是吉祥的事!不如寻找一个领头的人,你做他的属下。如果起义成功,也还能得到封侯;如果失败,你还可以逃亡隐避,因为你不是在风口浪尖上被世人指名追捕的对象。”陈婴觉得很对,于是不敢称王。陈婴对他的下属官兵说:“项氏是世代大将之家,在楚国很有名。现在要举大事,恐怕非项氏出来领导不可。如果项氏来做起义的领袖,我们依靠有名望的世族,一定能够消灭暴秦。”

于是大家听从陈婴的话,把兵卒都归附了项梁。项梁带兵渡过淮水。黥布、蒲将军也带兵归属项梁麾下。此时,项梁共有六七万人,驻军在下邳。

楚人的乡愁

这时候,秦嘉已立景驹为楚王,驻军在彭城以东,想要阻止项梁军西进。项梁向士兵官吏们说:“陈王最先起义,后来战败逃亡,现在不知去向。而今秦嘉竟背叛陈王,立景驹为楚王,真是大逆不道!”项梁便起兵攻打秦嘉,秦嘉败走。

项梁追秦嘉残兵到胡陵,秦嘉回兵和项梁作战,奋战了一天,秦嘉战死,他手下的残兵投降项梁。景驹听闻后逃走,死在梁地。

项梁收并了秦嘉兵卒之后,驻军在胡陵,准备引兵西进攻秦。这时,秦将章邯领兵到了栗县,项梁便派遣别将朱鸡石、余樊君二人领兵与章邯作战。余樊君战死,朱鸡石兵败,逃回胡陵。项梁于是引兵入薛,杀了兵败的朱鸡石。之前,项梁派遣项羽另带一支兵去进攻襄城,襄城坚守,一时攻不下来。终于攻破襄城之后,项羽就把守城军民全部活埋,并回报项梁作战成功。项梁此时听说陈王陈涉确实已死,便将所有分据各处的将领召集前来,在薛地聚会,共同商议大事。这时,沛公刘邦也已在沛县起义,听说项梁在薛地,便领兵来薛地会见项梁。

居鄛人范增,当时七十岁,平素隐居在家中,喜好研究奇谋巧计。范增来到薛地,游说项梁说:“陈胜固然应当失败。当初秦灭了六国,其中楚国最为无罪。自从楚怀王受骗入秦而不能回归楚国,楚人无不同情怀念怀王,到如今仍怀念不已。所以楚南公说:‘楚国虽只余三家,但灭秦朝的必是楚国人。’这次陈胜先起事,不立楚国后人为王,而自立为王,所以陈胜的势力地位不能长久。现在项君你起事于江东,楚国民众蜂拥而起响应、归附于你,只因项君世代为楚将,大家意料项君将会立楚国之后,以兴复楚国。”

项梁认为范增所言十分有道理,便找到楚怀王的孙子,名叫心;当时,王孙心流落在民间,以给人牧羊为生。项梁便立心为楚怀王,以顺从众民的愿望。之所以仍沿用先王的谥号为王号,是因为楚国人民甚为怀念楚怀王的缘故。项梁于是任命陈婴为楚国的上柱国,封地五县,并且由他来辅助怀王心在盱台建都。项梁也就自称为武信君。

雍丘之战

停留数月之后,项梁带兵进攻亢父,联合齐国的田荣、大司马龙且二人的军队,合救东阿。大破秦军于东阿。田荣当即引兵回临淄,驱逐了齐王假。齐王假逃亡到楚国,他的相国田角,逃亡到赵国。田角的弟弟田间原是齐将,居留在赵国,不敢回齐国。田荣于是立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

项梁击破东阿的秦军之后,便追逐秦朝败军,并且屡次派使者到齐国,催促齐国出兵,与项梁一同向西进攻。田荣说:“楚国如果杀了田假,赵国如果肯杀田角和田间,齐国就出兵。”项梁说:“田假是我楚国的盟国之王,穷途末路来投楚国,我们不忍杀害。”

赵国也不肯以杀田角和田间来向齐国示好。齐国于是拒绝发兵帮助楚国攻打秦。项梁就派沛公刘邦和项羽另行分兵攻打城阳。城阳被攻下后,守军都被屠杀。接着,二人又领兵向西,在濮阳东边攻破秦军。秦朝败兵进入濮阳城内坚守不出。沛公刘邦和项羽于是领兵攻定陶,定陶坚守,不能攻下。二人放弃攻定陶之计策,领兵西向,攻取秦地至雍丘,大破秦军,杀掉秦朝大将李由。然后回军进攻外黄,没能攻下。项梁引兵自东阿向西进攻,等到了定陶,又大破秦军。

此时,因项羽、刘邦已斩了李由,项梁因此更加轻视秦军,显露出骄傲轻敌之意。宋义向项梁进谏说:“凡是用兵打仗,如果战胜而将领骄傲,士兵怠惰,那就要失败了。现在士兵已经稍现怠惰之意了,而秦兵却在增援,日渐兵力加强,在我看来,十分为将军忧惧,希望将军您多多留意。”项梁无意听从他的劝告,却派宋义出使齐国。

宋义在路上遇到齐国使者高陵君显。宋义问高陵君:“高陵君是要去见武信君项梁吗?”高陵君说:“是的!”宋义说:“依我推断,武信君项梁必然兵败!高陵君,你如果慢步缓行,故意耽误时日,就可以避免被杀的命运;如果争分夺秒、疾步快行,一定会遇上杀身之祸。”高陵君听信了宋义的话,有意将行程延缓下来。秦军果然全力起兵增援章邯,进击楚兵,大破楚兵于定陶,项梁战死。

沛公刘邦和项羽退离外黄,转攻陈留。陈留坚守不能攻下。

刘邦和项羽互相商量道:“现在武信君已被击破阵亡,一时军心恐惧,我们务必前去援救。”于是,二人和吕臣同时领兵东归。吕臣军驻彭城东,项羽军驻彭城西,沛公刘邦军驻扎在砀。

卿子冠军之死章邯击破项梁之后,心满意足,就认为楚地兵力不强,不足以为患。于是,便带领兵马渡过黄河,一直向北进攻赵国,大破赵兵。这时候,赵王赵歇,赵国大将陈杂,赵相国张耳,都逃走退入巨鹿城躲避。章邯命部将王离和涉闲二人领兵,围住巨鹿,章邯自己驻军在巨鹿之南,修筑甬道,用以运输补给的粮草。

赵国大将陈余,率兵数万人驻守巨鹿之北,被称作河北之军。

由于楚兵在定陶战败,楚怀王十分恐惧,便从盱眙来到彭城,把项羽和吕臣二人的军队,都收归自己统帅,任命吕臣为司徒,吕臣的父亲吕青为令尹,沛公刘邦为砀郡郡守,并封刘邦为武安侯,掌管砀郡兵。

