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隐山村位于青山村东部二十里,村子的北面有一座道观,名曰隐山观。

村子的来历久远,据说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当年一群逃荒的难民聚集在此处,恰逢武当山在外云游的一位道长路过。

道长看到一些人疾病缠身而不自知,心生怜悯,白天进山采药为他们医治,晚上指导其搭建房屋。

一年后,这些人全部都安顿下来,道长也准备辞行,继续云游天下。村民们听道长要走,顿时惊慌失措,这一年来如果不是道长竭尽全力的帮助他们,恐怕早已客死他乡。

村民们纷纷跪下请求道长别走,道长见到如此场景,泪眼婆娑,心神颤动之下终于明悟自身所求的道就在此地。于是决定留下修建道观。

道长给道观取名隐山观,村民便将村子改为隐山村,以此来报答道长大恩。

隐山村里,郭常斌买了两瓶矿泉水,随手递一瓶给郭明,郭明关闭手机屏幕,结束了和夏风荷的聊天。

“爸,还有多远啊?”

郭常斌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望着儿子苍白的脸,心疼道:“快到了,就在前面”。

“哦,那我们快走吧!”郭明率先走在前面。

经过一百多年岁月洗礼,隐山观有一股沉重沧桑的气息。

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如今正值八月,台阶两旁的桂花都已盛开,画眉与杜鹃在树枝上嬉戏,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幽香。

“当当当!”

郭常斌敲响了道观的大门,不一会儿听到门内传来脚步,一个小道士拉开大门,探出脑袋,打量着门外的郭常斌和郭明,疑惑道:“你们是?”

郭常斌询问小道士:“请问逸仙道长在吗,我带儿子来找他看病。”

“师傅在后山练拳,我带你们去找他吧。”

小道士拉开大门,做出请势,郭常斌拉着郭明走进道观。

小道士关上门后快步走在前面领路,解释道:“最近来看病的人比较少,所以师傅会到后山练习拳法。”

穿过一道围墙,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树林茂密的大山,一条弯弯曲曲的青石小路似长蛇一般环绕其上。

“居士请!”

“劳烦小道长了。”

“不用不用,不敢称道长。”小道士连连摆手,但翘起的嘴角揭示出内心的雀跃。

约莫走了十分钟,道路尽头出现一片空地,一个身穿白色道袍的道长正在练拳,拳法刚猛凌冽,挥出的手臂似长枪疾刺,破空声若惊雷般炸响。

小道士提醒道:“师傅正在练形意拳,你们注意看,平日里可没有这种机会。”

郭常斌好奇的望去,此时逸仙已演练到十二形拳的虎形拳,他十指虚抓,劲通双臂,如猛虎下山,身法矫健,招式狠辣异常。

可这在郭明眼中却是另一番情景,他看向练拳的逸仙时,眼里的紫光突然明亮,眸光直接洞穿了逸仙的皮肉,血液,骨节。

他看见逸仙的身上缠绕着一条条透明的细线,这细线像盘根节错的树枝,贯穿逸仙的身体,随着逸仙拳法的演练而明暗相映。

“嗯!!”

郭明突然闷哼一声,脸色迅速苍白。

“明儿!”

正看得津津有味的郭常斌脸色大变,连忙扶住将要跌倒的郭明,急问道:“你怎么了?”

一旁练拳的逸仙听到动静,收起拳势,回头看见郭常斌怀里的郭明,明白是来看病的,快步跑来握住郭明的右手,细细把脉。

“咦?”逸仙惊咦一声,他察觉到郭明全身的血液都涌向了双眼,心中大感好奇,于是抬眼望去。

在与郭明泛着紫光的双眸对视的刹那,逸仙只觉自身所有秘密都暴露出来,那是一双直视灵魂的眼睛。

逸仙收稳心神,询问郭明:“孩子,你有什么感觉”

郭明虚弱的回答:“道长爷爷,我头晕,眼睛很涨。”

逸仙吩咐一旁的小道士:“清灵,你将我抽屉里的盒子拿来,快一点!”

小道士赶紧向山下跑去。

逸仙将郭明放躺在地上,双手在其胸口至腹部缓慢揉动,掌心暗劲勃发,阻止血液上涌。

他安慰一旁焦急的郭常斌:“居士不用担心,孩子没事。”

听此,郭常斌放下提起的心神,解释道:“道长,我今天来找你也是这事,这孩子......”

郭常斌把郭明的状况尽数告诉逸仙,逸仙听后若有所悟,推算说:“照你这么说,发病的时间应该是傍晚,为何会提前呢?”

郭常斌苦笑连连:“这我也不知道啊。”

逸仙觉得病状的关键点就在此,声音温和的询问郭明:“孩子,你在病发前做了什么,仔细的给我说说,不要有遗漏。”

郭明提起神,小脸绷紧,慢慢回忆道:“我看见道长爷爷练拳法,身上缠了好多透明的细线,一闪一闪的。”

“线?”

逸仙奇怪,他身上也没有线呀,疑惑的问:“什么样的线,都在哪些位置。”

郭明伸出食指,在逸仙身上边指边画:“就像这样的,从这到这。”

逸仙看着画出的线,感觉有些熟悉,却又想不起来,突然灵光一闪,惊呼道:“这是经脉!”

逸仙非常激动,连忙问道:“你说看到这些经脉一闪一闪的?”

郭明虽然觉得道长爷爷很奇怪,也不知道什么是经脉,但还是点点头:“对呀!”

一旁的郭常斌问道:“道长,什么是经脉?”

逸仙刚要回答,就看见清灵小道士拿着一个盒子跑上来,喘的厉害,有些上气不接下气,说话断断续续:“师傅,拿...拿来了!”

逸仙拿过盒子打开,里面放着半截人参,逸仙拿了一小节根须让郭明服下,然后双手按在郭明的胃部,发出暗劲,促进胃部消化吸收,让身体造血。

半个小时后,逸仙收掌起身,郭明的脸色也变得红润。

逸仙拿过盒子对郭常斌说:“这是一株千年人参,是历代师祖传下来的,经过这么多年,也只剩下这么半截了。”

郭常斌感激道:“多谢道长用重宝救下小儿,正则不知道如何感谢大恩,只能给观里多捐一些香火钱。”

逸仙哈哈一笑,说:“不用,这也是一个缘字,而且这孩子打开了我心中的一个结,让我也能有所善终。”

郭常斌皱了皱眉头,意外道:“道长说的是经脉?”

“嗯。”

逸仙开始解释什么是经脉......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