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怎么了!来来来,带我也说一个,我也要听,我也要暖和!”
随后便是看着手里散发着温暖的暖宝宝,再一次惊为天人,感慨不已。
于是又有更多的人被好奇心驱使着凑过来。
眼看人群越聚越多,甚至连暖宝宝都有人想要拿刀划开,想一探究竟。
终于被负责带队的牛校尉发现情况不对。
他大吼道,
“发生情况!大半夜不好好驻守原地!啊!!敌人来了嘛!啊!究竟怎么回事!”
中气十足的暴怒声,立刻就让整个人群瞬间安静下来。
骚乱也立刻停止。
有负责的小队长,立刻将引起骚乱的暖宝宝送到牛校尉手上。
并将刚才发生的事,一一禀告。
对于奶粉也好、压缩干粮也好,其实牛校尉昨晚就知晓。
他甚至还喝了一碗吃了一块。
对此的评价,也只不过是确实方便可以尝试。
对顾校尉这样的年轻校尉的行事,也只觉得爱弄些新玩意而已。
但是这暖宝宝...
已经三十多岁凭借军功升为校尉的他来说,却是被深深的震撼到了。
当兵虽说生死事难免,但冬季作战的减员原因,很大一部分都是寒冷造成的。
如果解决了保暖的大难题,那便能大幅度的减少人员折损问题。
只是这老天,终究不是人力所能抗衡的。
再如何遗憾感慨也莫得办法。
但这暖宝宝!
简直是天降神物!
在这寒冷冬季,若能每人配备一些,何愁打不下边境这些异族!
若真能制伏这些异族,他们就再也不用隆冬深夜时分,在这边境挨冷受冻了!
谁不愿冬天坐在炭火盆旁取暖呢。
牛校尉心潮澎湃。
手里的暖宝宝轻若无物,但对牛校尉来说,却是个寄托了极为深重希望的宝贝!
“来人,把这个暖宝宝的原主人带来,我有话要问他!”
被喊过去的小队长,虽说并不情愿说出自己这些好用的东西。
但是在牛校尉的各种追问下,他们还是如实说明这些东西的来源,是徐恒生。
牛校尉听罢,简直是惊为天人。
一方面给自己的直属上司去信说明暖宝宝等物的极大军事价值。
另一方面,又去信给顾校尉,请他代购一些尽快运来救救急。
送信的兵士更是日夜兼程着疾驰朝顾校尉所在的营地赶去。
总之,两天之后。
当徐恒生这边,刚从县城拿回来订购的那台多功能碾米机。
并对机器进行进一步少许调试时。
徐恒生就听到砰砰砰的敲门声。
“阿兄,敲门人这么着急,难道是家里的孩子急需要奶粉救命嘛?”
同样听到动静的二娘她们,走出屋子,问着徐恒生。
这些天,偶尔也有会有这么着急的敲门声。
但,当他们打开门时,却发现并非如此。
来人是陈伍长,并且身后还带着两个兵卒。
徐恒生看到他们带来的马车都是空的,并未运送货物,有些不解,
“陈伍长你这是...”
陈伍长一脸无奈神情。
“徐兄弟,你家里还有多少奶粉,多少抗饿干粮和暖宝宝?我们全要了。”
徐恒生闻言一愣。
“前几天你才拿走八百罐,我这里也没多少了,只剩下三四十罐,也都是为买主预留出来的。”
毕竟那些有小奶娃的人家,这奶粉可都不能断的。
“至于压缩饼干和暖宝宝,家里也没多少了,我最近一直在忙奶粉的事,别的实在来不及,忙不开。”
徐恒生给陈伍长解释着。
陈伍长面带苦笑,转头对身后那两人道,“两位兄弟,没货了,这可没办法了...”
两位伍长眉头紧皱,其中一个年纪偏长些的摇头道,
“陈伍长,这可不行啊,我家校尉亲口对我俩说了,这一趟,无论如何,也要买到物品。”
另一个年轻些的伍长也点头道,
“是啊,牛校尉说了,买不到我俩就别回去见他!我们也没办法啊。”
陈伍长哭笑不得,“可是徐兄弟都说了,家里没了,你们总不能把他人给抓走啊!”
徐恒生在一旁听完对话,心里也算是有了大概了解。
应该是有别的校尉知道了自己这几样东西的好处。
就找到顾校尉问清来源,这就带着人上门来买了。
但自己可不想像上次那样,不明不白就被人强制带走!
这种事有一...可不能有二!
“两位伍长,这几天我实在忙不开身,家里又在弄新机器,抱歉无法离家,恕我没法跟你们走。”
徐恒生不等那两个伍长开口,自己主动先开口。
两位伍长本来是有强制带人走的打算,但既然徐恒生开了口。
他们自然不好明抢人的。
“那怎么办?要的货都没有,人也不能去,我俩可没法交差啊...”
年轻的那位伍长有些焦躁起来。
旁边那位年长的,却没说话,只是低头沉思着。
片刻之后,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开口便问徐恒生,“请问徐兄弟,你做这些,可是用那叫机器的物件做的?”
“自然。”
徐恒生点头道。
他既然当初敢把机器拿出来,心里就是有底气,不怕别人问的。
他拿出来制作售卖的这些东西,工艺水平,当然是属于这个时代的。
只是因为徐恒生拥有比这些人领先千年的见识。
所以才能用有限的技艺制作出跨越时代的物品。
“既然如此,那徐兄弟,这些机器我便拿走交差。请多多见谅。”
年长的伍长大手一挥,身旁的人便拉着徐恒生,让他指路搬机器。
“这怎么行!怎能让你们搬走机器呢?”
徐恒生怎能答应,伸手想要拦人,却被陈伍长拉到一旁,跟徐恒生小声说话。
“徐兄弟,你也就退一步吧,这可是边境四个大营校尉联名请求的。”
陈伍长表情略带严肃,
“听说这事连赵将军都起了兴趣,据说还想见见你呢。
不过当时有监军太平公主在旁说明,此事才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