先前宋义所遇到的齐国使者高陵君显,此时已来到楚军军中,见到了楚怀王,高陵君说:“宋义曾经推断武信君项梁必吃败仗。事实证明,项梁的军队果然战败了。兵还没有出战,宋义就可以看出兵败的征兆,他真是懂得战术的天才啊。”

因此,楚怀王召宋义前来议事。怀王十分器重宋义,因此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出兵救赵。其他一切副将都由宋义部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出兵之后,行到安阳,在那里停留四十六天,不再前进。项羽对宋义说:“我听说秦军在巨鹿围住赵王,我们应该尽快带兵渡河,楚兵从外围进攻,赵兵在巨鹿城中做内应,这样内外夹攻,必定可以攻破秦兵!”宋义说:“不然,我们的目的,是要拍死牛背上大的虻虫,而不是杀牛身上小的虮虱。现在秦兵正在全力围攻赵国,即使秦胜,秦兵也一定已经疲惫不堪。我们正好趁他们疲败之际,一举破秦。如果秦兵没有胜,我们就直引大兵,擂鼓长驱西向,也势必可以击败秦兵!所以,为今之计,不如先让秦赵相斗,我们伺机等待。若论披甲胄,执兵器,冲锋陷阵,宋义我不如将军您;但是,坐下来运用谋略,将军可就不如宋义了!”

因此,宋义又号令军中:“势猛如虎,固执如羊,性贪如狼,倔强而不听指挥的人,都斩首!”这显然是对项羽而言。

然后,宋义派他的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亲自送宋襄到无盐,饮酒大会贵宾,当时天寒大雨,士卒既冷又饿。

项羽对将士说:“现在大家应该做的事,是合力攻秦,但我们却久久按兵不动,再加上今年收成不好,百姓穷困,我们的士兵吃的都是芋头和豆子,军中没有半点存粮,而宋义还要饮酒大会贵宾,不肯引兵渡河;不去从赵国获取食粮,不肯和赵国合力攻秦,却说:‘等着秦兵疲败。’像秦朝军队那样强盛,攻打新建立的赵国,由情势上看,必定破赵无疑。赵破而秦更强,怎么会有秦兵疲败的机会可乘?并且,我们楚军最近吃了败仗,楚怀王坐不安席,把境内全部的兵力,全部交属上将军一人独掌指挥。国家的安危,就在此一举。现在上将军不顾念国家,不体恤士卒,而竟徇私,派自己的儿子去相齐——这不是能够安定社稷的臣子。”

清晨,项羽拜见上将军宋义,在宋义的帐中,斩下宋义的头颅,然后发布军令说:“宋义和齐国合谋反楚。楚怀王有密令,要我项羽杀掉他!”这时候,军中诸将都畏服项羽,没有人敢有异议。大家都说:“重新恢复楚国的,是将军的家族。现在将军杀了作乱之人,有大功。”于是共同拥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项羽派人到齐国追查宋义的儿子宋襄,在齐国杀掉了宋襄。然后,项羽派桓楚去向楚怀王报告事情经过,怀王不得不传命封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英布和蒲将军也都归属于项羽。

巨鹿之战

项羽杀了卿子冠军宋义之后,威名震撼楚国,声名遍闻于诸侯。

于是,项羽派遣当阳君、蒲将军二人率领二万兵马渡过漳河,去巨鹿解围。二人小有胜利。赵将陈余又请项羽增派兵力。项羽便亲自率领剩下的全部楚军,渡过漳河。过河之后,命令兵士将船全部击毁,沉入水中;把做饭用的锅瓦,全都敲破;驻扎的兵营悉数烧掉,仅仅保留了三天的粮食,以此向属下的士兵表示:如不能战胜,就只有死,没有退还的可能。因此,楚国士卒没一个人有退却之心。

就这样,楚国大军一到达秦境,便包围了秦朝将领王离的驻军。楚军勇猛作战,九战九胜,断绝了秦军的甬道,大破秦军,杀了秦朝大将苏角,虏获了王离,秦朝将领涉闲不肯投降,引火自焚而死。这场大战令楚国官兵士气大振,勇武冠于诸侯。于是,各诸侯国也派军前来支援赵国,在巨鹿城下筑有十多个大营垒,但都不敢轻易出兵。等到项羽的部队攻打秦守城时,各诸侯国的将领都躲在壁垒之上观望。这时,楚国军队勇猛无挡,以一当十;楚兵作战之时,呼喊叱咤,声震天地。即使是在壁上观望的诸侯军,都无不人人恐怖畏惧,惊骇万分。

项羽在攻破秦军之后,召见各诸侯将领。诸侯将领们进了辕门,都跪倒在地,膝行向前,不敢抬头仰视。由此开始,项羽便做了诸侯上将军,所有诸侯国军队都归项羽部下,项羽成为诸侯统帅!

章邯的投降

这时,章邯的军队驻守棘原,项羽的军队扎营在漳南,两军对阵相持。还没有开始作战,秦军就数次退却。秦二世皇帝派使者责备章邯。章邯十分恐惧,派长史司马欣赴咸阳请求皇帝指示。司马欣到了咸阳,被留在司马门,停留三天,宰相赵高不肯接见,并流露出不信任章邯使者的意思。司马欣感到恐惧,连忙奔回驻守的棘原,为提防追捕,不敢行先前的来路,走了另一条新路。赵高果然派人追杀司马欣,因迷路而没能追上。

司马欣回到了章邯军中,向章邯报告说:“赵高在宫廷之中,独揽大权,下面的人没有可以做事的机会。现在,如果我们战胜,赵高必然会嫉妒我们的功劳;如果战事不胜,更不能免于死罪。希望将军仔细考虑。”

这时,陈余也给章邯写来一封信,说:“当初白起作为秦将,南征楚之鄢郢,北败赵之马服,攻城取地之多,无法计算,秦王最后却赐白起一死。蒙恬作为秦将,北面驱逐戎人,开辟榆中之地数千里之广,后来竟在阳周被杀。作为功臣,为何有如此下场?——立功太多了,秦不能尽按其功而封其爵,因为爵位过高会危害君王,故而用法诛杀边臣。如今将军作秦将已经三年,战争所失的士卒,不下十万,而诸侯起来反叛的军队越来越多。赵高平素一直只会在皇帝身边谄媚,目前国事紧急,他惟恐二世皇帝会杀他,所以要用国法诛杀将军,以求免于谴责,另派别人代替将军职位,以推脱自己的罪名。将军带兵在外时间太久,却不知宫廷之内,嫌隙更多。所以有功也要被诛,无功也要被诛。况且天要亡秦,无论愚智之人,都已知道。现在将军面临内不能直接向皇帝进谏,而于外为亡国之将,势单力薄,只能设法保存自己,这不是一个很悲哀的局面吗?将军何不还兵和诸侯订下合纵之约,共同攻秦,成功之后,可以分得土地为王,南面称孤!这样做,不是比身受腰斩、妻儿被杀,好得多吗?”

