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打定了主意,苏凡不再犹豫,回到家中给父母打了个招呼之后就再次出门,直奔传说中的巅峰台球馆。

溪台市,京北路。

随着3路公交车在车站缓缓停稳,苏凡随着人流一起涌下了车厢。

京北路是溪台市的主干道之一,横穿整个中心城区,巅峰台球馆就位于路边的一栋商业写字楼中。

坐电梯来到12楼,苏凡跟在一众有说有笑的小年轻身后走进了巅峰台球馆的大门。

不得不说,巅峰台球馆能够成为全溪台市最大的台球馆确实是有一些独特之处的。

一进门,一幅尺寸夸张的“火箭”奥沙利文的海报就映入眼帘,带给人一种莫名的兴奋感。

不同于其他的小台球厅,这里没有流里流气的小混混,没有不堪入目的香艳海报,没有乌烟瘴气的刺鼻空气。

整个台球馆占据了半层写字楼,大约有三百多个平房,装修风格也十分年轻时尚,完全就是电视剧里那种带着小资情调的台球俱乐部的样子。

苏凡环视了一圈,台球馆里大约有三十张球台,除了最中间的位置摆放着一张吸引人眼球的斯.诺克专用球台外,其余的全部都是九球专用球台。

不知道是不是周末的原因,这会台球馆的生意十分火爆,除去斯.诺克球台还在空闲之外,剩余的球台都已经有客人开台了,其中距离斯.诺克最近的球台更是被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一看便知道那就是今天比赛的专用球台。

迈步来到吧台,苏凡冲着正在里面忙活的服务员,笑了笑,问道:“你好,我想问一下咱们球馆今天是不是有比赛,要怎么报名参加呢?”

“您好,先生。球馆今天确实有比赛,冠军奖金为三千元。如果想参加,只需要支付十元钱的报名费就可以。”听到苏凡的问话,服务员十分礼貌地回答道。

“好的,那麻烦你帮我报个名。”从兜里掏出一张十元钞票放在吧台上,苏凡直截了当地说道。

“好的,麻烦稍等下,我这边确定一下您的参赛号码。”接过十元报名费,吧台服务员十分利索地从抽屉中拿出一张空白卡片,用对讲机和其他同事联系了一下后,在卡片上写下了一个“13”的号码。

“先生,这是您的参赛卡,卡背后有着详细的比赛规则,请您仔细阅读。比赛球台就在里面,等一下我的同事会来带您过去。请问您还需要其他帮助吗?”双手将写有“13”的卡片递给苏凡,吧台服务员继续微笑着问道。

“不用了,谢谢。”接过卡片,苏凡应了一声,然后就仔细看起了卡片背后的比赛规则。

虽然前世知道巅峰台球馆每月一度的台球比赛,但那也只限于从其他人口中听说,还从来没有好好了解过这个在溪台台球圈中声名远扬的“巅峰赛”。

和想象中的台球比赛不同,“巅峰赛”并没有采用国际大赛分组淘汰的形式,而是选择另外一种更加简单却更加残酷的形式——车轮战。

按照规定,巅峰赛从中午一点开始到下午五点结束,总共四个小时时间。在这个期间内,所有报名的选手按照序号依次上场比赛,一场定胜负,最终连胜十场的选手就是冠军,可以拿走三千元的巨额奖金。

而苏凡手上的13号卡片,则代表着他将会是第十三个上台比赛的选手。

在另一位服务员的带领下,苏凡来到正在比赛的球台边上,坐在了等候区的空位上。

哐当!

一声台球撞击球台的声响过后,黑八划过大半个球案,狠狠地撞进了右下角的底袋。

“比赛结束,3号选手获胜,累计连胜八场。”黑八入袋,担任裁判的服务员走上前,大声宣布了这场比赛的结果。

“嘿,3号又赢了,这都连赢八场了,还有两场就能拿下冠军了。”

“是啊,这才不到三个小时就赚了三千块,也太爽了!”

“再爽也是人家应得的,你没看前面几场嘛,每场3号都能赢对手至少五球!尤其是他的高杆,那水平感觉比职业球手都差不了多少。要我说,今天在场的恐怕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

随着裁判的话音落下,周围围观的人群炸开了锅,所有人对3号选手的技术大为称赞的同时也夹杂着自己的羡慕嫉妒恨。

另一边,球台旁边听着众人议论声的3号选手则是好整以暇地喝着矿泉水,嘴角勾起了一个傲气十足的孤独。

足足过了一分钟,现场的议论声才逐渐停止了下来。

“裁判,我准备好了,开始下一场吧。”放下水瓶,3号选手看向裁判,不紧不慢地说道。

对他来说,今天的对手确实有些不够看,根本不值得他认真对待。不过一想到还剩下两场就能拿走三千块钱,他还是忍不住兴奋了起来。

“好的。下面比赛继续,有请12号选手上场。”在3号的催促下,裁判也点了点头,冲着选手等候区开口道。

话音落下,坐在等候区另一边的一位年轻小伙站起身,长长地做了一个深呼吸,然后迈步朝着球台走去。

台下,等候区的苏凡看着这位排在自己前面的黄发小伙,表情逐渐从淡然变成了惊讶。

晓武,这不是方晓武吗?

短暂的呆滞后,苏凡终于认出了眼前的小伙正是自己的表弟,大姨的儿子方晓武。

嗨,这小子不在家好好看店,怎么也跑到这来参加台球赛了?

心中暗笑了一声,苏凡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满是笑意。

方晓武,比苏凡小一岁,是陈秋梅的姐姐陈秋萍的独生子。和苏家不同,陈秋萍和丈夫方军都是做生意的买卖人,家里在溪台开了一家瓷砖店和一家杂货铺,算得上是母亲姊妹里经济条件最好的。

也许是常年忙于生意,两口子没有过多时间关心儿子的学习,导致方晓武初中毕业后没有考上高中,最终只能花钱在一个没名堂的中专上了两年,勉勉强强混了个文凭。

虽然上一世和方晓武并不熟悉,只是每年过年的时候互相见一面,可苏凡却从母亲口中得知方晓武中专毕业后就在家里帮忙打理生意,经营着杂货铺。

没想到,自己重生后遇到的第一个亲戚竟然会是这小子。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