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我生活在一个极其纠结的年代:从小我并没有受过太多的磨难,家庭生活虽然谈不上富裕但是总归是吃穿不愁的。父母一辈子都是老实本分的人,也曾抱怨过社会不公,但也努力抚养我长大成人。只是我终归还是没有长成他们想要的模样。在我年少的时候,我经常会与他们在一些意见分歧的地方,大声争执。从最开始的畏惧家长天然带来的威势,到毫不在意他们的怒吼。这期间虽然吵得厉害,但双方依然还是保持着理智的态度处理问题,从未有过肢体上的冲突。但我想你也偶尔应该也想过,其实这世界上有时候语言的杀伤力才更甚。

渐随着年岁增长,才发觉生活不易,才慢慢体会到他们当时的那种心酸,因此对过往的一切总归是愧疚的。虽然我们依然还是在某些意见里无法达成一致,但我已经慢慢学会了与他们沟通的方式。

其实一方面来说,我其实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极其有限的。在网络信息爆炸的今天,我想很难再有人有耐心来坐下来写东西,这当然也是包括我的。其实我也会很烦恼,然后在写东西的时候老是想着别的问题,也会在无法联想到接下来的事情也会极其暴躁。

但我想我写下这东西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一直还是很想继续认识这个世界。我把这理解成一个可以书写个人内心想法的地方,我会将自己的情绪带入到这些文字中来,以此来告诉他人我对世界的想法。有一段时间,我也喜欢在喝酒之后,跟三五好友进行“高谈阔论”。我好像是喜欢这样的一种氛围,在酒精的刺激下,人的大脑对于世俗的许多约定都会放得比较开,简单一点说,就是这时候你说话不过脑子。当然我不是骂人,我只是想人人都活着一张面具,上面贴满了好老公,好同学的各种标签。在这种逼不得已的表演压力下,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借着酒劲将某些事情能够暂时的放下。

但慢慢的我也开始发现,无论你们一起经历过什么,但总会体会到一种“世人的悲欢并不相同”的感触来。经历了几次这样的心境的变化,我更多的已经不愿意在外面的世界过多的说话,也慢慢开始尝试不再过分强求一种交心的价值观来。每当我放低了这种心里预期后,我确实开始也不再喜欢酒桌上的氛围了。

说到这里,我小时候的时候,我记得那时候我还是挺爱看书的。我也会比较沉迷于文字里描述的各类心境上的变化,看空山新雨,看温柔婉转的可人惦记着那不知何日再归的穷秀才。说实话,我那时候总是在臆想,个人觉得可能是受了课本上的刻板印象。鲁迅先生总是一副严肃的表情,然后右手夹着一颗燃烧的香烟。每次我脑海里出现这个画面的时候,我就总觉得真正的作家,或许从来都是在一盏孤灯下进行着这个世上的文学创造,而书里说的红袖添香让我觉得无法贴近我理想的作家生活,稍微扯远了一点。

但我想人年少的时候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以前我写文字的时候,我也并没有带着一种很功利的内心去看待某些文字跳出纸张来给读者带来什么别样的感受。我可能有时候只是单纯的享受油笔在纸张上划出的“沙沙”的声音来,也有可能只是因为这个书写的感觉让人觉得周围的世界安静,或许是唯一能够让你保持专注的东西。我很享受这样的感受。

但是文字写在纸上,就有了被人看到的可能,当然网络的世界里,它更多的可能出现在网站内容当中。但是它既然可能被世人看见,我还是保留作为了一个正常年轻人的想法。希望它最后能够带给你一种积极向上的阅读理解,我不期盼它能够作为谁的指路明灯,只是希望我的文字能够给这个世间带来一些乐观的东西,哪怕是一种闲暇的排遣也行。

如果你能够有耐心看到这里的话,我想咱们还是在某些领域里做到了一些相通。我也会珍惜与你来之不易的缘分,并将我所看到的美好世界,尽量告诉你。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