章邯接到信后,狐疑不能决定。于是暗中派军候始成到项羽营中,希望洽谈合纵缔约的事宜,没能成功。项羽派蒲将军昼夜赶路引兵渡三户,进军漳北,与秦军大战。再破秦军。项羽乘势领全军进击,又于汙水之上,大破秦军。

章邯再次派使者去见项羽,要求订约投降。项羽召来军吏商量。项羽说:“我们的粮草少,似乎可以接受订约。”军吏都认为应该接受,项羽便和章邯约定时日在洹水南殷墟上相见。

缔结盟约之后,章邯见到项羽,垂涕流泪,伤心地说出赵高弄权害人的情形。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安置在楚军之中。派长史司马欣为上将军,统领秦军,作为前锋,向西进攻。

新安大屠杀

大军走到新安,诸侯军中的官吏士卒,很多从前都当过役戍到过秦地,当时秦朝的吏卒待他们非常苛虐,现在秦军投降诸侯,诸侯军兵乘战胜之威,反过来报复,将秦朝吏卒视为奴虏使唤,轻视屈辱,加以凌虐。秦朝投降的吏卒难以忍受,私下偷偷商议说:“章邯将军等人诈骗我们投降诸侯。如今假使能够攻入关中,击破秦朝,当然很好。如果不能,诸侯必然俘虏我们返回东方。那时,我们留在关中的父母妻子,必被二世杀死。”

大家纷纷议论,项羽手下的将士偷偷听到消息,便报告了项羽。项羽召来黥布和蒲将军,秘密计议说:“秦朝的降吏降卒,人数还不少,他们心中仍旧不服。如果到了关中,不肯听我的命令,我们的大事必受危害。不如把这些人都杀了,只留下章邯、长史司马欣、都尉董翳入秦。”大家都觉得这个计策很对。于是,楚军乘夜间,在新安城南突击坑杀了秦朝降卒二十余万人。

然后,大军向西攻取秦地。到了函谷关,有官兵守住关隘,不能进入。此时项羽又听闻沛公刘邦已经攻破了咸阳,大怒,命当阳君英布等人攻破函谷关,项羽带兵进入城门,长驱直进,抵达戏水之西。

项伯夜访

当时,沛公刘邦驻扎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一名使者向项羽密报说:“沛公有意在关中称王,想任命秦王子婴为相国,将所有秦朝的珍宝,都据为己有。”项羽听后大怒,说:“明日一早,犒劳士卒,出兵攻打刘邦的军队!”

这个时候,项羽属下的军兵有四十万人,停驻在新丰鸿门。沛公刘邦的兵只有十万,驻在霸上。范增向项羽献计说:“沛公从前住在关东时,贪财好色。如今入了关,既不敛财,也不近美色,可见此人志向不在小节。我曾叫相士观望他的气色,皆为龙虎,有五彩气象,此为天子的征兆啊!将军一定要抓紧时间击败消灭他,千万不能失误。”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早年和留侯张良交游,是好朋友。张良此时随沛公入关,正在军中。项伯便在夜间骑快马飞驰到沛公大营,私下会见张良,把项羽第二天早进击沛公的计划,原原本本告诉了张良。项伯想要张良和他一起逃离沛公军中,于是对张良说:“不要白白和他们一起送死!”

张良说:“我是代韩王送沛公来的,如今沛公有急难,我自己逃走,这是不义。此事我不能不报告沛公。”

于是张良拜见沛公刘邦,报告了项伯所说的事。刘邦听后大惊,说:“这如何是好?”

张良说:“派兵驻守函谷关的办法,是谁出的主意?”

沛公说:“是鲰生。他向我建议,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入关,那么秦地就都属于我,可以为王,所以我听从了他的建议。”

张良说:“沛公估计一下,我们的军队,足够抵挡项羽的攻击吗?”

沛公默然不语,半晌说:“我们当然不如项羽军力强大!但事已如此,如何是好?”

张良说:“这事只有请沛公自己向项伯说明,就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羽。”

沛公问:“你怎么会和楚国的项伯有交情呢?”

张良说:“从前在秦朝时,项伯和臣有过交往。项伯杀人,臣设法救了他。如今事情危急,幸亏他前来告诉我这个消息。”

沛公问:“项伯和你谁年长?”

张良说:“项伯比臣大。”

沛公说:“好,你请他进来,我应当以兄长之礼待他。”

于是张良走出营帐,请项伯前来。项伯入见沛公。沛公刘邦举杯向项伯敬酒,并且与他约为儿女亲家。沛公说:“我入关以后,一切都保留原样,秋毫不曾有所犯,吏民都造册存籍,府库公产都加封,专为等待项将军来接收;之所以派遣将士日夜守住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窜入,或怕有非常的变故。我守在这里,日夜盼望项将军到来,怎敢反叛呢?千万请伯兄向项将军进言,详细说明刘邦之心。刘邦不敢背德,绝无二心。”项伯应许沛公,一定向项羽解释。项伯嘱咐沛公说:“明早务必早来向项王谢罪。”沛公答应:“是!”

于是项伯又乘夜回至项羽军中,把沛公的话,详细地向项羽解释说明,随即又向项羽说:“假如不是沛公先击破关中秦军,将军怎敢径直入关呢?现在沛公有入关破秦的大功,而我们出兵攻击人家,这是不义的行为,倒不如因此善待沛公。”项羽认为项伯之言有理,答应项伯,一定会善待沛公。

鸿门宴

次日早晨,沛公只带随从人马百余人,来见项羽。

到了鸿门,刘邦向项羽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秦。将军战于河北,我战于河南。但是我自己也没想到能先入关攻破秦朝,在这里与将军相见。现在,有小人进谗言,从中挑拨,使将军和我之间的关系有嫌隙。”项羽说:“这是沛公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何至于此?”

项羽当即留沛公一同饮酒。项羽和项伯东向而坐,亚父范增南向而坐;沛公向北,张良向西侍位。范增屡次使眼色示意项羽杀沛公,又举所佩带的玉玦,作杀状以示意项羽,连作了三次,项羽默然,不做任何反应。

范增看情形不对,起身走出营帐,召来项庄。范增对项庄说:“君王为人心肠太软,不忍亲自下手。你进帐去,上前向沛公敬酒,然后,你就请求在座前舞剑。就乘舞剑之便,在他的座位上刺杀他。沛公这个人,非除掉不可,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要被他俘虏!”

