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想没等自己发育好,就被敌人提前发现。
这种事,那可是连玩游戏都知道要尽力避免的,更别说真实世界了。
不过徐恒生倒也有其他办法。
“突厥人来犯的路线,应该从西北方向,跨过渭水,越过我大梁边境对吧?”
徐恒生确实道。
大家都点头。
突厥人也只能从这个方向越过渭水而来。
“从西北方向过来...”
徐恒生点点头,又开口问道,“那我们这安益县,冬季刮的风向,是怎么个方向?”
李铁蛋等人一愣,不明白自家老爷的问题怎么跨度这么大。
“刮的是东南风,每年都如此。”
有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回答道。
西北与东南,正巧是对冲方向。
“太好了!”
徐恒生听到这个消息,心里立刻有了个计划。
但是李铁蛋他们,却仍是一副不明白咋回事的表情。
“大家放心吧,这次突厥人来袭,我们就用放火烟熏法,让他们牢牢记住这次偷袭。”
虽说周围的人还是听不大明白,但徐恒生没有时间过多解释,只是让李铁蛋身边的那几人过来,有话要吩咐。
徐恒生知道李铁蛋身边这几人,平时就是分别管着自己那一小队人的。
正好徐恒生就按小队编制,让这几人成为负责传话指挥的小队长,并由李铁蛋负责。
至于自己,只要对李铁蛋等人说明就行。
“老爷...不,大朗你接下来怎么打算?”
李铁蛋很是焦虑不安,眼下这么个情况,大家心里没底,真的都想逃。
“我们农场有稻草吧?平时烧火的木材啥的,你们都放在哪?数量多不多?”
这是最重要的事,徐恒生要问明白。
李铁蛋等人闻言一愣。
“农场里别的没有,这些稻草秸秆桔梗,还有烧火的木头,多的都快没处放了!
去年余下的还没烧完呢!咋了?”
大家都不想不明白,这农场种完地收回来的这些只能烧火做饭...以及铺牛羊马圈的东西...
还能有什么用。
“好,你们现在就跟我去农场的西北边缘方向。
我会把你们分段,分距离的安排在农场西北侧,你们按距离划定工作长度!
一定要保证各自分配到的长度,铺设满五人宽的木材桔梗燃烧带。”
“燃烧带?这是啥?咋还有心情烧这东西?早就过了烧荒的时候啊!这突厥要来了啊!”
有人急的不行,不明白自家老爷这是要拿整个农场的人的姓名开玩笑么?
面对手下的慌乱和质疑,徐恒生镇定的解释着,
“刚才我问你们风向时候,你们也都听懂了的。”
“突厥从西北过来,而眼下刮的事东南风。我就是要借助这股风,让突厥人不敢迎风顶风过来!”
听到徐恒生这么说,所有人似乎都想到了什么。
他们这安益县所在地,地势较高,每年冬春季,风刮的特别凶。
尤其是冬季到早春时节,风刮在脸上,真的是会痛。
在户外风吹久了,脸麻都再正常不过。
因此,徐恒生这么一说,大家也都懂风的厉害处。
“可是...老爷就算这风再怎么厉害,那突厥人不也一路赶过来抢东西?
就算顶着风,再烧点火,对他们来说,又能咋样?”
一个看着年纪就挺大满脸褶子的大叔,问道。
徐恒生却是笑了笑。
“又能咋样?一般来说,屋子着火时候,那些没及时逃出而死去的人...
他们大多都是被烟熏死,而不是直接被火烧死,你们可知?”
现代人资讯发达,知道着火后一定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这种常识...
显然对李铁蛋他们来说,算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这...不能够吧?”
不过,也有几个见多识广,年轻时候出去闯荡过人,倒是对徐恒生这番话点头。
“是了,老爷这话,和衙门里的仵作说法,是同一个意思。”
“所以,我让你们弄燃烧带,为的,就是要熏走突厥!”
尽管徐恒生这样解释,但传话下去之后,据那些小队长们反馈,很多人对徐恒生这个办法,还是抱持半疑半信的态度。
徐恒生当然是不介意,反正这是自己的农场,自己做主,手下这些人,只要安心干活听话就行了。
因为大家都对突厥过来抢人抢粮的行为有心理阴影。
所以当活计分配到每个人头上时,大家也都开始卖力干着。
两百多亩地的安益农场形状,大致是个椭圆形。
尽管如此,靠近西北边缘的长度,也将近有四十多亩。
徐恒生手下的小队,勉强可以分到十二个队。
正好每个队伍负责包干两亩地的长度。
徐恒生命令下达之后,大家便开始忙碌着把仓库里那些巨多的稻草秸秆之类,搬往农场边界,方便布置燃烧带。
此时虽是隆冬时节,寒风刺骨,但每个人的动作,都很迅速。
不过,迅速归迅速,徐恒生找遍了农场,也才找到四五个独轮手推车,这根本不够。
“你们平时都不用这手推车的么?”
徐恒生表示很震惊。
这么方便的手推车都有了,虽说用不着自己发明,可这利用率也太低了吧。
“老爷...平时真要有什么重物,我们就用马车拉了...”
“是啊,老爷,那种走几步路搬几样东西,谁还会用车推...都不够麻烦的。”
众人表示他们力气真的很大,区区一点东西,根本用不着小车推着还费事。
徐恒生摇头,“但是你们就这么蚂蚁搬家的速度,不行啊。”
大家互相你看我我看你,一时间也都没法子。
这眼看着突厥就要来了,现做工具根本来不及了。
他们是上午时分听到突厥来袭的消息的。
派去县城打听的人,赶着午饭时间就回来了。
情况也正如徐恒生预料。
当天日落之前,安逸县城就要封闭城门,此时也正在紧张准备着防御事宜。
住在周围村落的零散百姓,也纷纷四处打听,让家里有亲属的找个住处安顿。