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末时终于到了。村里所有六到十二岁的小孩,在家长的陪同下聚集在广场上。个个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希望自己能有幸被选中,跟随仙人修行。
刚过末时,天空中出现一只巨大的鸟,全身银白色的羽毛闪耀着幽幽光芒,翅膀展开丈许,如天上的白鹰一般。大鸟缓缓降落,在广场中央摇曳少顷,然后一位中年男子从大鸟背上走了下来。
那人身着青色道袍,的华发飘散,英朗秀美的脸庞如同青玉,目光清澈见底,神采奕奕。
他环视众人一番,然后吩咐村长维持秩序,让所有适龄儿童一个一个依次进来接受测试。村里共有百余名适龄儿童,一次只能进一个。
第一个进来的是一个满脸雀斑的小男孩,看起来八九岁的样子。那人让小孩站定,然后伸手按在他顶门之上。然而片刻之后,他颇为遗憾的摇了摇头,示意小孩出去。
第二个是个干干净净的小姑娘,十一二岁的样子,看上去颇为聪明。那人同样让她站定,然后按手测灵。但不一会儿,他也遗憾的摇头,让小姑娘退出去。
一个又一个小孩进出,但都未能考取那人的青睐。个中缘由,在场的家长和小孩子们都不甚了了。王知站在人群外,看着一个又一个离开,心中也产生了疑虑,灵根是否真的在自己?
终于,轮到了王知。
王知微微一怔,然后迈步进前,站定在那人面前。那人看了王知一眼,说道:“放松点”言罢,伸手按上王知顶门。
只见,王知顶门依次出现四道微弱的光芒。一道绿色的光,一道蓝色的光,一道红色的光,一道黄色的光。四种光芒一闪而过。
“四灵根,哎,此行总算找到个灵根。”那人说道,示意王知到自己身后站定,然后继续给其他小孩测灵。但直到所有的人都测完,也只有王知一个人具备四灵根的资质。
测试完毕后,那人对村长说道:“都散了吧。”然后吩咐村长把王知家上报县里,按照惯例,家里出现修仙资质,会有赏赐。
那人笑眯眯看向王知,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王知略一躬身,说道:“我叫王知。”
那人点点头,说道:“我们家族世代修仙,按照辈分继承衣钵。你以后入了道,就要依照字辈,称我为十五叔。家里出现仙根,会有重赏,你父亲也会得到官职,这是我们家族的规矩。”
王知连忙说道:“是,十五叔。”这份喜悦来的太突然,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十五叔走近王知,说道:“你和父母告别一下吧,我们就出发了。”
王知心中一动,几步来到父母跟前。
王知的父亲拥抱着他,语重心长的说道:“儿啊,这是我们家族最重要的机缘,你要好好学习,不负众望。父亲会替你看顾好一切,你尽心修仙。”
王知的母亲已是泣下如雨,她紧紧抱住王知,哽咽着说:“儿子,你要照顾好自己,听十五叔的话,修仙有成。母亲会时常想念你的。”
王知也不舍得与父母分离,但机缘来临,他必须前去。他轻轻拭去母亲的泪水,柔声说道:“父亲,母亲,儿子会努力修仙,不负厚望,有朝一日必将光宗耀祖。”
十五叔带着王知来到山后一片空地,吹了一声长啸。
不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一只巨大的大鸟。它在空中盘旋,然后缓缓降落在十五叔面前。
十五叔翻身上了大鸟背部。王知也跟着爬了上去,坐在十五叔身后。
“起飞!”十五叔一声令下,大鸟扇动了翅膀,身形幻化为一道白光射入云霄。
大鸟带着两人飞去了附近几个村子测灵,但一无所获。
几天后,他们才乘坐大鸟返回家族的驻地。
不一会儿,一座山峰出现在眼前,十五叔说道:“这就是天台山,我们的修仙之地。”大鸟在山脚上空盘旋,然后缓缓降落。
“我们终于回来了!”十五叔纵跳下大鸟背,王知也连忙滑下。
十五叔打了道法诀,只见山峰的迷雾逐渐散开,出现一条路来。
十五叔带着王知来到山脚下,远眺家族的驻地。
王知抬头望去,只见一座古朴的山峰出现在眼前,青山如海,气势磅礴。
“这就是我们家族修仙的发祥地。”十五叔说,“历代祖辈都在这里修仙。你要在这里潜心修炼,继承家传,有朝一日也能如同祖辈一般威神兼备。”
十五叔带着王知来到山腰一座简朴的建筑前,说:“这是我们家族专门给新检测出灵根的小孩学习修仙基础知识的学堂,要在这里学习三年,三年后才能拥有自己的洞府,独立修行。学堂由三爷爷主管,三爷爷精通家族仙法,是后辈们学习修真的良师。”
十五叔将王知交给三爷爷,说道:“官桥镇这次就一个四灵根的,叫王知,以后麻烦您老了。”说完就离开了。
三爷爷领着王知参观了学堂的食堂,然后来到宿舍区,指着一个简单的单间说:“以后这就是你的宿舍,今天早点休息,以后每天辰时到学堂学习二个时辰,剩下时间自己安排。”
王知进到自己的宿舍,只见这是一个简单的单间,有一张木床,一个书桌,靠墙放着几个箱子,可以装些生活用品。
王知放下行囊,简单铺好床铺,就倒在床上休息。一整天的奔走实在让他疲惫不堪,再加上兴奋与期待,更是令他精疲力竭。
看着窄小但整洁的宿舍,王知心中涌起无尽感激。王知实在太累了,他洗漱完后就早早睡下,让疲乏的身心得以休息。明天将开始在学堂学习修仙知识,他要睡个好觉,明日精神饱满地去学习,开始这段修仙生涯中重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