项庄于是进入帐中,向沛公刘邦敬酒。敬酒毕,项庄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中没有什么可供娱乐的,请准我作剑舞,以娱乐嘉宾。”项羽说:“好!”项庄于是拔剑起舞,项伯看出项庄的心意,也拔剑起舞。在二人同时舞剑的时候,项伯经常用自己身体掩蔽沛公,项庄因此没有机会刺杀沛公。

张良看情形不对,忙起身出帐,走到军门,找来樊哙。樊哙问张良:“今天的事情怎样?”

张良说:“十分紧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但项庄的用心非常明显,是时时在想刺杀沛公!”

樊哙说:“这可太危险了!我进去,和沛公同生同死!”

樊哙就带了宝剑,持着盾,进入军门。军门守卫的兵士,交戟拦阻樊哙,制止他不许进去。樊哙持盾掩着身体,向卫兵撞去,卫兵全都被撞倒在地上。樊哙闯进大帐,分开帐帷,向西而立,正对着项羽,瞪圆了眼睛,向项羽怒目而视,因为愤怒,头发都竖了起来,眼角都睁裂了。

项羽大吃一惊,按剑跪起大声而问:“来客,是什么人?”

张良说:“这是沛公的随身护卫樊哙!”

项羽说:“真是壮士!赐他酒!”左右侍从便送过来一大杯酒。樊哙拜谢,起立,一饮而尽。

项羽说:“赐给他猪肘!”侍从将一扇生猪肘赐与樊哙。樊哙把盾覆在地上,将肉放在盾上,拔剑切着大嚼起来。

项羽看着樊哙,大为赞许,说:“真是壮士!你能再喝酒吗?”

樊哙大声说:“臣,连死都不怕,一杯酒还有什么可推辞的!现在秦王暴虐狠毒,有虎狼之心,杀人如麻,使用酷刑,天下人苦不堪言,都起来反抗。楚怀王和诸将有约:‘先破秦进入咸阳的为王!’如今沛公先破秦,进入咸阳,对咸阳的一切财富,毫毛都不接近,封闭宫室,撤军霸上,专等待大王前来接管。所以派遣将士看守函谷关,以防备盗贼出入,并且提防非常的变故。我们沛公,如此劳苦而功高,不但没有封侯之赏,而大王竟听信小人之言,杀有功之人。这样做法,不过是已亡暴秦的继续者而已!樊哙愚见,大王实不该如此!”

项羽听了樊哙一大篇言论,竟没有应答。只说:“你坐!”樊哙于是随张良坐在一起。稍过一会儿,沛公见情势紧张,便起身说要小解,随即走出帐外,暗中召唤樊哙也出来,张良便也跟着走出营帐。

沛公出帐以后,项羽就派都尉陈平去召沛公回来。沛公和樊哙商议说:“我现在应该走了,但是出来的时候没有告辞,该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时,不必太顾虑细谨小节,大礼当前,无须拘执细小的谦让。如今人家正是刀和俎,我们正是鱼和肉,正是任人宰割的形势,还讲什么告辞?”

于是沛公决定逃走,令张良留下来,向项羽辞谢。张良就问:“沛公今天来这里,带了什么礼物?”沛公说:“我带来白璧一双,想要献给项羽,又有玉斗一双,想要赠给亚父,但看他们正在发怒,我不敢献,你替我呈献吧。”张良说:“谨遵命!”

这时,项羽的军队在鸿门,沛公的军队在霸上,两地相去四十里。沛公将车马随从留在鸿门,独自一人骑马,脱身而走,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人保护沛公同走。四人持剑盾步行,从郦山下,经过芷阳,抄小路前行。沛公对张良说:“从这条小路到我军驻处,不过二十里而已。你估摸着项羽来不及追我,而我已到军中的时候,就进帐向项羽辞谢。”

沛公走了以后,张良估计好时间,便进帐,向项羽告罪。

张良说:“沛公不胜酒力,酒醉不能支持,所以不能进帐向大王告辞。谨使张良,奉白璧一双,献给大王。玉斗一双,献给大将军足下。”

张良奉上白璧和玉斗。项羽说:“沛公现在哪里?”张良说:“沛公听说大王对沛公有不满的意思,很恐惧,故而自己先走了,此时想已回到军中了!”项王便接受了白璧,放在座上。范增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剑一击,玉斗粉碎!范增又恨又怒,叹息说:“唉!这些年轻无见识之辈,不足以同谋大事!夺项王天下之人,必定是刘邦无疑了!我们这些人将来要做刘邦的俘虏了!”

沛公回到军中,立刻杀了曹无伤。

西楚霸王,分封天下

过了几天,项羽引兵西进,屠杀咸阳军民,杀了秦王子婴。焚烧了秦朝的宫室,大火燃烧了三个月都没有熄灭。项羽收取了秦宫的财宝,虏取了秦宫的妇女,后来都带回关东。

这时,一个有见识之人向项羽建议说:“关中之地,有山河险阻,四面有关塞之隘,其间土地肥沃,可以建都以成霸业。”项羽此时见秦的宫室都已经烧毁残破,心中怀念故乡,很想东归彭城,便说:“富贵而不归故乡,就像身穿锦绣夜间出游,谁能知道他已经富贵了呢?”这个游说的人,见项羽不采纳他的意见,私下里批评项羽说:“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然如此!”

项羽听亲信向他报告了这些话,大怒,烹杀了那个游说的人。

项羽派使者送消息给楚怀王,请楚怀王允许项羽称王。

楚怀王说:“应照原来约定行事!”

项羽对楚怀王这一决定,甚为不满。他想了一个办法,改楚怀王尊号为义帝,实际是不听楚怀王之命,而要自立为王。于是,他开始对诸侯将相加封王爵。他对诸侯将相说:“天下开始起兵发难的时候,为了收拾民心,不得不假立楚怀王的后裔,以便于讨伐秦朝,师出有名。然而身穿铠甲,手执矛戈,冲锋陷阵,暴露在山野,三年之间,灭亡了暴秦,安定了天下的人,都是各位诸侯将相和我项籍的功劳,并不是义帝的功劳。义帝没有功,不能称为天下之主,所以我们应该分割天下的土地,自己称王。”诸侯将相都说:“赞成!”

