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算师口中的文圣老爷,实际上算是我爷爷的半个师傅,当年我爷爷家乡被小鬼子侵占,差点被乱枪打死,后来远游四方的穷酸的青衫老秀才救了我爷爷,之后我爷爷便跟在那个老秀才身边一起游历,其实说是游历,实则上是避世。
老秀才出生于满清一个书香门第,七岁便熟读四书五经,十二岁师从当代大儒寿镜吾老先生,十三岁便以童试第一的成绩成了满清最年轻的秀才,可谓是年少成名。
不过可惜的是,老秀才即将进行乡试的时候,科举制废除,尽管后来成了儒家庙堂最左边的文圣,可有意思的是身份还是一个秀才。
爷爷跟着老秀才在那个战火纷飞朝不保夕的年代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日子虽苦,但是自有清风。
后来有一天我问爷爷,祖国那么多大好河山,为什么选在鸟不拉屎的老龙口来定居,爷爷说来这里,绝非偶然,而是因为老秀才一直念叨这个倒玄山,山上的九龙拉棺是古今第一疑案,可惜老秀才的身份不便去倒玄山,后来我爷爷便来了这里,算是代师游历吧,这一游历便是一甲子。
若是说倒玄山对于爷爷来说,算是完成老秀才的遗愿,而我则是倒玄山上包含了我的身世,虽然村名们一直说我是山上妖怪的孩子,可这一点我是不信的。
就在我七岁那一年,终于有一个人进入了倒玄山。
那是一个悬赏极高的极恶之徒,手上有七八条人命,走投无路之下闯进了倒玄山,对于这种视生命为蝼蚁的暴徒来说,倒玄山的威慑力显然不够,进入倒玄山前,对着身后追捕他的捕快大吼了一声:“有本事进山来抓我。”
捕快们对于暴徒的挑衅气的咬牙切齿,可是倒玄山在整个凉城威名又实在太大,进去过的除了我娘都是有来无回的那种,捕快们一时间也不该如何是好,于是找到了我们村的村长。
村长觉得村里当属我爷爷见识最广,毕竟我爷爷是个读书人,对于鬼神一说有着自己的见解。
我爷爷摇了摇头,表示爱莫能助,自己年轻的时候虽然跟着文圣老爷见过很多离奇的诡事,可是这座倒玄山连自己的师傅都无法一探究竟,那更别说自己那点上不了台面的道行了。
带队的高队长无奈之下,只能上报给上面,让领导来做出决策。
等到第三天,村里来一个梳着油头,白白净净,体态微胖戴着眼镜的中年人,他一来就把高队长喷了个狗血淋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在迷信这种四旧的东西,这个暴徒失手弄死了上面某个相国大人的独生子,然后相国大人暴跳如雷,并下了死命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高队长一听是上面相国大人下的命令,顿时蔫了,只能安排下面几个人进倒玄山去抓人,他把我爷爷拉到身边,悄悄说道:“老先生,我知道您是有真本事的,您要是有什么办法能让我兄弟活着出来,我高久广今后给您做牛做马。”
爷爷听罢,不禁摇了摇头,叹气道:“千百年来,这么多能人异士都没能揭开倒玄山的面纱,我一个一只脚入土的糟老头子能有什么办法,这样吧,我做几个简单的平安符给小兄弟们带上,虽说没什么大用处,至少心里能有个底。”
高队长点了点头,感激的朝爷爷抱拳道:“有劳老先生了。”
然后几个被选出来的捕快穿上防爆服,背上乌兹,怀揣着爷爷做的平安符,视死如归的踏上了倒玄山,不过还在他们每个人身上放着对讲机,倒也方便与外面联系,我爷爷因为见多识广,又稍懂一些风水知识,作为后勤人员留了下来。
一开始,对讲机里的捕快还很轻松的和外面保持着联系,回应着一切正常,突然,对讲机里传来一阵嘈杂的电流声,电流声非常刺耳,让人不由心头一颤,高队长见状脸色一变,对着对讲机吼道:“小周小周,你们怎么了,听到请回答,听到请回答。”
可是电流声还在持续,紧接着便传来一阵阵惨叫,最后电流声和惨叫声消失了,一切归于寂静。
此刻,高队长已满头大汗,面如死灰,焦急的对着对讲机叫道:“小周,还在吗?里面什么情况?”
对讲机的那头依旧没有回答,只能听到山风吹过树林的呼啸声,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难道歹徒手里有枪?高久广,你给我再派十个人进去,务必把歹徒给带出来。”这时候,梳着油头的白净胖子发话了,随意说道。
“派你妈!几个大活人啊,就这么没了,相国大人儿子的命就是命,我兄弟的就不是了吗?”高队长把对讲机往地上一摔,气红了眼,对着油头中年男怒问道。
“高久广,注意你的态度,这个是命令,别忘了你是一名捕快。”油头中年男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了,板着脸,严肃道。
“去你吗的命令,你再敢多说一句试试!”高队长马步上前,一个勾拳打在油头中年男肚子上,油头中年男捂着肚子倒在地上,不断痉挛,这一拳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谁也想不到,高队长含怒一击,直接把这个自以为是的油头中年给干趴下了。
第二天,村子里来了很多迷彩越野车,车上下来的不再是普通的捕快,而是一个个身材魁梧,装备精良的禁军,捕快们退回了村里,不再过问,这件事情,现在起,军方正式接管。
这些禁军都是保卫国家的尖刀,我爷爷不希望他们折在偏僻的倒玄山,就找高队长打听了一下。
高队长告诉我爷爷,那个油头胖子被打了一顿,老实了不少,把这件事情如实报到了上面,上面担心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所以就让军区的首长找了一个精通术法,手腕滔天的厉害人物来对付倒玄山上的妖怪。
在一群扛着刺刀的哨兵的拥簇下,他显得格外扎眼,国字脸,卧蚕眉,丹凤眼,八字胡,身披墨绿军装,体态挺拔,风姿绝伦,给人一种沉重的压迫感。
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位炎黄零组组长吴天奎。
吴家有子名天奎,倒玄山下显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