于是,项羽便分割天下之地,封诸侯将相为侯王。项羽和范增担忧沛公刘邦有夺取天下之心,现在双方已经讲和了,如果不加封沛公刘邦,便是背约之举,恐怕诸侯会不服而背叛自己,因此二人暗中谋划,认为:“巴蜀之地,道路险阻,秦时被迁逐的人都被放逐在蜀地。”又说:“巴蜀也是属于关中之地。”于是,项羽立沛公刘邦为汉王,掌握巴、蜀、汉中之地,以南郑为都。

项羽把关中之地分为三份,封秦的降将三人为王,用来围阻汉王刘邦。又封章邯为雍王,掌握咸阳以西的土地,以废丘为都。长史司马欣,从前做过栎阳狱椽,曾经有恩德于项梁,曾在栎阳狱中帮助项梁脱罪。都尉董翳,原来曾劝章邯降楚。因此,项羽封司马欣为塞王,掌握咸阳以东至黄河之地,以栎阳为都;封董翳为翟王,掌握上郡之地,以高奴为都。

将魏王豹封为西魏王,迁移至河东之地,以平阳为都。瑕丘申阳,原来是赵相张耳的宠信,曾抢先攻下河南郡,迎接项羽驻军于河上,故而被封为河南王,以洛阳为都。韩王成仍为韩王,仍以旧都阳翟为都城。赵将司马印,攻取河南,屡立战功,被封为殷王,掌管河内之地,以朝歌为都。将赵王歇封为代王,迁移到代地,设都于代。赵相张耳,平素以贤良而闻名,又随项羽入关,因此被封为常山王,掌管赵地,以襄国为都。当阳君黥布,是楚国大将,被封为九江王,以六为都。鄱君吴芮,曾率领百越将士协助诸侯攻秦,又随军入关,因此被封为衡山王,以邾为都。义帝的柱国共敖,领兵攻南郡,立功很多,因此封共敖为临江王,以江陵为都。迁封燕王韩广为辽东王。燕将臧荼,随楚军救赵,又随军入关,因此被封为燕王,以蓟为都。迁封齐王田市为胶东王,以即墨为都。齐将田都,从共救赵,因随军入关,被封为齐王,都于临苗。旧时被秦所灭的齐王建的孙子田安,曾攻下济北数城,引兵投降项羽,因此封田安为济北王,以博阳为都。

田荣屡次违背项梁命令不肯合作,又不肯领兵跟随楚军攻秦,因此不被封爵。成安君陈余,抛弃相印而去,不肯跟随楚军入关,然而平素他的贤名远播,又有功于赵,当时陈余在南皮,因而项羽把绕南皮的三县封给他。番君将梅鋗,立功很多,被封十万户侯。

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掌握九郡之地,以彭城为都。

诸侯背离的隐患

汉王元年四月,诸侯结束了战事,各从戏水撤兵,分别回到自己所封之国。

项王出关回到彭城,他说:“自古以来,称帝之人掌管千里的土地,他自己必然居住在上游。”于是,派人将义帝迁往长沙郴县,义帝被迫只得前往。左右群臣,见义帝迁徙,渐渐背叛离去。项王暗中密令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击杀义帝于江南。

韩王成由于没有军功,项王不许他就国,带着他一同回到彭城,废去王爵,改封为侯。过了一阵子,项羽又把韩王成杀掉。燕王臧荼来到燕地,由于原来的燕王韩广被迁封为辽东王,于是驱逐韩广去辽东。韩广不肯,臧荼便在辽东王都无终击杀掉韩广,兼并了辽东王所封之地。

田荣听到项王将原来的齐王市迁封为胶东王,而封齐将田都为齐王,大怒。他不肯让齐王市去胶东,因而带领齐地军兵起来反叛项王,攻打新封来就国的齐王田都。田都打不过,逃亡到楚地。但齐王市怕项王治罪,自己逃跑到新封地胶东就国。田荣大怒,又赶来追击田巿,在即墨杀掉田巿。田荣便自立为齐王,向西攻打新封的济北王田安,杀了田安。于是田荣合并三齐而自立为三齐之王。田荣又将将军大印送给彭越,命令彭越在梁地起兵反楚。

这时陈余暗中派张同、夏说二人去游说齐王田荣,对田荣说:“项羽为天下主宰,做事不能公平,如今将贫瘠的土地封给六国的后人,而他自己的群臣诸将,都封了肥美之地。驱逐了陈余的旧君主赵王歇,而使他北迁居于穷困的代地。陈余认为这是不能容忍的。我们知道大王已起兵反抗项羽,而且不听不义之言。望大王资助陈余兵力,陈余愿请准大王之命,出击常山王,以光复赵地,帮助赵王复位。这样,赵国就可以做齐国的屏藩保护齐国了。”齐王觉得很对,于是允许了陈余的请求,因而派遣兵力赴赵。陈余倾三县兵力出击,与齐兵合力攻打常山,大破常山王之兵。常山王张耳败走,逃亡到汉。陈余从代地将赵王歇接回赵地。赵王因此立陈余为代王。

这时候,汉王已经还兵,取得三秦。项王闻知汉王兼并关中已成事实,又将出兵东下,并且,齐和赵又联合起来反楚,大怒。项王便封旧吴令郑昌为韩王,来防阻汉兵,并令萧公角等人出兵攻打彭越,彭越击败了萧公角等人。汉王派张良巡行韩地,得知韩王成已被杀害,张良于是给项王写信说道:“汉王没有得到应有的‘关中王’的封号,于是出兵攻取三秦。之所以这么做,只是为了遵行以往所订之约而已,取得关中之后即行停止,不敢再向东进。”

张良又将齐、梁二国反叛的事,报告项王,说:“齐要联合赵合力灭楚。”项王因此才打消了向西攻击关中之意,而向北攻打齐。这时,项王为增加兵力,向九江王黥布征调兵力。黥布称病,不肯亲自前往,就派了一名将领,带着几千士兵前去助阵。项王由此十分怨恨黥布。

楚汉战争之起

汉王二年冬,项王军向北到达城阳。田荣也领兵前来会战。田荣战败,走到平原。平原百姓杀了田荣。项王于是向北追击齐兵,烧毁齐国各城郭室屋,把田荣的降卒完全坑杀。俘虏了齐国的老弱妇女,攻下直至北海的齐国领地。所到之处,残杀毁灭。齐人恨楚,聚集起来反抗。于是,田荣的弟弟田横,将齐地的散兵数万之众联合起来,以城阳为据点反抗楚国。项王因此留连作战,一时不能攻下城阳。

汉王三年春,汉王率领诸侯军队,共五十六万人,向东进兵伐楚。项王知悉了这一消息,命令诸将留下来攻打齐国,而自己带领精兵三万人从鲁地绕过胡陵,采取包围形势。四月,汉兵攻入彭城,收取楚的财物珍宝美女,每天摆酒宴豪饮。

项王于是挥兵西向,从萧地拂晓攻打汉军,转而向东进军,到达彭城。中午,大破汉军。汉军全部败走。项王兵追逐汉军到达谷水和泗水,杀灭汉军士兵十余万人。汉军至此都向南逃,走山路。楚兵又追击到灵璧东睢水之上。由于无船可渡,汉军不得已后退,被楚兵追及包夹,杀灭极多。汉军士兵十余万人都落于睢水之中,多到阻塞了睢水而无法向下流动!楚兵包围汉王三圈,汉王无法脱身,正在危急之际,忽然,一阵大风从西北而起,风势狂暴,折断了大树,吹倒房屋,沙石飞扬,天昏地暗,白昼顿时变成黑夜。楚军遭逢大风,军阵大乱,队形败坏,汉王因而得以与数十骑兵逃出。

汉王逃脱之后,想要过沛县救出家室妻儿,一同向西逃亡。项王也派人追至沛县,要捕获汉王家人,但汉王家人都已逃走,汉王没能和家人相见,不得已而去,在半途忽然遇到长子和长女,也就是后来的孝惠帝和鲁元公主,于是汉王将子女载在车上同行。楚兵急追汉王,慌乱之下,汉王嫌车太重而走得太慢,便将儿子和女儿推落到车下。滕公夏侯婴此时追随汉王,每次都下车抱起孩子,放回车上。就这样抱回来三次。滕公对汉王说:“眼前事态虽然危急,车子跑得慢,可是怎能抛弃亲生儿女?”汉王才不再推子女下车,终于逃出得以脱身。

汉王刘邦四处寻求父亲太公和夫人吕氏的下落,却没有遇到。此时,审食其追随太公和吕夫人逃至隐僻处躲藏,同时也在寻找汉王。不幸的是,太公和吕夫人没能找到汉王,反而遇到楚军。楚军就将太公和吕夫人带回到项王处,留置军中。

这时,吕夫人的哥哥周吕侯吕泽,担任汉将,领兵驻扎下邑。汉王偷偷前往下邑投奔吕泽,一路上积攒兵力。走到荥阳,汉各路败军都会合于此,兵力渐多。萧何此时也正好遣派关中二十三岁以下、五十六以上的老弱之众前来聚合,以增兵力。大家全都到了荥阳集合,汉王的军力重新恢复了元气。

范增的悲剧

楚国军力以彭城为根据地,经常在战胜时,乘胜追逐败北的汉军到荥阳附近,路途很远。由于楚汉经常在荥阳南部,京县、索亭之间。因此汉利用骑兵,乘楚兵路远疲倦之际攻打他们,大败楚兵,楚国因此不能通过荥阳而西进。

趁着项王回军救彭城,追汉王到荥阳的时候,田横收复了齐地,田横便立田荣之子田广为齐王。汉王在彭城的失败,引起诸侯的变心,又都附楚而背汉。

汉王军驻守荥阳,筑起甬道,连于河运,用以运取敖仓的米粮。汉三年,项王屡次出兵侵夺汉的甬道所运粮米。汉王军粮缺乏,心存恐惧,与楚讲和,要求割荥阳以西为汉王之地,项王打算允许这个条件。

历阳侯范增说:“汉兵是很容易打败的,如今放手而不把汉军消灭,将来必定后悔。”

项王听取范增的建议,忽然发兵围攻荥阳。汉王被围,十分惊恐。于是,采用陈平的计谋,离间项王和范增。

项王派使者来,汉王派人盛馔招待。宴会之际,汉王端起美食刚要吃,仔细看了使者一眼,忽假装惊讶说:“我以为你是亚父范增的使者,想不到竟然是项王的使者。”于是竟把盛馔撤回,改以粗食招待使者。使者回去,把这情形报告项王,项王于是怀疑范增与汉之间私下勾结,渐渐削夺了范增的权柄。

范增大怒。他对项王说:“天下事已经大定,君王可以自己作主。范增希望大王准我退休,赐我骸骨能够归乡。”项王允许范增辞归,范增起程回家,还没到彭城,就在路途中上发痈病而死。

“分我一杯羹!”

荥阳围城紧急。汉将纪信向汉王建议说:“情况紧急了!请大王准许我为大王前去诓骗楚兵,大王可以乘机暗中出城。”汉王采用了纪信之计,乘夜间由荥阳东门,先走出许多貌美女子,后随甲士二千人。楚兵见汉兵由东门出,四面包围来击。纪信这时穿王者服,乘黄屋车,饰左纛而出。传话喊道:“城中粮食已经没有了,汉王出降!”楚军见汉王真的出降,都大呼万岁。而真的汉王就乘乱带了数十骑兵,从城西门逃走,奔向成皋。项王见纪信不是汉王,连忙问汉王在哪里。纪信说:“汉王早已脱身出围了!”项王大怒,将纪信烧死。

汉王派御史大夫周苛、枞公、魏豹驻守荥阳。周苛和枞公相与商议说:“魏豹是个叛变过的国王,难和他共守城池。”二人共谋,杀了魏豹。

楚兵终于攻下了荥阳城,虏获了周苛。项王对周苛说:“你投降做我的大将吧!我封你做我的上将军,封三万户。”周苛大骂说:“你如果不早早降汉,汉迟早要虏获你。你不是汉王的敌手!”项王大怒,烹杀周苛,并杀了枞公。

汉王出了荥阳,向南逃至宛、叶,与九江王黥布会合,收聚残兵,然后进入成皋,驻扎在那里。汉王四年,项王进兵围攻成皋,汉王逃脱,独自与滕公逃出成皋北门,渡河奔向修武,取得张耳和韩信的兵。汉诸将也逐渐逃离成皋,追随汉王。于是,楚国攻下成皋,打算继续向西进攻。汉派兵阻拒楚兵于巩,使楚兵不能西进。

这时彭越渡过黄河,攻打楚国的东阿,杀了楚将军薛公。项王于是转而向东,自己带领一部分人马攻打彭越。汉王得了韩信的兵,想要渡河南进。郑忠劝阻汉王,留在河内,改派刘贾领兵支援彭越,烧毁了楚国积聚粮草。项王东进击破刘贾,彭越逃走。

这时,汉王引兵渡过黄河,又夺回成皋,驻军在广武,仍从敖仓运输食粮。项王已平定东海,于是西进,与汉王的军队都靠近广武扎营。两军相持数月。

这时,彭越屡次由梁地出兵,攻打楚兵,以断绝楚军粮食,项王很担心。于是,项王做了一个高腿的肉案,把汉王的父亲太公放在肉案之上,架在高空,汉军远远地可以望见。

项王告诉汉王说:“你现在如果不快快投降,我就烹杀太公!”

汉王说:“吾和项羽,都是楚怀王之臣,同时在怀王面前,北面受命。怀王说:‘你们约为兄弟。’所以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如果一定要烹杀你的父亲,则请你分我一杯羹!”

项王大怒,要杀太公。项伯说:“天下事还不可预料,不要做得太过。况且争天下的人,是不顾及家人的。即使你杀了他父亲,于事无益,只增加祸患而已!”项王听项伯所言有理,便听信项伯的话,不杀太公。

广武涧对峙楚汉久久相持不下,不能决胜负。

一时,壮年男子颇苦于军役之劳,老弱则疲于水陆运输之苦。

项王与汉王对阵于广武。项王对汉王说:“天下混乱不安,几年不能平静,只因我你二人而已。我愿意向你单独挑战,一人对一人,一决雌雄。不要为我们两个人,使天下人民父子白白受苦!”汉王笑着推辞说:“我这个人,宁肯斗智,不能斗力。”

项王命壮士出马挑战,汉王部下有善骑射的神箭手,将楚国派出挑战的壮士三次都射杀了。项王大怒,自己披甲持戟,出马挑战。神箭手举箭欲射项王,项王怒目瞪视,箭手恐惧地不敢正视项王,手不敢发箭,赶快逃入营垒中,不敢再出来。汉王派人问他原因,当得知是因为惧怕项王的瞪视而败逃,汉王大惊。

于是项王走近汉王广武涧军阵前交谈。汉王当面指出数项项王的罪过,项王大怒,要与汉王决斗。汉王不肯。项王暗中埋伏弩手,射中汉王。汉王负伤逃入城皋城内。

鸿沟议和

项王听说韩信已攻取河北,攻破了齐国和赵国,并且将要攻击楚地,急派大将龙且领兵前去攻打韩信。韩信和龙且大战,骑将灌婴击败龙且,大破楚军,杀了龙且。

韩信因攻下齐地,于是自立为齐王。项王闻悉龙且军败,心中恐惧,派盱台人武涉去游说韩信,韩信不肯听武涉之言。这时彭越又叛变,攻下梁地,断绝了楚军粮食。项王对海春侯大司马曹咎等人说:“你们要谨慎看守住成皋,如果汉兵挑战,切莫出战。总之,不要让汉兵有东进的机会。我带兵出去,十五天必定杀掉彭越,平定梁地,再回来和将军们会合。”

于是项王领兵东行,攻打陈留、外黄。外黄坚守,攻打数日,不能攻下。最后,守军不支,终于投降项王。由于外黄军民据守多日,项羽甚为恨怒,下令将外黄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集合到城东集合,打算全部坑杀。

外黄县令门客的儿子,才十三岁,前往游说项王。他说:“彭越用强力劫外黄,外黄城中人很恐惧,因而暂时投降了彭越,等着大王来。现在大王到了外黄,又要把外黄男子都坑杀,百姓见此情形,怎能有归附大王之心?如果大王真把外黄男子都坑杀了,恐怕从今以后,由此向东,梁地十几个城池,都怕大王坑杀,一定拼命坚守,大王一处都攻不下了!”项王觉得很对,就赦免了外黄的全体男子。项王挥兵东进,到睢阳。睢阳人听到项王来,都争先归附于项王。

在成皋,汉军果然屡次向楚军挑战,楚军不肯出战;汉军派人侮辱楚军,一连五六天连续不断,楚大司马曹咎怒不可遏,出兵渡汜水反击。楚军渡水刚走到一半时,汉兵突击楚军,大破楚军,虏获楚军所有的物资。大司马曹咎、长史董翳、塞王司马欣,都自刎于汜水上。大司马曹咎,原是旧时蕲县的狱椽。长史司马欣也是从前栎阳狱吏,二人都曾有恩于项梁,所以项王一直都很信任他们。

此时,项王在睢阳,闻悉海春侯兵败,引兵赶回。这时,汉军在荥阳以东包围了楚国大将钟离昧的军队。项王一到,汉军害怕楚军,纷纷地从险要地带撤退了。这时汉军势盛而粮食充足,项王的军兵已疲倦,粮食也已断绝。汉王就派陆贾去游说项王,请求接回汉王父太公,项王不肯。汉王又派侯公去游说项王,项王于是与汉王达成和约,中分天下,以鸿沟以西之地为汉地,鸿沟以东之地为楚地。双方都接受了这份合约,于是,项王送回汉王的父母、妻子。太公、吕后等人回到汉军中,军中都高呼“万岁”。

于是,汉王封侯公为平国君,侯公躲藏起来不肯见汉王。汉王说:“此人是天下辩士,所居之处,可以倾国,故而号为平国君。”

项王与汉王立妥了和约,于是解阵引兵东归。汉王也准备西归。张良和陈平对汉王说:“如今汉拥有天下一半的土地,诸侯也都归附于汉。而楚却正是兵疲粮绝之际,这正是天亡楚的时候,不如乘楚兵疲饥无力,趁机会加以攻取。如果现在有此机会而放走楚兵,不加攻击,这就是所谓养虎而自留祸患!”

汉王采纳了张良、陈平的建议。

垓下之战

汉王五年,汉王带领军队追击项王到达阳夏以南,在那里驻扎,约期会合韩信和彭越的军队,以共同攻打楚军。汉王军队到达固陵,而韩信、彭越二人军队不能按约期来会。于是楚军乘势攻击汉军,大破汉军。汉王坚守壁垒,掘深沟以自守。

汉王对张良说:“诸侯韩信、彭越,不守约定,这如何是好?”

张良答说:“楚兵将破,韩信、彭越二人,没有分到土地。他们不来,固然是合理的了!大王您要许诺与韩、彭二人共分天下,要他们前来会合商议大事,他们就会立刻赶到。假如今天不能得以合兵攻楚,将来情势发展,是不可预测的,恐怕会很危险。大王如果您能自己宣布:自陈地以东到海边之地,尽给韩信;睢阳以北到谷城之地,给彭越,使他们各自为战,向楚进攻,那样楚国很容易就被击溃了!”

汉王说:“好极了!”

于是汉王派使者告诉韩信和彭越,说:“你们发兵来合力攻楚。楚破以后,自陈地以东,到海边为止,都给齐王韩信;睢阳以北,到谷城为止,都给相国彭越。”

使者宣布了汉王之意以后,韩信和彭越都回报说:“请求进兵攻楚。”

于是,韩信从齐出发,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共攻楚军,攻下城父而屠杀其守军,一直打到垓下。

这时,大司马周殷叛楚,带领舒城兵力,屠灭了六城,带走了全部九江之兵,跟随刘贾、彭越,会聚于垓下,合围项王军。

此时,项王军队驻扎于垓下,兵少粮绝。汉军和诸侯之兵,重重包围住项王军队。项王无法突围。夜间,他忽然听到四周汉营之中,传来楚国的歌声。项王大惊,说:“难道汉兵已经取得了楚地吗?为什么汉营中有这样多的楚人呢?”项王甚为忧虑,夜间起来,在帐中饮酒。

项王有一美人,名叫虞姬,时常伴随项王左右。项王有一匹骏马,名叫骓,项王经常乘骑出征。在四面楚歌的危急情况之下,面对美人虞姬、骏马骓,项王不禁百感交集,乃慷慨悲歌,作诗唱道: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王反复唱着,虞美人作诗以和:

汉兵已略地,

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项王感伤不已,潸然泣下!项王左右诸将也都默默哭泣,不能抬头。

于是,项王跳上了骏马骓,一马当先冲出。麾下壮士,骑马随从八百余人。乘夜色昏暗,突破重围,向南飞驰逃走。到了天明时刻,汉军才发觉,原来项王已经突围。汉王急命骑将灌婴带五千骑兵追赶项王。项王渡过淮水,原来追随他的骑士,现在仍能追随得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而已。

到了阴陵,项王迷了路,向一位耕田的老者问路打听。耕田的老者欺骗他说:“向左走。”项王便依言向左走,陷入大沼泽中。一时,马匹走不出沼泽,耽误了很长时间,汉兵因此追上项王。

于是,项王带领骑士向东走,到了东城,此时能够追随项王的只有二十八个骑兵而已了。而在后面追赶的汉骑兵有几千人。项王自己揣度,实已无法脱身。于是,他对跟随他的二十八个骑士说:“我起兵以来,至今已经八年,身经战阵七十余次,没有谁能够抵挡我,没有谁不被我击败降服!至今从来没有打过败仗,所以才能称霸天下!然而今天,我终于被困在此,这是天要使我败亡,绝不是因为我不会作战的原因。今天固然非死不可了。但是,我要在死以前,为你们各位向汉军作一决战。你们看,我一定连胜汉军三次,我要为你们各位,突破重围!斩汉将!砍倒汉旗!使各位了解,今天我的必死,是天要亡我,不是我作战之罪!”

于是,项王将他所带的二十八骑士分为四队,面朝四个方向。这时汉军围住项王,重重严密。项王对他的二十八骑士说:“我为你们取汉军一将!”项王即命四队骑士分四个方向飞驰而下,冲出重围后,在山的东边分三处集合。于是项王大声呼叫,驱马飞驰而下!汉军遭项王冲杀,如风行草偃,都披散纷乱而倒。项王便斩了汉军一名将领的首级!

此时赤泉侯杨喜为骑将,见项王冲杀,由背后追击项王。项王发现,回头怒目而视,大吼一声,杨喜人马俱惊,一时控制不了,倒退了好几里,才停下来。

项王和他的骑士集合于山东面三处,汉军找不到顶王所在。于是将所有兵马分为三部分,合围三处。项王见汉军又合围,于是又驰马冲杀,又斩落汉军一名都尉,杀死将近百人。再次集合他的骑士,仅仅丧亡两骑而已。项王对他的骑士说:“你们看到了吧?怎么样?骑士都佩服地说:“大王所说,果然不差。”

乌江自刎

于是,项王带领二十六名骑士,退到乌江西岸,要渡江东归。

乌江的亭长把船靠好,等待项王上船。

乌江亭长对项王说:“大王,江东虽小,地方也足有千里,民众数十万,也足以为一方之王,请大王快些上船渡江。现在这里只有臣有船,汉军追到也无法渡江。”

项王笑说:“天要亡我,我渡江过去有什么用?何况我项籍原来带了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进,如今江东子弟没有一人能回去,只剩我一人渡江西归,即使江东父老兄弟,爱我怜我,仍旧拥我为王,我还有什么面目再见江东父老?虽然江东父老不会责备于我,我项籍岂能无愧于心?”

于是项王向亭长说:“我知道亭长你是一位有德行的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曾经一天跋涉千里之远。我不忍杀这匹马,就把马赐给你吧!”

项王将马交与亭长,命骑士都下马步行,持短兵器接战。汉军这时已追到,双方冲杀,项王最勇,一人独杀汉军数百人,身受创伤十余处。在奋战之间,项王回顾发现了汉骑司马吕马童。项王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吕马童吗?”

吕马童因与项王有故交,不好意思与他面对而视,只得指项羽对王翳说:“这就是项王!”

项王说:“我知道汉王悬赏买我的头,值千金,封邑万户。吕马童,我们既是故人,我将这一点好处赠与你吧!”说完,项王便挥剑自刎而死!

王翳在前,取得项王的头。其余的人,奔驰向前争取项王的身体,互相蹂躏践踏,自相残杀死了数十人。最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郎中杨武,各得项王身体的一部分。以上五个人将项王身体头颅相合在一起,都确属项王的身体。因此汉王将原来悬赏的封地分为五份,吕马童被封为中水侯,王翳被封为杜衍侯,杨喜被封为赤泉侯,杨武被封为吴防侯,吕胜被封为涅阳侯。

英雄的终结

项王已死,楚地归降汉王,只有鲁地不降,汉王派兵攻打也不能拿下。

于是,汉王调集了天下的军队,要攻打鲁地加以屠杀。鲁之所以不肯降,是为了守礼义:因为项王原为鲁公,鲁地为鲁主坚守节义,宁死不降。汉王知悉这个原因,便把项王的头举出来,给鲁父老乡亲们看,让他们知道,鲁公真的已经死了。鲁城父老至此才决定降服。

当初,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待项王死后,鲁地最后才归属于汉。因此,汉王以鲁公之礼将项王葬于谷城。

汉王亲临丧祭,痛哭项王,然后离去。

许多项氏的支属家族,汉王都不杀,并加封项伯为射阳侯。除此之外,汉王还封赏了桃侯、平皋侯、玄武侯,他们都是项氏家人,改赐姓刘。

太史公评说

我曾听周生说:“舜的眼睛是重瞳子。”又听说项羽也是重瞳子。项羽或许是舜的后裔吗?何以兴起如此突然呢?当秦虐民失政,陈涉首先发难,随后诸侯豪杰,纷纷起事。一时山东五国,各树势力,并立争胜。然而项羽并未占据尺寸之地,乘势起事于田野之中,三年之间,竟能成为五国诸侯的统帅而灭秦!当时威服诸侯,分裂天下土地,而封王侯;一切政事,全由项羽一人出令,自号为霸王;其势位虽未能终久,而近古以来,未尝有如此人物!

及项羽背弃先入关为王之约,已失人心;又怀念楚之故地,东归而都于彭城,乃失去地利;至于放逐义帝,杀义帝而自立,更为众意所不许,而项羽却怨诸王侯背叛于楚,如此作为而求人不叛,那实在是太难了!

项羽骄矜自许,惟自信一己的智能,而不师法古人,以为霸王之业已成,要以武力征伐经营天下,以致只有五年,终于亡国,身死东城,还不能觉悟,而不肯自己检讨自责,那实在是错了!项羽有这些失误,最后还要说:“是天要亡我,不是用兵之罪。”岂不是大谬吗?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